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

2017-07-12钱淑杰

文理导航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新媒体

钱淑杰

【摘 要】社会新媒体技术不断变革与发展,促进了当前教育领域的革新。将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挑战。小学品德老师如何转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并将新媒体技术更好的融入品德教学过程中,同时规避新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现阶段相关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思索与实践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就是围绕新媒体背景下小学品德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探讨,希望能够对当前小学品德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品德;社会教学

前言

新媒体的运用,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品德教学领域,新媒体对于学生的冲击会带来双面的影响。一方面,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品德教育,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等形式,为课堂增添活力,创新教学模式,以更加具象直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品德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新媒体背景下,由于信息大量、快速的传播,且没有有效的控制机制,导致信息中也参杂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小学生的三观树立极为不利,对于小学品德教学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一、新媒体背景下品德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接触不良信息概率大

新媒体背景下,大量信息通过互联网媒介高速传播。受互联网自身特点的影响,导致大量不良信息也在快速传播。而在新媒体时代,想要避免学生与各种电子产品相隔离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不良信息会通过网络,在学校与家长无法发觉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这一阶段的孩子其品性还未定型,没有很好的是非判断力以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且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模仿能力等极强,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极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网络中大量的黄暴信息的快速传播,这些信息大量、不断的出现在学生的视野范围内,就会导致学生在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冲击学生还未定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受到影响出现偏颇,对小学品德教育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学生沉迷网络与现实世界接触少

大量电子智能机的出现,导致学生沉迷网络,与现实世界接触变少。现阶段,电子信息产品已经普及,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学生的照顾,将电子产品当做玩具送给学生。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在还未入学时,就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电子产品的使用方法,以至于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很少与现实世界进行接触。

沉溺在网络世界中的学生,很少与周边人进行交流,导致其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冷漠,人际交往能力也很弱。与亲人、朋友的接触也很少,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对于爱与被爱的体验也很少,导致其情感淡薄、自私的特点。每天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当中,忽视周围一切事物,甚至出现与现实世界隔离的情况。这种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养成,以及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这对于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开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重视。

二、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策略

(一)理性对待新媒体,引导学生对其的正确认知

新媒体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品德教师应辩证的对待新媒体的出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而并非一味的拒绝、抵制对于互联网技术。一方面,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树立学生的三观,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错误的,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通过网络对于学生的侵蚀。同时,小学品德教师要理性对待学生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实现学生对于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进行自我处理,使其自身拥有对网络中传递的不良信息有抵制能力。

另一方面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利用新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以具象的事物,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于品德课堂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本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学会沟通,享受亲情》的教学时,就可以在课前制作相关课件,为学生建立一个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现阶段,缺乏沟通是一个通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段由于缺乏沟通而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发表自己对于该故事的看法,教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引导,以这种方式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从而更好的实现对于学生品德的教育。

(二)与家长合作,合理控制学生网络的使用

科技迅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是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实现了学校与家庭的有效合作,才能够确保学生尽可能少的接触到不良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控制网络信息对学生产生影响。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与学生沟通、相处的时间,有效控制学生网络接触的时间。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是非观念的教育,使其拥有更好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学校与家长共同协作,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学生品德教学的有效提高。

结论

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使得大量的信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世界各地传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知新媒体对品德教学产生的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采用多种方法避免新媒体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更好的实现对于小学生品德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衷志辉.基于新媒体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6(08):50-51

[2]朱俊杰.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5+9

[3]周宇.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讨[J].电脑迷,2016(11):204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新媒体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小学品德教学中感悟式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让品德微课助力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