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桃体摘除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2017-07-12郭九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鼾症腺样体扁桃体

郭九海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扁桃体摘除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郭九海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探讨扁桃体摘除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治疗小儿鼾症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2例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8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扁桃体摘除联合腺样体刮除术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扁桃体摘除;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小儿鼾症;临床疗效

小儿鼾症又称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因部分或完全性上气道阻塞而导致睡眠中出现低氧血症,严重者将影响患儿智力及体格的正常发育,甚至发导致心肺功能异常、神经损害、行为异常等,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一种的睡眠呼吸疾病[1]。针对小儿鼾症临床上主要是解除患儿呼吸道障碍或采取手术的方法切除扁桃体及肥大的腺样体。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2例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扁桃体摘除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治疗小儿鼾症的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2例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小儿鼾症的诊断标准[2],表现为两侧扁桃体肿大、睡觉时打鼾且张口呼吸、精神不佳、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史。其中男89例,女73例,年龄6~13岁,平均年龄(8.37±2.59)岁;病程1~4年,平均(1.62±1.38)年,将所有患儿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81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全麻后口咽部固定开口器,采用常规术式切开、分离并除去扁桃体,彻底止血后对照组常规刮除腺样体,研究组患儿在除去扁桃体后于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将肾上腺素盐水棉片填塞鼻腔使鼻腔黏膜收缩,另取2根导管分别插入鼻腔两侧,拉起软腭且系活结,于内镜下观察后鼻孔、咽鼓管圆枕及腺样体的关系,再对腺样体采用动力系统进行切割,检查无残留后彻底止血,结束后将蘸有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的纱条压迫腺样体创面,5 min后取出,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常规使用抗生素、滴鼻剂、漱口液等。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儿打鼾、张口呼吸、鼻塞、呼吸受阻等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后无残留腺样体;有效:治疗后患儿打鼾、张口呼吸、鼻塞、呼吸受阻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后有部分残留腺样体;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性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中显效56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79/81),对照组中显效37例,有效28例,无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25%(65/8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比较(±s)

?

3 讨 论

近年来,小儿鼾症因其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发病机制多因扁桃体及腺样体异常肥大导致睡觉时呼吸暂停或呼吸道阻塞,常规的治疗方法为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及刮除腺样体,或在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意思是单独应用,而研究组是联合应用)[4]。本研究采用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方法治疗小儿鼾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综上所述,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能仔细、全面的观察后鼻孔、咽鼓管圆枕及腺样体的关系,可彻底切除鼻孔腺体[5]。综上所述,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邓建洪,黄河,彭利.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J].中国医药科学,2014,18:184-185.

[2] 刘宏锋.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55-57.

[3] 曲歌.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103-104.

[4] 魏珍星.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74-75.

[5] 刘小云.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7):69-71.

R766.9

B

1671-8194(2017)14-0089-01

猜你喜欢

鼾症腺样体扁桃体
运动疗法对鼾症人群认知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你睡觉打鼾吗鼾症治疗中遭遇的几个误区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冠心病与鼾症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