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2017-07-12屈爽王冬艳韩冰
屈爽,王冬艳,韩冰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屈爽,王冬艳,韩冰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来看,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状况仍有待提高,还要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困境;策略分析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并且找出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的策略。
1.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1.1 供需矛盾突出问题
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是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和传统岗位锐减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涌向市场,但是社会对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需求有限,这就给高职艺术设计类的毕业生造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首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使行业整改并轨不断向深入发展,可提供给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较少。其次,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求职地域性较强,地区艺术设计人才饱和的现象使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分布不均衡。第三,当前市场更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现有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还达不到企业的高端人才要求。
1.2 签约意向之间的矛盾
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签约意向也是影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虽然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使就业岗位整体上呈现为增加趋势,但是有些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还较为模糊,往往把眼光和就业思路集中于几个热门岗位,没能从自身竞争力角度进行全面综合测评。首先,当前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热门岗位竞争激烈,很多优秀的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集中在竞争热门岗位上,这就使不少毕业生错过了最佳就业时机,影响了最终的就业效果。其次,还有些专业不对口或是待遇条件相对较低的岗位,目前还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这就造成了大量岗位流失的现象,使得人力资源资源配比不均衡问题在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中出现。第三,当前不少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还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岗位要求脱节的问题,现有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还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1.3 灵活就业成为发展趋势
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问题仍较为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就业压力,并且开展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只要能够发挥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专长,能够帮助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就会得到大量毕业生的青睐。首先,没能工作时间或地点限制的自主就业兼有创业模式的兼职就业方式越来越得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青睐,这些灵活工作岗位对于搭建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初期工作桥梁有重要意义。其次,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创业意愿较强,而且普遍具有自主创业能力,他们越来越倾向进行自主创业活动。第三,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抱团创业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创业经验较少,在创业的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惑。
2.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
2.1 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教育还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定位,没能结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建立起广泛的就业渠道和途径,没能在入学之初就实施定单式培养,因此无法满足未来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首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过于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没能形成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培养。其次,没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和定位,没能培养学生必要的就业技能,导致学生在毕业阶段才初步接触职场。第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形式仍较为传统,没能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实践环节与学生就业工作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学生很难把自身的特色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充分展示。
2.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足
必要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就业能力有重要意义,虽然高职院校在办学软硬件条件上不断提高,但是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需要加强。首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备,没能形成针对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门就业指导工作规划,缺乏从低年级开始的完备的就业指导教学工作体系。其次,现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能力素质还有待提高,现有就业指导人员往往兼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没能就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面临的实际就业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因此影响了就业指导的效率。第三,就业指导与专业联系的是不紧密,不仅不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而且不利于关键时刻给学生必要的帮助,导致学生没能把握住关键就业机会,严重影响学生就业质量。
3.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为了促进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更好实现就业,必须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升就业工作效率。首先,认真研究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按照校企工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为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提供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模拟教学环境,全面改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相关课程,拉近学生与就业之间的距离。其次,大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必要的经费和人力保障,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使高职院校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比业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第三,完善相关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必要的就业引导,建立人才就业调节机制,鼓励毕业生向基层或二三线城市进行就业流动。
3.2 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为了更高的促进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必须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自身能力着眼,提高学生的自主就业能力,解决艺术设计类学生自身就业问题。首先,帮助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杜绝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等靠要思想,帮助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其次,重点培养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就业能力,逐步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能力层次,针对企业的高端需求,有针对性的促进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能力发展。第三,引导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开设大量选修性质的相关专业课程,拓展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视野,形成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良好素养。
结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区别普通高校,要在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的基础上,实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特色,解决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境,实现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高质量就业目标。
[1]郭晓丹.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就业现状与对策[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26(2):8-11.
[2]刘红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5,(16): 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