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2017-07-12白彦荣

运动 2017年17期
关键词:运动队民办师资

白彦荣

(山西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06)

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白彦荣

(山西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0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统一、师资结构不合理、学生选课动机功利化、专业运动队组建困难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优化课程设置、引进高级人才、壮大师资队伍、引导学生理性选课及积极组建专业队等建议,以期改善我国当前民办本科院校公体课的开展现状,促进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公共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民办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问题

在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中学校体育的开展主要通过公体课进行,公体课开展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公共体育的发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考察我国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公体课的开展情况发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本文欲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概括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公体课的开展提供参考。

1 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统一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名称各异、概念混淆,使师生对各课程的理解各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选课和教师的授课。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中,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大致分为普修课、选修课、俱乐部课、专项课、保健课等几类,尤其是选修课、俱乐部课和专项课这3类课程概念模糊,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学生对各课程的理解也不统一,使得学生在选课时比较盲目,出现从众选择现象。不仅学生没有统一的认识,即便部分相关领导和教师对各课程也没有达到高度一致的认识。因此,经过一学期或更多学期的学习,最终学生发现在体育课上所学的内容是自己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而自己所擅长或喜欢的项目没有接触,出现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相对应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满意,在教学中难以调动或培养本身并不擅长该项目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在选课学生中难以培养出运动苗子,组建运动队难度较大。

1.2 师资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中,师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专、兼职比例结构等。在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中体育教师年龄偏小,教师队伍青年化,中年教师相对较少,中老年教师更是匮乏;教师的学历层次以本科、研究生为主,博士学历比较稀缺;职称方面,初、中级职称居多,副高级职称较少。年轻化的教师队伍虽然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欠缺教学经验。同时缺乏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的问题。高学历、高职称体育教师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体育教学和科研方面高级人才的引进已迫在眉睫。此外,由于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的特殊办学性质,外聘兼职体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增加了师资的流动性,不利于师资的稳定。

1.3 学生选课动机功利化

随着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逐步改革,学生拥有了自主选择学习不同体育课程的权力,学生选课动机功利化现象不可避免的暴露了出来。体育选修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让学生在普修课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自身条件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已接触或未接触的体育项目均可选。这一改革一方面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增强体质,同时也是为高校培养专项运动人才。但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除了部分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项目继续学习外,大部分学生选课动机比较功利化、随大流,他们倾向于选择上课比较轻松、不费力,代课教师管理不严、考试比较容易得高分的所谓“好糊弄”的课程。部分课程因选课人数爆满、班容量过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相反个别课程因选课人数较少而无法开展,即使开设也造成了师资的浪费。

1.4 专业运动队组建困难

专项运动队的组建数量及其竞技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所高校公共体育的开展情况。在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中,除个别群众基础较好的项目外,大部分项目的运动队组建较困难。受场地设施的限制、师资缺乏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无法开展或开展得不容乐观;随着体育课改的逐步深入,学生自主选课成为主流,部分项目因选课人数太少而无法开设;公体课学生的体育基础本身较薄弱,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前后连续性差,各学期所学项目不同,使学生无法在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项目上继续深造,长期学习;公体课一般只开设2年,运动队队员更换频率较快,出现组建运动队困难的现象。即便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组建起来部分运动队,但因训练时间无法保证、训练条件比较艰苦及缺乏相应的制度鼓励和经费支持,竞赛结果不尽如人意。此外,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快速组建队伍,并使其训练有素,参赛还能获奖,是每位带队教师所必须面对并攻克的难题。

2 小 结

与我国公办本科院校相比,民办本科院校由于受办学性质、建校历史、政府的支持力度、师资队伍的组建等因素影响,发展得相对不是很完善,公共体育课程开展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本文所提及的这些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之间应该互通有无,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借鉴一些国内外老牌大学的公共体育院系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完善自身的相关管理制度,精简和优化课程设置,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准确性;引进高级人才、发展壮大自身的师资队伍,逐步减少外聘代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理性的选修不同项目;注重对运动苗子的培养,积极组建专业运动队,鼓励教师带队出去比赛,以赛带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动公共体育课在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的进一步开展。

[1]阙明坤.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困境与策略——基于全国141所民办本科院校的实证调查[J ].复旦教育论坛,2016(2):79-85.

[2]赖锦松.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思考[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102-103.

[3]方建新,俞小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得失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14(5):129-132.

G807.4

A

1674-151X(2017)17-08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45

投稿日期:2017-06-25

白彦荣(1988—),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运动队民办师资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问题与对策探究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过招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