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常处有蹊跷 奇绝句最寻常
——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思路、复习方法指津

2017-07-11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区孙延堂

辽宁招生考试 2017年4期
关键词:断句原文新课标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区 孙延堂

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共计19分,第4题(按高考排序,下同)断句3分,第5题文化常识3分,第6题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3分,第7题翻译句子10分。

一、文言断句题

第4题,文言断句题。它是近年新增考查的考点,有些考生对它有些望而生畏。其实,文言断句题的解题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日常备考复习时,应抓住六个“借助”,弄懂、弄通文意;经常积累训练,加强诵读,增强语感,这样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借助文意断句。领会文章大致意思很重要。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感知文段的大致意思,这是断句题最关键的第一步。明确大意,根据语意判断文句内容,决定停顿。

2.借助词性断句。

借助虚词:文言虚词是古人断句不可或缺的标志。①句首发语词前可断句:夫、惟、盖、凡、窃、且夫、无乃等;②句末语气词后可断句:者、也、矣、焉、乎、哉、与(欤)等;③句首叹词前后可断句:嗟夫、嗟乎、呜呼等;④句首时间词前后可断句: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⑤句首关联词前可断句:故、故而、是故、以故、因、苟、向使、然而等。

借助实词:①名词(人名、器物名、地名、官名、族名、动植物名、时间等);②借助代词: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臣等),疑问代词(谁、孰、何、奚、胡、安、焉等),指示代词(此、是、斯等),借助它们看清句子结构和意思,皆可断句。

3.借助修辞断句。古人写文章注重修辞,善于运用修辞。如:顶真、粘连、对偶、排比、反复等,考生可以借助这一特点来断句。做题时,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特点,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开。

4.借助语法断句。文言句中的名词、代词,常作句子主语和宾语。根据主宾语的词性,再从语法角度,明晰句子主干,找出文中的主谓语关系、动宾关系以及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了。

5.借助语境断句。每句话都不是孤立的,都有特定的语境。如陈述语境、询问语境、对话语境、描述语境、分析语境等。文言文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常省略主语。可根据上下文说话人的口气、态度判断对话双方,判断停顿位置。

6.借助句式断句。文言句式是一种语言习惯。命题人编题时,也青睐带有文言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的句子。常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省略句等;固定结构很多,表示疑问的“何所……?”“所……者为何”“奈何……?”“若何……?”等;表示反问的有“何……之有?”“如之何……?”等;表示感叹的有“何其……也!”“岂……乎(哉)”等;表示揣度的有“无乃……乎(欤)!”“得无……乎?”等;表示选择的有“与其……”“孰若……”“抑……”等;其他的句式还有“所以……”“有……者”等。这些都可借助断句。

例1 (2015年全国新课标II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句意:正好遇到周国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地处边界,屡次见到军队,来护儿常常情绪激昂而有建立功名的志向;等到开皇初年,宇文忻等镇守广陵,平定陈国的战役,来护儿有功劳在其中。

【解题技巧】考题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命题预设在A项两处错误:一是首句“所”字处,考查的是“所”字结构的运用。“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所字结构),这句说 “来护儿居住的村子”,本选项“所”字结构被强拆。二是“数见军旅护儿”。因来护儿是陈述主体;主语“来护儿”省略了,下句无主语,显然错误。B项错误是重复A项第一处错误“所”字上,造成后面“住白土村”缺少主语。C项错误是重复A项的第二处错误“来护儿”上。从语法角度,“军旅”和“护儿”并列,做“数见”的宾语不通,使下面“常慨然”又缺主语不妥,故答案选D。

例2 (2016年全国新课标II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句意: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

【解题技巧】A项设错误两处:一是第二、三句间,“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从虚词角度讲,“且”明显表示并列的连词,该断开的没断开;二是“/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从语法角度讲,此处不该断开的到给断开。“陛下重惩科场”什么?缺少宾语,话说得不完整。B项设错误一处:重复A项错误的第二处句子的后面。从语法角度讲,将完整的“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一句断开,使原句表述不完整。D项设置错误三处:均是重复A、B项中的错误。故选C项。

【断句的设题规律与复习指津】设题规律,是帮助我们打开解题密码的一把钥匙。考生必须抓住断句题的设题规律:2015年全国新课标II卷以A项为基点设两处错误:分别为“所”字上及“护儿”上,B、C两项各有一处分别重复A的错误;第四个选项正确。平日复习训练一定要牢牢掌握这些规律,反复运用,熟能生巧。2016年全国新课标II卷是以A项为基点(或某一项),B项重复A项错误一处;D项重复A项的两处错误,又重复了B项的错误。因此,做题时以A项为基点,寻找对应重复的错误选项,找到一处排除一项,没有出现A项(或某一项)重复错误内容的即正确选项。所以,备考中语法不好的考生需要补充语法知识;训练中要加强上述设题技巧规律的总结和内化,做题才能做到稳、准、快。

二、文化常识题

第5题,文化常识题。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无不彰显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古代文化常识题也是近年新课标卷新增考点。此题的由来应该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结合语文教材和高考命题的实际情况出笼的。这一考点选料大多出自初高中必修(选修)教材的注释中,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抓住教材的注释进行积累;二是文言文训练中,凡是遇到文学文化常识,一定要讲解和强调;三是从教材和注释中分条归类整理,适当拓展范围,但不能太偏难成为考生负担,然后强化识记。可从11个方面积累:①天文历法;②史传典籍;③地理节气;④科举职官;⑤目录辞书;⑥衣食住行;⑦宗法礼俗;⑧器物用具;⑨音律娱乐;⑩姓名称谓;⑪学校设置等。

例1 (2015年全国新课标II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考点】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

【解题思路与技巧】本题分别考查古代男子名字、谥号、嗣位制、阙四个文化常识。C项“嗣”是经皇上恩准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而不是“长子”或“庶子”,虽有特殊但不属于“通常”,故答案C项不正确。可根据“联想延伸法”,联想到做过的试题中涉及嗣位的语意,再延伸到看过的历史影视剧等资料,就能解决问题。

例2 (2016年全国新课标II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考点】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A。

【解题思路与技巧】D项“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说法错误。“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将题干中解说“官员受到权臣诋毁,请求退职”带入原文,没有找到陈登云受到权臣诋毁求退的信息,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答案为D。

备考复习中,注意使用以下三种方法:①纵横记忆法:“纵”是语文教材的内容和注释;“横”是学科之间涉及相关联的内容,如政治、地理和历史等学科,有可能涉及选项内容,运用纵横联系,可能解决问题。②联想延伸法:看到选项,还要联想到做过的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和老师讲解过的,以及看过的历史剧等资料,形成相似或相关延伸的联想,可能解决问题。③原文带入法:将涉及的内容带入选项,对照原文验证,看是否合理,合理即正确。如D项的“移疾”即是如此。

【文化常识设题规律与复习指津】文化常识题的命题人青睐考查必修或选修课本中出现过的或注释中出现过的文化常识,绝大多数考题是一般性常识,考生都应会选,考查点不为难考生。可见,我们复习不要弄一些难度特大的内容,只要掌握文言文中常用的即可,有的还要适当扩大一些范围,牢固掌握这些古文化常识,做题便事半功倍。

三、内容概括与分析题

第6题,主要是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要求考生认真阅读文章,了解其中涉及传主的人生经历、官阶职位、重大事件或小事细节、与他人(皇帝、大臣、属下、民众)的关系、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作者的观点态度、旁人的评价;命题人对原文的概括分析是否准确。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抓住设题要害,准确选择。

例1 (2015年全国新课标II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前提条件,也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保障基础。在这一前提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我国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继而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1]。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限制,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开展质量并不理想,大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已经退化,亟待进行改进和更新,这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所在。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考点】此题考查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解题技巧】首先运用“带入法”将选项带入原文,锁定区域;其次比对原文与选项;最后看命题人的概括分析、观点态度等表述或评价性内容与原文是否出现大的偏差。用原文中的事例佐证和分析是重要的一环。本题C项中,用“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证明炀帝在来护儿之前,就已被抓住,何谈“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错误是“强加因果”,故选C项。

例2 (2016年全国新课标II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着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细致阅读原文,锁定区域,将选项带入比对。再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B项问题是“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原文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于文无据,且还导致扩大范围,犯以偏概全错误。

【内容概括与分析题的设题规律与复习指津】对本题设置,命题人往往青睐事件重要情节与细节、人物关系、时间先后顺序、原因结果关系等的分析和概括。只要将题干对应的原文内容相关区域锁定,比照分析,不难发现错误所在。命题难度不是很大,需要细心、耐心。读懂原文的人物关系、梳理事件来龙去脉,分清原因结果,就能查找出病因,作出准确判断。

解题方法:①抓题干,读全读准,切忌走马观花。对题干的所有内容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分析。同时还要准确把握题干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明确要求准确答题。②带入原文,核对正误。特别是对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事件的是非曲直等方面,仔细核查对照,全面理解,综合分析;③把握题干句子前后关系,看是否存在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看是否扩大或缩小范围,看是否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看是否无中生有,于文无据。掌握上述方法,也就把握了解题关键。

备考复习时,重点关注下述情况:1.关注正史,即《二十四史》;2.关注古代名人的墓志、铭文等涉及到对历史人物事迹记载和评价的文章;3.关注志向高远、忧国忧民、善于理政、廉政勤政、敢为直言、奉公守法、忠心报国等美德的人物事迹;4.关注传主身上的缺点,瑕瑜互见,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评价;5.关注正侧面结合、旁征博引等写作手法;6.关注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及观点态度;7.关注对表现传主的重要句子的理解。

四、句子翻译题

第7题,文言句子翻译题。翻译题是一道考查点变化较小的常规题型,分值10分。翻译句子,首先要确定句子的得分点,对其准确作答;其次是把握整个句子要求。“评分细则”中“意思对即可”,但阅卷时,比较注重对得分点和结合语境翻译综合两种情况给分。得分点的词语如果翻译不准确就不得分,且还会影响对整个语境的给分。提醒考生注意上述两个要点。

例1 (2015年全国新课标II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题思路与技巧】第(1)小题关键词语有“军旅”“咨怨”“游幸”三处,每处1分。 其余的“兴”,发动;“非宜”,不恰当,不适宜。“军旅”,指军队也可指军事;“咨怨”,指嗟叹怨恨。考生对“咨”表嗟叹不应陌生,《蜀道难》中“侧身西望长咨嗟”;“怨”字不难推测怨恨、抱怨;“游幸”指帝王或后妃出游,这里指炀帝出游,不难理解。将上述三个关键词串起来带入文中,最后加上陈述主体“我”即可准确翻译全句:“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译出大意给2分。

第(2)小题中关键词语“凶逆”“王室”“泉壤”三处每点1分;其余的“令”,使、叫、让;何言,宾语前置句。解析“凶逆”,指凶恶悖逆之事,也指凶恶悖逆之人,这里指后者;“王室”,指朝廷;“泉壤”指黄泉之下,地下。将关键词语的解释带入原文,还要注意“知复何言”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翻译全句:“我不能清除凶恶叛逆的人,终致朝廷落到这个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译出大意给2分。

例2 (2016年全国新课标II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题思路与技巧】第(1)小题关键词语是:“弗胜”,不能忍受;“龃龉”,攻击倾轧,正确的各1分。“岂”,难道,句式是反问句;“安”,使……安身立命,使动用法。结合这些词语的解释和句式的运用直译全句:“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他们)却不能经受攻击倾轧,大多人没有安身的地方。”三个词语课文中多次出现过,难度不大;而两个特殊句式在日常翻译时只要养成习惯和语感,容易作答。

第(2)小题关键词语是:“啖”,吃;“矢”,通屎;“囊”,名词用作动词,用口袋装,每点正确的各1分。“示”,给……看;“即”,便。结合上述内容和知识点直译全句:“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泽中的雁屎,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到朝廷。”这些词语解释和活用词,平时在复习或训练中曾多次遇到。只要结合前面的内容和字词对号入座,再联系平时训练遇到的加以感知,难度也不大。

【翻译题的设题规律与复习指津】首先,文言文翻译,理解是基础。对文意、句意理解,取决于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把握。做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先把句子中关键词即得分点找出,然后重点在实虚词上,18个虚词的用法,常见的120个实词(有扩大趋势)用法,最后逐字落实直译或意译。备考复习时,应注意这些实虚词的掌握。其次,掌握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词义、通假字、双音节词等相关知识,它们是考查文言知识的重要点。训练时,要注意结合所学课文的特殊句式类型特点与用法翻译,归纳熟记。翻译上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做到文从句顺。

猜你喜欢

断句原文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断句” “密码”费人解(二则)
妙用标点巧断句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断句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