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7-10张晓明赵瑾瑜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无形资产体育场馆开发利用

张晓明 赵瑾瑜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内蒙古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现状进行调查。 建议:转变开发目标,建立体育场馆行业标准;开发模式向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发展,积极培育体育场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不断提升自身品质。

关键词:内蒙古 体育场馆 无形资产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5(a)-0179-02

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指在长时期内被体育场馆拥有,能够为体育场馆运营带来经济收入的各类物质资源的总和。体育场馆无形资产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越来受到社会的关注。内蒙古处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由于历史、地域、文化等原因,与发达省市相比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和自治区全面健康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如何对体育场馆无形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已成为内蒙古体育工作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该课题在掌握我国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的开发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国家和自治区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提出建议,为推动该区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研究以内蒙古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现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采用:(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关于体育场馆管理文献2 314篇,分析国内外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模式和特点,作为该文的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在2016年11月期间,选取内蒙古十二盟市60家大型体育场馆进行问卷调查,发送问卷60份,收回60份,有效问卷60份。(3)访谈法。对内蒙古体育场馆长期从事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场馆开发现状。

2 内蒙古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现状

2.1 内蒙古体育场馆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课题组调研,目前内蒙古体育场馆产业发展整体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该区大众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全民健身的文化氛围和习惯。另一方面,部分体育场馆在功能上过分依赖竞技体育比赛,导致赛后场馆利用率不高,对外开放时间不足。一些大型体育场馆选址离市区较远,假期日参与全民健身人数较少,就算免费开放也无人问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2016年8月以内蒙古体育局牵头成立内蒙古体育场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以民间联合体的形式对外出现,制定了《内蒙古体育场馆联盟章程》,规定了场馆的业务范围和会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并开通了网站、微信平台进行推广和交流。联盟的成立最大限度利用我区体育场馆资源,推进了体育產业稳步增长,逐步实现全区体育场馆产业链,也为内蒙古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了方向。

2.2 内蒙古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经营扶持政策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坚持市场化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市场化筹资渠道和方式筹措资金,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体育场馆建设、经营、管理活动。盘活场馆资源,建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新模式,引导体育场馆不断提高利用效率”。但是,我国尚未出台相关法律保护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在缺少监管的环境下,无形资产开发容易造成侵权,加大了保护和维权的难度。同时,内蒙古一些地区政府和主管领导对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干预过度,体育场馆的灵活性、自主性难以发挥,影响其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内蒙古体育产业还未形成规范的市场体系,缺少配套的体育经营优惠和招商引资政策,企业给予的体育场馆赞助不能获得税收减免,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企业和社会支持体育场馆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内蒙古政府急需出台相应政策来弥补法律上、行政上的空白。

2.3 内蒙古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模式

通过课题组实地调研,内蒙古体育场馆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程度较低,主要以开发场馆的使用权为主,在举办比赛和大型活动时,通过广告牌、大屏幕宣传、出售饮料和食品等方式获得经济效益。多数体育场馆虽然内部设施先进,但举办大型比赛和表演活动较少,对于体育场馆冠名权等开发缺少市场。目前,国内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模式主要是单独开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通过调查显示:内蒙古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模式主要以“单独开发”为主,占调查总数的80%,由于内蒙古多数体育场馆由政府投资建设,以“自主运营”为主要方式。多数体育场馆建设多数以公益服务为目的,依靠国家拨款保持日常工作,对无形资产的开发认识不足。采用“合作开发”的体育场馆占总数的15%,这部分体育场馆通过和体育产业公司合作,共同受益和承担风险,仅有5%体育场馆采用委托开发。

2.4 内蒙古体育场馆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现状

在信息化社会,现代企业竞争由传统物质和技术的竞争逐渐被文化竞争所取代,文化建设作为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重要内容,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很大程度影响场馆的日常管理和发展方向。在该次调查中,仅有10%的体育场馆设立企业文化目标,多数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有30%的企业进行过场馆和附属设施物质文化的开发,如建筑物内部风格和标识的设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和场馆人力资源培训密不可分,通过调查仅有20%的场馆对员工进行过企业文化的培训,多数场馆只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只涉及体育场馆规章制度和相关职能业务,没有形成系统的场馆文化培训体系。场馆员工普遍缺少现代化体育场馆的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导致员工日常工作按部就班,缺少活力和激情。该次调查中内蒙古从事体育场馆管理的人员较少,90%以上的体育场馆无专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退役运动员或者上级部门委派人员兼职管理。多数场地员工都是临时雇佣,学历水平较低,没有场馆从业经验,直接影响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

3 建议与对策

第一,我国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一般程序为:设定开发目标、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市场报告、制定开发模式。内蒙古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目标从单一竞技体育比赛转变为全民健身、歌舞表演、青少年体育活动、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等多元化经营目标,满足社会不同群体人群的需求,培育几个省级重点体育场馆,打造自治区体育场馆品牌,不断提升其无形资产的价值。

第二,建立体育场馆行业标准,将政策、法规落实到实处。内蒙古政府应尽快建立体育场馆开发的行业标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惠民政策,鼓励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鼓励不同民间资本的介入,并提供法律的保障。

第三,转变开发模式,由“单独开发”向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发展。利用足球改革省背景和举办第十四届冬运会契机,通过内蒙古体育场馆联盟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开发体育赛事机会;与演艺和文化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文化娱乐活动机会。通过委托国外体育经济公司,将国外高水平赛事植入我区场馆,提升内蒙古场馆国际影响力。

第四,积极培育体育场馆文化内涵,将草原文化融入其中,开发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产品,将民族文化、服饰、饮食纳入开发产品中,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的影响力。采用引进高水平管理人才和培训等方式,提升体育场馆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服务满足现代社会体育场馆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敏刚,王健,陈元欣,等.大型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特征、存在问题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35-38.

[2] 郭五一,万京一,丁峰.我国奥运场馆冠名权开发构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8(6):63-65.

[3] 仲维博.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冠名的市场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猜你喜欢

无形资产体育场馆开发利用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外体育场馆构建及融资模式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问题的思考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无形资产的会计问题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