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7-07-10朱国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鉴别诊断

朱国祥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近5年收治的320例宫颈原位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结果:组织病理学检出宫颈原位腺癌患者309例,检出率为96.6%;免疫组化检查显示CEA、P16、Ki-67、PR、P5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1%、88.4%、87.2%、94.1%、86.6%。结论: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检查均能够准确诊断和鉴别宫颈原位腺癌,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宫颈原位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女性宫颈癌筛查,然而宫颈癌发生率仍然比较高,宫颈原位腺癌的比例明显上升,WHO数据显示,亚洲地区宫颈腺癌发生率自2.8%升至22.6%,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宫颈原位腺癌经治疗后5年内生存率达到了100%,因此尽早发现、诊断和治疗宫颈原位腺癌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20例宫颈原位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20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的宫颈原位腺癌患者,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0.22±3.20)岁,妇检检查显示宫颈内有轻微炎症,创面面积为0.4cm×0.6cm,宫颈肥大、大小正常、宫体前位、质中、无着色或举痛,双附件为见包块,无压痛。经B超查显示宫颈血流丰富、宫颈下段低回声,双附件无明显囊实性包块,白带检查HPV 16、18、33、56、58型阳性,其余检查均正常。

1.2方法

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标本后,采用10%重性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并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为0.3~0.5mm,常规脱水脱蜡,HE染色。

免疫组化检查:抗体癌胚抗原(CEA,稀释度为1:300,ZC23)、P16(稀释度1:100,6H12)使用化学试剂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Ki-67(稀释度1:400,Mib-1)、孕激素受体(PR)、P53蛋白使用试剂为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0.3mm,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烤箱孵育,采用二甲苯和梯度乙醇常规进行脱蜡水化,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使用3%双氧水进行阻断,热修复,滴入DAB显色、一抗、二抗、1%盐酸乙醇分化、苏木精复染、中性树胶封片。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中取标本做病理诊断。

1.3判断标准

病理组织学检查阳性判断标准:依据WHO宫颈原位腺癌诊断标准2014年版,确诊宫颈原位腺癌为阳性,疑似或者非宫颈原位腺癌为阴性。

免疫組化检查:无菌环境下,细胞内对应部分出现棕褐色颗粒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P53、P16、PR细胞核着色为阳性表达,CEA细胞质着色为阳性表达,所有结果均经免疫组化协诊确定。

着色强度分值:0分:无着色;1分:浅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

着色细胞分值:0分:阳性;1分: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25%;2分:阳性细胞百分比为26%~50%;3分:阳性细胞百分比为51%~75%;4分:阳性细胞分值>75%。着色强度分值与着色细胞分值相乘得出阳性判定结果:阴性:0分;弱阳性:1~4分:中度阳性:5~8分;强阳性:9~12分。Ki-67采用定量计数法,计数10个400高倍视野,获得平均阳性百分比。

2结果

2.1临床特征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单纯宫颈原位腺癌200例,占62.5%,宫颈原位腺癌合并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65例,占20.3%,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临床表现和症状;宫颈原位腺癌合并鳞状细胞癌患者44例,占13.8%,合并腺鳞癌患者11例,占3.4%,其中21例患者表现为阴道异常排液或接触性出血,其余患者无明显症状。

2.2组织病理学

320例患者中,确诊为宫颈原位腺癌患者309例,检出率为96.6%;288例患者为普通型(宫颈内膜亚型)。镜下观察:156例患者出现结构异型性表现,宫颈腺体原有小叶结构仍存在,但腺体轮廓不再平滑,边缘锐利,可见指状或出芽走向,腺上皮向腔内呈簇状,呈绒毛状或乳头状生长,无筛状结构。细胞异型性表现异常增生的上皮取代正常的子宫颈内膜腺上皮,腺上皮内黏液明显减少,核重叠且拥挤,极向消失;细胞重度异型33例,核表现为粗颗粒状或出现增大深染,核质比增高,核仁大部分明显,32例出现核凋亡和分裂。88例患者表现为跳跃性、多灶性生长模式。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出现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为较为罕见的特殊组织学亚型的宫颈原位腺癌,其中1例患者合并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镜下表现为小叶状轮廓,细胞内有明显黏液分泌,然而并不明确,有核分裂和凋亡现象。

2.3免疫组织化学

320例患者中,CEA阳性266例,阳性率为83.1%,P16阳性283例,阳性率为88.4%,Ki-67阳性279例,阳性率为87.2%,PR阳性301例,阳性率为94.1%,P53阳性277例,占86.6%。具体见表1。

3讨论

宫颈原位腺癌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夫妻生活时出血分泌物异常,因此诊断难度较大,癌变多发生在宫颈管深部,因此常规阴道镜检查效果较差。本次研究中采用组织病理学研究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式,以往临床病理诊断分类时多将宫颈腺上皮的前驱病变区分为低级别与高级别之分,然而不同的病理医师在诊断时,受到主观性的影响区别较大,同时与炎症等引起的反应性腺上皮改变无法准确区分。2014年版wH0认为宫颈原位腺癌的诊断主要有两个特点:细胞重度异型和多数量核细胞出现分裂和凋亡,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可确诊。本次研究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验,通过CEA、P16、Ki-67、PR、P53五个指标阳性表达来确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156例宫颈原位腺癌患者镜下主要表现为细胞内黏液减少,核极向消失,拥挤重叠,核仁明显、核质比增高、常见核分裂与凋亡,这符合宫颈原位腺癌的形态特征。有研究显示,对于宫颈良性病变和腺上皮内肿瘤的区别中,CEA、P16和Ki67具有显著的鉴别意义,本次研究中,87.2%的患者Ki67为阳性,其中中度和强阳性比例更是达到了47.5%;88.4%的患者P16呈现出弥漫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阳性结果;61例患者的CEA表现为++~+++阳性表达,与文献报道相符合,证明免疫组织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在活检标本中若发现宫颈原位腺癌病变,则提倡先行诊断性锥切,若标本合并浸润性癌,则按照浸润性癌处理,若为单纯的宫颈原位腺癌,在患者无生育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切除子宫,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鉴别诊断
试析生猪检疫中猪瘟的鉴别诊断与无害化处理
血清C反应蛋白在亚急性甲状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降钙素原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评价MCV/RDW与网织红细胞在贫血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实变型肺癌和结核性肺病的CT影像特点比较
CT能谱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