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蒲城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与思路

2017-07-10张斌虎刘文娟房欢欢

新农村 2017年8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规划

张斌虎++刘文娟+房欢欢

近年来,蒲城县委、县政府以园区建设年为契机,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按照“板块发展、梯次推进、园区引领、整县创建”的基本思路,通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的发展理念,在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园区,使之成为了全县主导产业集聚的先行区和示范样板,引领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1 园区发展现状

截至2015年底,累计创建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32个,面积83233亩,产值3.89亿元,带动农户12252户。其中省级园区6个,面积60350亩,产值28875万元,带动农户7719户;市级农业园区3个,面积16235亩,产值5200万元,带动农户2495户;县级现代农业园区23个,面积6648亩,产值4783万元,带动农户2038户。粮食类园区1个,面积30000亩,产值6000万元,带动农户数3934户;畜牧类园区1个,面积200亩,产值7875万元,带动农户数2000户;果业类园区12个,面积8361亩,产值1230万元,带动农户数844户;设施类园区16个,面积17187亩,产值23003万元,带动农户数3704户;其他类园区2个,面积2000亩,产值900万元。园区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2 主要做法

2.1 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了蒲城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农业局、财政局、水务局、林业局、农发办、科技局、国土局、经发局、交通局、移民局、电力局、金融、保险等部门负责人和各镇镇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具体负责做好园区建设的协调服务和组织实施工作。各镇也成立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负责本区域园区建设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县级领导包联、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2.2 科学编制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整体部署,以规划为龙头,编制了《蒲城县2016—2020年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依据规划,按照“主攻重点、集中投入、抓点示范、带动全局”的发展思路,高标准绘制了全县种植业发展规划布局图,将全县划分为苹果适生区,中药材种植区,冬枣、葡萄种植区,酥梨优生区,粮食高产区,设施瓜菜区等6大功能区。

同时编制完成了《蒲城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依托以“酥梨”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以“民俗”为代表的东府文化、以“五陵”为代表的帝王陵墓和以“航空”为代表的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等资源要素,重点建设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休闲农庄、主题民俗村和农家乐等四类。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农业公园2个、农业产业示范园20个、主题民俗村30个、休闲农庄50个、农家乐经营户1000余户。

2.3 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为了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积极协调争取中、省、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各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实施,特别是解决园区内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2014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關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明确县财政列支3000万元作为现代农业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品牌推广、试验示范和经营主体扶持。

2.4 坚持科技引领,提升园区层次。为了全面指导园区建设工作,组建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家服务团,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同时依托区域农技推广站,组织农技干部深入园区、深入项目、深入地头,为园区发展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了园区经营者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构建了“科技人员到点、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同时,鼓励园区业主自主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名品牌,大力推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扩大园区知名度。

2.5 强化工农互动,推进订单生产。坚持依托农业发展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壮大龙头企业为关键、以订单生产为手段,合力打造品牌产品,促使龙头企业增产达效,基本实现了一个龙头企业振兴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建立一片基地,一片基地致富一方群众的目的。目前,蒲城酥梨、蒲城西瓜、蒲城甜瓜、四方苹果等优势产业基本上实现订单生产。截止2015年底,全县发展酥梨25万亩、西瓜12万亩、甜瓜5万亩、苹果25万亩、其他时令水果10万亩。

3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许多工作仍然停留在规划文本或文件中,没有落实到人、到园,与先进县(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园区建设进程较慢。综上分析,我县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业园区建设资金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而园区业主自有资金有限,在前期建设的大量投入后,后续建设资金普遍不足,政府项目支持有限,金融机制支持尚未形成,为园区发展带来瓶颈型问题。近年来,县级财政投入数量虽然有所增长,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与农业园区的高需求、大投入相比还远远不够。

二是园区发展水平不高。近年来,我县现代农业园区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大多科技水平不高,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基地生产规模仍然很小,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

三是园区发展层次偏低。万亩以上园区数量偏少,一些园区规划布局还不明晰,主导产业特色不够鲜明,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部分园区档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市场意识缺乏,品牌建设较差,经营效益偏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

四是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民担心流转土地后会失去生活的依靠,所以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加之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又处于弱势,他们缺少对土地升值的预见性,甚至缺少话语权,在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进而对土地流转失去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发展。

五是园区建设盲目跟风。一些园区投资主体对农业经营是一窍不通,完全是个“门外汉”,只是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国家出台的一些惠农政策,便盲目的投资园区建设,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详细调研。只是一味地扩规模,一味的“烧钱”,违背了发展农业园区的真正含义,与全县产业发展布局大相径庭,没有按照“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药则药”的原则发展特色产业,而是在旱塬地区“大搞”设施农业,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园区有规模、没效益,有资金、没技术,有产品、没“商品”,致使园区效益没能真正显现出来。

4 下一步发展思路

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产业集约集群发展的载体和农业技术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后,全县要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 “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以培育市场主体为核心,以循环发展和绿色发展为目标、以“标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为切入点,突出抓好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业主培育和项目整合,强力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快速发展。

4.1 抓规划,提升园区发展层次。规划是龙头,科学制定建设规划是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结合 全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优势产业区域,按照“布局合理、定位准确、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加快编制县域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各镇(街道)要根据县上确定的产业布局和园区总体规划,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各自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以规划引导园区发展。

4.2 抓基础,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将项目资金向园区倾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现代农业园区排灌设施、机耕道路、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园区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保障、信息畅通,进一步改善园区生产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完善产后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园区的设施装备水平。

4.3 抓技术,提升园区科技含量。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要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鼓励科研院所、农技人员通过合作共建、技术入股等参与園区建设。支持园区业主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广新经验,帮助园区开展内引外联,引进科技人才,增强园区自身的科技研发与推广能力,真正使农业园区成为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中心、生产基地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对在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5万元到10万元的奖励。

4.4 抓服务,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在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中,重点抓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参与园区发展,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园区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建设。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倾斜、招商引资等多种办法,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产业提升、设施农业、生态循环等方面,逐步形成多方筹资、多轮驱动的新格局。同时镇村两级要做好土地流转协调工作,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释放土地效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土地向示范基地、示范园区集中,解决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用地问题。

4.5 抓安全,提升园区产品竞争力。组织开展园区农资专项整治活动,突出抓好土壤、水质、化肥、农药、饲料和兽药添加剂治理,持续改善园区生产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园区。积极推进园区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质量有保证,逐步建立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鼓励园区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断提高园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快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争到2020年,打造形成5个以上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作者单位:1.陕西省蒲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2.陕西省蒲城县植保植检站)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