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比较硝普钠与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急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17-07-10王桂玲
王桂玲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硝普钠与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急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硝普钠组和酚妥拉明组,每组各50例。酚妥拉明组采用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治疗方式,硝普钠组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方式。结果 硝普钠组的总有效率(92.00%)明显优于酚妥拉明组(70.00%)。同时硝普钠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酚妥拉明组(16.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急诊方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硝普钠;酚妥拉明;急诊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5.0.02
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对于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方式也不断取得了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当前随着人们生病后生存能力的增强,存活时间的延长,使得人们经常会引发一些冠心病、心衰等疾病症状[1],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因此正确的认识这类型疾病,并且给予其更好的治疗过程,对于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我院急诊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统计资料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9月间共收治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依据治疗药物将其随机分为硝普钠组和酚妥拉明组,每组各50例。硝普钠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7~78岁之间,平均年龄(60.33±12.25)岁。酚妥拉明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7~78岁之间,平均年龄(60.42±12.05)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实施分组治疗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常规疾病治疗过程,主要给予患者镇静、吸氧、饮食等方式的治疗过程。酚妥拉明组采用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治疗方式,开始治疗时其药物剂量为每千克0.1毫克,之后每间隔10分钟后增加一次,其最大药物剂量不超过每千克2毫克[2]。
硝普钠组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方式。硝普钠药物在开始治疗时其用药量为每千克0.50微克,之后每间隔1分钟增加一次,每次增加药物剂量为每千克0.50微克,其最大药物剂量不超过每千克3.0微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其血压需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控制在100 mmHg,舒张压控制在60 mmHg[3],等到患者的在心率和血压稳定后,停止继续用药。
1.3 疗效评价
①痊愈:心率达到正常水平,心衰消失,其心功能指标达到Ⅰ级状态。②显效:心率明显下降,心衰症状明显减少,心功能分级指标下降两级。③有效:心率有所下降,心衰症状有所改善,其心功能分级指标下降一级。
④无效:心率没有发生变化,心衰症状无改善,其心功能分级指标下降不足一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硝普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优于酚妥拉明组(70.00%)(x2=7.8622,P<0.05)。因此两组患者经过统计学分析可得,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硝普钠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实施治疗后为(47.00±6.25)%,酚妥拉明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实施治疗后为(37.73±5.09)%,同时硝普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酚妥拉明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8/5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急诊方式实施治疗过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硝普钠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酚妥拉明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同时硝普钠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实施治疗后为(47.00±6.25)%明显高于酚妥拉明组患者(37.73±5.09)%,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了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急诊方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 芳.硝普钠与酚妥拉明急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1:3482-3483.
[2] 郭 刚.基于“虚—瘀—毒”病机基础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3] 孙 萍.朱宗元教授心系疾病学术思想继承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