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及突破策略
2017-07-09胡瑛
胡瑛
[摘 要] 作为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专业院校,技工学校的实践性教育决定了其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要责任。新时期技工学校需要通过优化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突破传统德育教育既有的困境,并以持续深入的改革实践素质教育战略为方向。
[关 键 词] 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困境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229-01
教育改革向素质教育战略方向转变过程中,德育正在成为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而在煤电类传统国有企业中,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与优秀职业品格的高等技能型职业人才则已成为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支柱力量之一。故煤电技工学校亟待优化传统模式下相对低效的德育工作手段,以更加创新的教育改革提升德育品质,助推行业的再次腾飞。
一、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
(一)重技术轻德育
作为重点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专业院校,技工学校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管理模式均极为关注专业性与职业性的实践元素。这便极易在院校领导和教师中形成关注技术理论和应用教学有余而在德育上存在不足的客观问题。尤其是随着越来越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严峻的现实更让不少技工学校不得不投入越来越多时间、资源在技术层面的教学,而逐渐让道德教育等成为教学的边缘。
(二)德育理论和实践结合不足
正是由于对提高毕业率、就业率等的汲汲渴求,不少技工学校满足于对思政教材照本宣科式的理论教学,成为单纯理论知识的宣讲甚至灌输,学生或是将这视作挣学分而不得不学的负担,或是直接对德育回避抗拒而不愿学、不肯学。这些状态都直接影响着德育的品质和成效,使技工学校德育很难实现预定目标。
二、造成困境的原因
客观上,多数技工学校的生源相较普通高校具有更大的复杂性,且普遍存在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其中不少在之前的学校教育中就存在不重视学习的不良习惯。学生进入技工学校后往往存在着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以此安身立命即可的应付思想,对职业技能等专业学习相对重视,却对道德教育等较为“务虚”的环节有所忽略。
同时,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成为准社会人的转型期,思想上仍不成熟。一些学生甚至对德育心存偏见,认为就是不切实际的说教,这种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技工学校德育面临困境的现状。
三、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突破困境的策略
(一)以实践性德育教育實现更具渗透性的教育目的
对培养职业人才的专业院校来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更加重视实践教育、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也更会对可操作性强、可行性高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产生更高的认同性和更好的接受度。那么,德育就不应当反其道而行之,将学生关在教室里闭门造车,而是同样应当走出教室进入社会实践开展更加具体、生动、客观的德育。
比如在实训基地或企业实习过程中,面对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技师等专业人士的言传身教,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开展德育教学。让学生用心观摩导师的一言一行,体会其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其对岗位兢兢业业的意识等。当来自社会现实工作的职业人给予学生更加真切的行为教育后,书本上的德育内容才能实现内化,使其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与心灵,继而实现行为模式上的优化转变。
(二)校园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以文化人式德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强国、文化兴业已经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度腾飞的战略部署,一切行业、事业发展的最终都是文化之间的竞争。而在教育领域,通过校园文化这个第二课堂开展思想政治和德育更已成为素质教育最为关键的核心之一。故煤电行业技工学校需要将校园文化和优秀的煤电企业文化相融合,开展以文化人式的德育教育。
以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为例,该院通过打造多样化、经常化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构建起更具渗透意义的教育形式。比如院校设置了景观雕塑标牌,张贴了名人警句并编写了本院的《校园文化手册》,通过打造深厚的人文景观开展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创新创业等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院校组织学生开展共同评教活动,推动了全院强学风、正考风、创优争先的发展,使广大教职员工更加主动积极地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育模式。院内成立了包括音乐美术、写作书法、电工钳工、PLC计算机及民族、钢管乐队、威风锣鼓队在内的二十余兴趣小组,不仅周周组织定期活动,更在学期组织才艺、技能比武大赛,年度开展全院运动会与艺术节等活动。
(三)充分利用前沿技术丰富德育教育形式与内容
信息时代下,技术结合教育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技工学校优化德育也应当充分利用前沿技术丰富德育形式与内容。比如利用班级朋友圈或QQ群发布与学业、生活相关的消息、公告,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在学业之外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和照顾。借助及时通讯系统实时掌握学生的精神动态或心理诉求,并尽量实现预防为主的心理干预和帮助。在社会上出现某个热点或焦点问题时,利用线上平台第一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分析法,从而始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等。
煤电类行业外需要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充实干部职工队伍,这就需要新时期的技工学校及时调整、优化德育的方式方法,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加符合时代与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这不仅需要丰富教学类型和手段,也需要借助校园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的融合式建设提高德育的内化。如此才能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院校乃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珮真.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德育困境及其突破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5(14):99-100.
[2]严方.关于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J].学园,2015(2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