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目标体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017-07-08李华秀
李华秀
摘 要:“目标体验”教学模式是我校的教学特色,在教學过程中,我始终贯彻这一教学模式,该模式由“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反馈评价、合作探究、分层训练”五个部分组成。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同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目标体验;语文课堂;高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1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73
“目标体验”教学模式由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反馈评价、合作探究、分层训练五个部分组成。
一、“目标体验”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之困
(一)如何有效地确立教学目标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重视知识与能力,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教学目标,也有人认为知识与能力类的教学目标比较容易实现,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类的教学目标不容易实现,也不好衡量和检验,因而选择放弃。有时教学目标定得太多,太大,导致不能完成。
(二)如何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
在“自学指导”的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能较快地得出答案,有的学生从头到尾没有反应。“自学指导”环节管理不好很容易流于形式,学生的思考缺乏内在动力,也缺乏监督,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很难落实。
(三)五个教学环节如何有序地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将五个教学环节看似独立,有的教师上课时将其割裂开来,环节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变成贴标签,走过场。这样的话,这一模式就变得僵化了。另外,语文课有多种课型,如有新课、作文指导课、练习讲评课等,是不是每一种课型都适用这种模式呢?
(四)这一模式对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儿的影响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儿,要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也要体验到语文的情感美,人文美,如果一味按照这一模式来上课,语文课堂将变得枯燥无味,失去美感和魅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目标体验”教学模式之我见
如何走出运用这一模式上课的困局,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两种准备
1.思想准备。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关注的是自己讲了多少,讲完没有,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比较少,而“目标体验”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谈论,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教师要完成这种思想的转变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模式。
2.分组准备。如:我所带的班级有60个学生,我按照语文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10个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的成绩都有梯度,每个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二)四种做法
1.确立教学目标。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一节课的时长等因素确立教学目标,不忽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目标切入的点要小而准,表述要简洁、明确。如在上《项脊轩志》这一节课时,我定下的目标是:(1)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的写作风格以及文章中所表现的至爱亲情。定下目标就确定了上课的方向,接下来的环节就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了。
2.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教师将自学的思考题和探究题展示出来,给出相应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按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在“自学指导”和“合作探究”环节,小组长组织同组同学交流、学习,安排每一个同学发表看法,形成本组同学的意见,最后由一个代表口头表达或者是将本组同学的意见写在黑板上,教师制作专门的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回答问题的次数,回答的正确数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汇总,教师按照小组排名先后进行奖励,表扬。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小组长的作用非常关键,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也很关键。
3.五个教学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节课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思路。如在上《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一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并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2)分析传主的形象特点。(3)学习传主不畏苦难的精神。先从课文的标题开始讲起,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的命运如何?引出第一个思考题:贝多芬经历了哪些苦难?学生回答完毕后,紧接着提出第二个连贯的问题:从这些他所经历的困难中,你能发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成功地过渡到第二个思考题的分析。学生分析完第二个问题以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贝多芬的面对苦难时的优秀品质,最后完成练习。一节课下来,教师的思路是连贯的,每个教学环节没有脱节。将每个环节运用得不露痕迹,才是对这一模式的熟练掌握。
4.“目标体验”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也可以充满语文味儿。
(1)一个精彩的导入。导入的方式: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段优美的散文诗式的语言,一张精美的图片,一首荡气回肠的歌等等,这些都是导入的素材,教师可以精心地选择。通过这些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美丽和神奇。
(2)教师生动入境的教学语言。讲解《祭十二郎文》时,教师的表情应该是凝重的,语气应该是深沉的。讲解《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学语言应该是激昂,激愤的。提问时候的语气和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时的教学语言都是有所不同的,老师先走入课堂的情境,学生自然就被感染了。
(3)适时适度的拓展。不拘泥于“目标体验”的几个环节,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拓展知识,丰富课堂的内容,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儿。如:上《赤壁赋》讲到苏轼人生态度时,我插入了苏轼人生态度的成因的文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在教学目标完成后,加入一些同类型的内容让学生学习、鉴赏。
(4)少一点预设,多一点生成。教师对课堂有整体的把握,上课之前胸有成竹,在“自学指导”和“合作探究”的环节,教师不宜事先把答案确定下来,应该由课堂及时生成,让学生感受思考的过程,体会到语文课堂思考的乐趣。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践行“目标体验”教学模式时的一些困惑和我个人的一些应对策略,教学模式不是万能钥匙,只有用心领会它,灵活运用它,提高教学效率才是王道。
参考文献:
[1] 王业坤.新课程改革中的“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09(11):28-30.
[2] 高伟.“语文目标体验教学”模式探究[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7(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