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入园难”关键在师资和管理

2017-07-08于澜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普惠性入园公办

于澜

时下,为孩子找一个合适的幼儿园,是让很多年轻父母头疼的问题。有的幼儿父母提前1年开始打听、联系,做准备甚至找关系,可即使这样,孩子未必能够上得了心仪的幼儿园。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学前3年幼儿毛入园率为75%,也就是说,每4个孩子就有一个没上幼儿园。

然而,相对而言,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情况。在幼儿园原本就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新生幼儿到了入园的时候,自然更加紧张。

虽然此前教育部推进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期、二期均有扎实的效果,但是我国学前教育底子薄、欠账多,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幼儿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新增人口的入园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开始集中释放,这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应对。

毫无疑问,加大投入多建幼儿园是第一选择。全社会必须认识到,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不是国家保证投入的强制性教育,在教育经费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两三年内希望公办幼儿园全面满足需求,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即使是目前,民办幼儿园也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主力军。

2011年以來,中央财政就设立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奖励补贴资金,鼓励各地在增加公办资源的同时,以多种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各地也出台了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的具体办法,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未来几年,鼓励全社会资源办幼儿园仍然是切实的方向,我们应该从政策层面建立健全长效化扶持机制,鼓励并服务社会资金投入到幼儿园建设上来。比如,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建设小规模幼儿园,在确保安全卫生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场地、规模等准入门槛。

此外,还有两件事情亟须从国家层面着手解决:一是师资培养,二是规范管理。教育难题的核心是师资,比如基础教育越解越难的择校顽症,根本原因就是优质师资不足。学前教育也是如此,“入园难”之所以长期难解,结构性矛盾是一大原因。为什么家长宁可选择离家远的大幼儿园,也不选择离家近的小幼儿园?因为小幼儿园在师资和管理上不如大幼儿园。

有足够的优质师资和规范管理,甚至不需要多大、配套多完善的地方,也可以有一个高水平的幼儿园。在这方面,各地各级政府宜抓大放小,在关键的师资和管理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地解决“入园难”问题。

猜你喜欢

普惠性入园公办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加快破解普惠性学前教育难题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神数据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