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展览中图片的甄选

2017-07-07罗维央

陕西档案 2017年3期
关键词:陕北长征陕西

文/罗维央

论展览中图片的甄选

文/罗维央

举办展览考虑的不应只是形式上的成功,图片的真与假、对与错、是与非不容置疑。人们通过文字记录信息,图片则提供了关于文字所记录事情的直接证据,也是档案的一部分。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甄选鉴定,发掘图片无可辩驳的史料价值,具体生动的再现历史、见证历史,这就是图片在展览中的意义

利用馆藏档案资源举办展览已经成为档案部门资政育人的知名品牌,围绕国家重大活动,筹办的大型展览不胜枚举。陕西省档案馆近年来先后举办了《黄河在咆哮——抗战中的陕西》《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展览,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红军长征虽然已经过去80多年了,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陕西不仅是长征的落脚点,也是长征的重要转承和出发点。在新长征、新陕西的新征途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再次回忆长征、纪念长征、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对陕西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落实省委娄勤俭书记去年参观我们馆举办的《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展览时提出的指示精神,今年,我们在400余幅图片的基础上,征集了40余件档案、60余件文物,请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把关,筹办了《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固定展馆,以实际行动迎接我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发挥省档案馆作为陕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通过参与其中,我的深刻感受是,举办展览考虑的不应只是形式上的成功,图片的真与假、对与错、是与非不容置疑。人们通过文字记录信息,图片则提供了关于文字所记录事情的直接证据,也是档案的一部分。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甄选鉴定,发掘图片无可辩驳的史料价值,具体生动的再现历史、见证历史,这就是图片在展览中的意义,它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是文字资料不具备的。

1935年10月初,新组成的红15军团在崂山一带设伏,全歼国民党东北军110师两个团和师直属队,俘敌3700余人

下面我就展览中图片的鉴定和使用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真实性

图片和文字一样包含信息,而且由于其直观可视性,比文字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出现的错误也会更加明显。

要保证每张图片的真实准确,首先要把握来源。读图时代,通过网络搜索,我们很容易得到大量图片,而且很多经过编辑成系列,与到图书馆、档案馆翻阅厚重的文献资料相比,人们更愿在电脑前轻松解决。但档案工作者要有史家精神,追求效率,更要严谨,只有以档案馆以及权威出版物为准,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出错。

其次,拒绝美图。有很多老照片翻新技术可以做得毫无痕迹,但老照片的珍贵就在于它是时代的见证。如果怀疑图片被局部修改了,可以利用网上的图片反查工具,以及Google图片的“相似图片”功能,寻找没被修过的原片。

在《黄河在咆哮——抗战中的陕西》中,为了讲述陕西人民对抗战做出的贡献,选择了各地群众支援前线的照片,在众多老旧的黑白照片中,有一张彩色照片“宝鸡地区给部队运输物资的胶皮轱辘马车”尤为显眼,这张照片的选择也是颇费周折,首先是担心照片有误,确认了这是1941到1945年间美国记者在陕西拍摄的一组照片中的一张;但是又觉得“蓝天白云,绿树环绕,胶皮轱辘马车”与其他照片中的毛驴骡子驮着两袋货物反差太大,也和整体版面风格不符。纠结一番后最后我们决定用史实说话,在讲解中结合“工合运动”进行介绍:宝鸡是抗战时期的重要物资基地,这里建有多座工合城,专门为前线生产战时物资,这张图上给军队运输物资的胶皮轱辘马车在当时还比较少见。之后延伸到其他照片,陕北等地虽然极度贫困,老百姓依然用毛驴、骡子或人力为前线运送物资。

真实性还包括内容和背景的考证。当下,无论是书籍,还是互联网,都存在错用历史图片的情况,任何时候都不能不加考证,拿来就用。

长征展览中,陈锦章的照片中介绍了陕南战役期间,陈锦章携全家三代10人参加红军,自己牺牲在长征途中,长征到达陕北的只有他的妹妹陈静云一人;两个弟弟、弟媳、侄女都先后牺牲或失踪;两个女儿在途中失散(后被群众收留)。

但在参加长征的陕西人名单中我们又找到了随红四方面军到陕北的一个女红军,叫陈真仁,是陈锦章一家参加红军后惟一到达陕北的人。这与前面“陈锦章妹妹陈静云一人幸存”显然矛盾,但可供参考比对的照片少之又少,网上资料更是鱼龙混杂,陈锦章的妹妹甚至还有“陈贞仁”“陈锦云”等,这样不严谨的说法决不能再通过我们的展览传播出去,最后通过众多史料的确认,我们才肯定了这些名字都是同一个人,原名“陈锦云”后改名“陈真仁”。虽然那个年代化名或改名的共产党人很多,但这样严谨的考证绝不是多此一举,如果匆忙拿来使用会对观者造成疑惑,也是对历史的不负责。

考证需要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明察秋毫的鉴别眼力,对照片的每个细节都不应放过。如一张普遍注释为“1937年冬,西安学生剧团慰问河防将士的照片”,我们通过其他照片比对人物,辨认了其中两名将领,从而确定了其部队番号,考证也到此结束。一次偶然的机会,合阳县档案馆同志说照片的背景很像当时的合阳中学,我们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合阳中学”这一细节帮我们最终确定了该照片为“1938年1月,西安学生剧团在合阳慰问38军177师河防部队(左一李兴中、左二许权中)”。

二、完整性

展览中要将一段历史讲述清楚,一张含糊的图片绝对不够,很多战役我们甚至没有当时的战斗照片,这就需要我们用一系列的党史资料、作战地图、电报、旧址照片、油画等补充完整。尤其是用档案图片,其真实性既能满足人们对历史的疑惑,还能解决展出数量、种类不足的缺陷。

以《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展览中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劳山战役一节为例,劳山战役是红25军到达陕北与陕甘红军会师,合编成红15军团后取得的第一场胜仗,是红15军团献给即将结束长征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见面礼,是直罗镇战役的前奏。1935年10月,红15军团根据敌67军兵力比较分散在甘泉至延安之间的劳山地区,激战5个多小时,歼灭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增强了陕甘苏区军民反“围剿”斗争的信心。在历史照片很少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两幅照片:行进中的红十五军团、红15军团在劳山战役中缴获东北军的装备;一幅旧址照片:甘泉县劳山战役旧址;三幅资料图片:劳山战役形势图、红十五军团序列表、1935年10月7日原17路军将领曹国华关于劳山战况给国民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电报。这样一个版面就大致把该战役展示出来了,如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将数据做成图表、图解,将场景做成景观、雕塑等。

此外,完整性不是简单的求多求全,还要求对图片进行巧妙排列,使孤立的图与图之间具有一定的情节,从而有效表达主题;这一系列图片中,还应有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烘托气氛、深化主题的一幅图片。

《黄河在咆哮——抗战中的陕西》中关于抗战前陕西国统区的情况“国民政府决定实行西部开发并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设立西京筹备委员会,抓紧西安的建设”,我馆保存的相关照片和档案非常多,最后我们选择了“潼关雄姿”“1936年的西安钟楼和街道”“1936年,在西京筹备委员会任职时,连震东与婴儿时的连战在西安的合影”等照片及部分档案。

通过讲解我们将这一系列图片联系起来。“潼关雄姿”:潼关北倚黄河,南靠秦岭,是入陕的咽喉要地,是陕西的东大门,自古陕西人就是由潼关渡河到山西的,1938年日军侵入山西,逼进潼关后,陕西成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和华中、中原抗日军民的后方基地,保卫陕西,抗击日军,支援前线,就成为陕西国共两党和广大民众的重要任务。陕西人民在潼关以及黄河沿线组织了河防战争,后面展览中讲到的陕军子弟组成的第四集团军也是由潼关渡河进入山西中条山战场的。

相比“西京筹委会的档案资料”,普通民众更容易被“1936年的西安钟楼和街道”吸引,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介绍,西京筹委会为西安的城市建设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比如大量的开辟修建城内道路,如今,西安市新城区内许多的道路就是那时规划修筑的。一些道路路名也颇具时代特点,诸如抗战、建国、自强等。前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父亲连震东曾在西京筹备委员会任职,当讲解员指着照片中连震东怀中的婴儿说“他怀中抱的就是幼时的连战,连战1936年出生在西安,一直在这里生活到八岁”。将历史与现在结合,这样的照片也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目光。

三、典型性

有时候我们苦于找不到图片,有时候图片又太多,这就要挑选有典型性的代表。以长城为例,长城的图片多是绵延不绝的八达岭、气势威武的居庸关、山海关等,但对于陕西来说,更具意义的是,陕北的山峁沟梁上和沙漠黄土里横亘的长城“龙脊”。展览《黄河在咆哮——抗战中的陕西》中,我们根据馆藏的1941年1943年期间,国民政府民政厅在陕西29个县所做的《抗敌伤亡官兵褒恤状况调查表》的“阵亡在抗战前线的人员名单”,制作了一段“长城”,在城砖上刻下了牺牲将士的名字,寓意“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长城”。其背景展板我们特意选择了陕北榆林的土长城,照片上的“长城”连残垣断壁都算不上,只是零星的低矮土墩,照片虽然不美,但突破了大家对万里长城的认识,吸引和留住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作为背景板,它虽不是我们的展出内容,但成功起到了烘托气氛、升华主题的效果。

看过电影《血战台儿庄》的人,一定记得片中断墙上“生在陕西、死在山东”的标语和那曲催人泪下的陕北小调。抗战八年,陕西虽然不是主战场,但全国各个战场上都有陕西人的身影,影片中的台儿庄战役,关麟征、张自忠,孙连仲,庞炳勋,池峰城,黄樵松等陕军子弟浴血沙场、可歌可泣,是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电影虽然有艺术的加工,但“生在陕西、死在山东”的震撼人心是众多历史照片无法企及的,所以展览中我们选择了这张“生在陕西、死在山东”的影视照片来讲述陕军的战斗故事。

四、图片简介准确性

任何一张图片都不能脱离文字独立存在,图片简介的基本要求是要素齐全,准确反映图片信息。展览中以人物图片和事件图片为主,人物图片首选能传递更多信息的图片,能准确说明何人、何时、何地,其次才是信息量较少的大头照;事件图片的介绍可以包括背景、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过程如何、影响如何等更多信息。同样一张照片放在不同的章节背景下代表不同的含义,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照片也有不同的身份,这都需要仔细推敲文字。

陕西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延安精神的发祥地,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创造了扭转乾坤的红色传奇,光大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铸造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是陕西人民的光荣。所以《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展览中为了突出陕西对长征的贡献,选了一张旬阳县红军乡的照片,虽然照片是现在拍的彩色照片,文字上我们强调了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乡镇。并讲述了背后的故事:1935年,红七十四师转战途中,特务队14名战士同400多名敌人浴血奋战,指导员高中宽和尚班长壮烈牺牲。为纪念两位红军烈士,当地群众暗地里修坟、立碑、建庙、塑像,并在家里堂屋供奉红军烈士牌位。

为了帮助参观者对图片有一个更明确、更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图片说明还要突出细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长征展览中有一张开国将军李中权兄妹四人的合影,当时一家人刚刚走完长征路,相聚在延安拍下这张照片。我们为照片取名“一家人的长征”,并详细介绍一家九口人(父、母、兄、弟、妹)投奔红军的故事:父亲李惠荣牺牲在长征前的战斗中,已经53岁的母亲王理诗裹着小脚,带着弟弟妹妹走上长征之路,过四江(嘉陵江、涪江、渠江和岷江)、翻雪山,二哥和小妹先后牺牲,母亲带着悲痛坚持长征一年零三个月,一步步走过了近两万里,最后长眠于西康草地。临终前不忘嘱咐子女“跟着红军走!”这位英勇的母亲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她那种始终不渝地坚信党、坚信红军的信念,日后一直激励着儿女们为革命事业去奋斗。只是一张幸存的四人合影,通过文字的感染力,让我们不禁想到逝去的那五位亲人的面庞,这一家人本可以过平凡的日子,却选择了长征,选择了跟着红军、跟着党走,选择了一条艰苦卓绝的路,很多观者为之感动,除了心中的哀伤,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感受到信念的力量,让我们对长征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依赖现代科技,展厅可以设计得美轮美奂,可以做成声光电的立体体验,但内容总归大于形式,档案馆办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只有我们严谨到每张图、每个字,才能给每个参观者知识普及、生命体验与情感共鸣,让档案说话、把历史经验和智慧告诉后人。

(作者单位:陕西省档案局)

猜你喜欢

陕北长征陕西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党建地图·陕北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