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辞动人,精神永恒

2017-07-06赵功海

关键词:记念渔父刘和珍

赵功海

【学法津梁】

本专题学习重点是探讨“生存与毁灭”“顺境与逆境”两组矛盾。所选三篇文章,前两篇是文言文,组成“生存选择”板块;第三篇为现代文,组成“真的猛士”板块。两个板块互为补充,层层深入。前一板块两篇文本,一短一长,一轻一重。《渔父》文短,且故事性强,难度不大,在老师的点拨下,可以自主学习。《报任安书》文章虽然长,但课本一方面只节选反映司马迁忍辱不死、发愤著书部分,另一方面采用了原文与译文并排的排版,这极大地降低了难度,也方便了学习。后一板块一篇文本即《记念刘和珍君》,该文是鲁迅先生的名篇,也是学习的难篇,诸如“说”与“不说”、“庸人”与“猛士”、“幸福着”与“哀痛者”等都是同学们生疑之处。

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着眼于培养探究意识。第一板块内容对立统一,构成问题情境。第二板块作者“说”与“不说”的矛盾表达、刘和珍片段描写等,借此可以探讨“真的猛士”和“庸人”等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对生死选择的认识。

一、整体感知,问题探讨

《渔父》是一曲理想主义的悲歌。文章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的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楚国人,学识渊博,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重要官职,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才识深得楚怀王信任,意气风发。他大刀阔斧地对内实行政治改革,对外积极合纵抗秦。自然,改革严重触犯了旧贵族集团的利益,而仅依凭怀王支持勉强推行,拥者甚少。故怀王一死,顷襄王即位,釜底抽薪,屈原立刻失去有力根基,遭谗被放逐也就不难理解了。然而,面对重大挫折,屈原并未放弃理想,盼望着能东山再起。只是时不我待,秦军很快攻破郢都,屈原理想破灭,报国无门,遂投汨罗江而死。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54岁时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司马迁在此信中委婉解说实在无法做到任安所希望的“推贤进士”,倾诉了内心郁积已久的一腔悲愤,坦陈了受刑后自己“隐忍苟活”的深层动因,即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他勇敢地选择了在缧绁之下、谤议之中痛苦挣扎,忍辱负重,坚忍不拔,顽强著述,终于实现他的夙愿。

《报任安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面对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表明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只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故而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但生活中“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内心充满了痛苦。

《记念刘和珍君》写于1926年。“三一八”惨案的惨象和反动文人的流言,令鲁迅“出离愤怒”,写下这篇悲愤警世之作。

怀着满腔的悲愤,惨案当晚鲁迅就写下了《无花的蔷薇之二》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严正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結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继而又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文章总体思路如下:先是交代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文中作者提出“真的猛士”和“庸人”这两组概念,赞扬刘和珍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真的猛士”的永恒精神,否定“庸人”式的人生态度;从“伟大”与“平庸”这个角度透视生死选择的精神价值,以死来追问生之意义,表现对生命的珍视,对虐杀生命的恶势力的愤慨。

本专题文本生疑,问题可以丰富多彩,下面试作例举。

《渔父》: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回答】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本文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形象,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为何塑造这一形象?

【回答】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具有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探究“渔父”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内涵问题。

【回答】渔父: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其意象要素,即“渔”“父”“水”和“舟”;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

《报任安书》:

(1)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回答】①人活得要有意义。“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②《史记》没有完成,“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身处逆境但有所作为的古代圣贤作为榜样,自己也要顽强奋斗。

(2)《报任安书》一文中反映的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或生死观是什么?

【回答】人生价值观:人生不能平平庸庸地生活一辈子,要有所成就,哪怕是身体受到残害,尊严受到侮辱也要做出一番可以后传的事迹来。(原文:“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明司马迁不是那种贪生怕死的人,他知道自己不能死,还有一项重大的事没完成,即《史记》未完成,所以他还不想死。司马迁的感情是复杂的,悲痛、沉郁、慷慨激烈的交织。要想很好地理解他,就要品味他受辱后隐忍苟活的原因。endprint

当然,《渔父》和《报任安书》两篇文章,还可以整合探讨,如: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

【回答】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不愿随波逐流,在政治理想破灭后,在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出于公正,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亡降临之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腽色”。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记念刘和珍君》:

(1)文章的标题往往是课文内容的浓缩,直接或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本文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君?课文写了刘和珍哪些事件?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回答】①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与众不同,追求真理;②在女师大风潮中,“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③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④平时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可见,刘和珍生前是这样一位青年: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

(2)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只有将刘和珍“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过程展示出来,才能震动心灵,引起强烈的悲愤之情。阅读第五部分,明确刘和珍遇难的经过怎样?这样的经过说明什么?

【回答】刘和珍欣然前往,中弹,没有便死。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弹,立仆。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被击,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胸部及头部被猛击两棍,于是死掉。说明中国女子在弹雨中能够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说明了反动派的野蛮、卑劣,不致刘和珍等于死地不罢休的凶残无耻。

二、言辞抓手,品话味意

以文本言辞为抓手,透过言辞的表面,品语味意,即可探究到问题的真谛。

《渔父》:

(1)塑造屈原形象,除了写他的语言外,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回答】“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为、外貌)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作用)

(2)塑造屈原形象的同时,还运用什么描写塑造了渔父形象?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回答】“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铺其糟而歃其醨?”(语言描写)“莞尔而笑,鼓卡世而去”“不复与言”(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形象及其特点: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高蹈遁世的隐者。不温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形象作用: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报任安书》:

(1)苏辙称司马迁“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请你简要评述下面文段的语言形式之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思垂空文以自见。”

【回答】引用典故,铺排手法,句式参差,长句与短句结合,整句与散句搭配,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摇曳之美。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文气的表达,读之欲悲欲叹,令人扼腕切齿,激荡不已。整句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散句有“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整句音韵和谐,有节奏感,散句自然流畅,二者结合形成了跌宕回旋之美。

(2)找出第四段中作者对“死节”的看法和受刑后“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回答】看法:“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分析:作者认为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才能完成《史记》的创作。

《记念刘和珍君》:

(1)品味下面这段话:“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回答】①“尤”,更加。說明烈士的死虽让作者悲哀,但流言家的无耻更让作者悲哀,从而奋起反击。②“出离愤怒”,是愤怒到了极点,超出了愤怒,而志作勇士。③“深味”,深深体味。④“浓黑”,将抽象的“非人间”的“悲凉”形象化,让人感到悲凉到了极点。⑤“它们”指“非人间”,“这”指“显示哀痛”,以这“显示哀痛”作为生者给死者的祭品。⑥“奉献”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

这段话表达了三层含义:第一,作者在愤怒到了极点,超脱出愤怒之后,更深刻体会到了“非人间”的悲惨和凄凉;第二,作者不能以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只能以写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悲哀”当作祭品祭奠烈士,表达崇敬和歉意;第三,在表达对“非人间”的轻蔑的同时,提出严正的警告。endprint

(2)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何态度?你怎样理解?

【回答】态度: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品味:“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以“煤的形成”做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式。

三、心胸激荡,情怀悲愤

本专题两个板块的三篇文章,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情感充沛。“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一句句读来,莫不令人感其愤、动其情。

《渔父》: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其中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回答】“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比喻浅近、形象,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安能”起头的两个反问句则表明了自己“宁赴湘流”,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的决绝。

《报任安书》: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你能否从中把握司马迁的形象?

【回答】情感:①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如:“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②表现了作者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如:“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③表现出作者豪迈激荡的情感。如:“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④表达了作者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情感。如:“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形象:我们看到了司马迁那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形象,看到了他的艰辛与坚毅,看到了他那坚定的“重于泰山”的人生信念和坦荡的胸怀。

《记念刘和珍君》:

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回答】“沉默”,即“默无声息”,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無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endprint

猜你喜欢

记念渔父刘和珍
《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微笑”的作用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记念”可写做“纪念”吗
于质疑处涵泳,在思考中提升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 真实的她却是一名武术高手
生活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