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变迁视角下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的思考
2017-07-06梁珍
梁珍
摘 要:生产方式的变迁促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价值链分工则反映了全球生产关系。无论是以国家调节为指导,以规模标准化生产的福特主义,还是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按生产要素合作生产的后福特主义,事实上都形成了全球利益分配的不均衡。
关键词:生产方式 分工 全球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c)-175-02
1 分工与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获取方式,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生产领域发生的结合方式。更深入来说,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生产方式,它是社会生产的具体形式,另一种是社会生产方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对生产方式的一个总体概括。由于劳动技能方式的差异,人类劳动也逐渐开始变得多样化和专业化,表现为专人专业从事某种劳动。随着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的种类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劳动者要从事固定的专业劳动,并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经验来适应提升的生产力,进而在总体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作为高效的生产方式,已经常见于各个企业,其内部多少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分工,而整个社会也早已把分工的各种形式渗透其中。
生产方式的改变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在16世纪西方世界,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工场手工业得以出现,并且在此行业中,工人和雇主的关系也出现了变化。原来在行会中,帮工和师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承接的师徒关系,有着严格的制度约束他们,而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只剩下单纯的金钱往来。到了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使得大工业出现,随之也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一定程度的生产力,产生了大工业这样的生产方式,而一定的生产方式也在渐渐改变着社会关系。
2 生产方式与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作为全球价值链的根源,首先由20世纪后期的国际商业研究者提出并发展。而“价值链”的概念首先由哈佛商学院的Porter提出。他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活动,包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二是支持性活动,包含原材料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和财务等活动。之后,Kogut也曾说过,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无法通过其比较优势来占据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因为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如果价值链上的环节由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单独生产,那么整个生产效率便会发生质的变化,出现大幅度的提升,进而产生更多利润,与此同时,国与国之间在生产上的合作往来也会更加密切。随着对价值链的深化探讨研究,学界的重点逐渐放在了价值链治理模式和产业空间转移关系上。Arndt和Kierzkowski认为生产过程已然不断分散,但是要想一个价值链完整并且完美契合各国的分工进度,必须有一个网络将他们联系起来,这个过程既可以在一個企业内部完成,也可以由许多企业分工完成。“产权”是否明晰是决定生产分工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产权无法分离,跨国公司的内部安排或者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这个网络组织的首选形式;在产权可以明确分离的背景下,委托加工、外包等便成为可能被选择的方式。
2.1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国际要素的合作
传统意义上的分工,是利用各自生产部门的优势技术技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提高效率。但要想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生产过程就不应局限于某一企业内部,甚至一个国家。若是可以利用各国资源或是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进行全球化生产,无疑是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这时互相利用国际要素进行合作生产,便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表现之一。
2.2 跨国公司起主导作用
生产的专业化、国际劳动分工的深化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进一步解放,而跨国公司作为生产效率提高的表现也应运而生。分工的细化把价值链切割为更多环节,而这些环节被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承包完成,这些环节的分配正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而随着国与国之间经济往来愈加密切,在贸易中各国也在寻求对本国经济的保护,跨国公司也在进行调整改变,由一个母公司扩散出多个子公司,分散在全球各地。其灵活的经营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各地区的优势资源,使得全球价值链分工这种生产方式更加成熟,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区域市场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2.3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上述讲到全球价值链分工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各国的优势资源被跨国公司有效组织并进行生产。那么跨国公司母或子公司的所在国,以及因提供不同资源的各国所获取的利润也有所不同。全球价值链的利润主要分布在链条两端,一是起点端的产品研发设计,二是终端的品牌和营销,而中间作为生产和加工过程,所获取的利润少之又少,因此,以获取利润量多少来看,它形成了一条“U”型曲线,也被称为“微笑曲线”。显然两端由发达国家控制,而中间环节多为发展中国家。此外,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也大多设立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承接的加工制造环节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较低层次,没有能力附加更多利润在其生产过程中。这种情况只会造成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财富资源更加集中,而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利益,甚至是以资源被变相掠夺作为代价。
显然,全球价值链分工作为效率很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就全球中处于不同角色的国家来说,却是各有利弊,对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也有着不同看法。
3 全球价值链分工演化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在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加强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张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调节学派认为同时期内,资本主义市场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以福特主义为特征的。
福特主义的特点是在生产的同一过程中进行大规模生产,其高度机械化生产可以生产大量标准化产品。与此同时也期待市场有着足够的购买力来消化产品。这种生产方式通过集中力量,将经济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刚性组织方式,其目的是刺激有效需求。而在这种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逻辑是给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能力,与此同时提高工人工资,增加消费能力,使他们的购买力可以消化因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模式下而产出的商品。企业因此获得利润后,进行技术投资和基础设备改良,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产能力。当然,这种良性循环不会自然形成,它依赖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进行相应干预来维持有效需求。
然而70年代石油危机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于凯恩斯主义的美好幻想。“滞胀”使得一切矛头都指向了曾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凯恩斯主义,而指导生产方式的福特主义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当生产能力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许多产品和技术都已进入成熟期,很难再有突破性增长。这种情况下,国际间资本主义国家竞争激烈加剧,企业又无法快速有效地改变竞争策略,使得生产效率下降。生产过剩,效率下降,物价极高,失业率上升,国内已不具备消化过剩产品的能力,而在试图开拓国际市场时,也因许多发展中国家身背大量外债和其较低的国民收入而不具备购买力,以失败告终。与上述情况相同,都可以用乘数-加速数原理来解释,不过此时是一种经济衰退的情况,企业缺乏新市场,产品过剩,利润减少,可以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降低,长期以往造成失业率上升,此时购买力的下降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一步导致企业生产意愿降低,对于技术和设备的投资不足,产生恶性循环。以福特主义为指导的生产方式经过长期积累而产生的危机,可以表明它的发展潜力近乎耗尽。
此时,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和以后福特主义指导的生产方式登上了舞台。新自由主义经济相关政策在此不多赘述。而后福特主义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的产物,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的加剧,大型跨国公司的运营难以为继,为了应对竞争,其逐渐缩小或分解为数个小公司,数量少、针对性强成为生产的新特点。(2)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代替了原来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采取相对自由化的管制措施,对企业和工会的约束减小,使市场自主发挥其调節功能,从而重新焕发活力。
从国际分工来看,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为福特主义的生产是以发达国家内部生产和消费为主,然而,由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使得国内部分厂商将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创造更多利润的部分外移,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发达国家企业开始把那些相对 落后环节向第三世界的欠发达国家转移,这就造成了外围地区的工业化。而外围地区的工业化,基本上是通过使用欠发达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这是一种断裂的、联系不紧密的生产方式,并且生产结果又主要在供应发达国家的市场,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生产方式区别分明,并且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然而随着福特主义的瓦解,旧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竞争环境,再加上新型工业化的兴起,后福特主义阶段的更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在此阶段,在生产方面的世界格局变为美国、欧洲、日本及其各自邻近地区三足鼎立。这三大板块之间的互相竞争,也各自形成了内部的次级世界分工。由于跨国合作往来密切,资本流动更加高效快速,新的国际分工呈现出新的特点,生产的各环节分散在不同地方,各国或各企业利用其比较优势,以不同的方式生产相类似的产品。全球化也就可以看作全球的区域化,而在各大区域内分工与和合作仍在不断深化,各小区域又有各自的生产特色,这种合作与竞争交错进行,生产方式改变的同时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帮助资本主义国家顺利度过了“滞涨”危机,重新回到正确轨道,而到了90年代,调节学派的研究重点也从后福特主义转移到了全球化的研究中,全球价值链分工这种生产方式作为两者的过度,也逐渐成熟。
然而全球价值链分工虽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却也存在着明显的国别差异和行业差异,从而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失衡。而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就是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不平衡(茅锐等,2013),而全球价值链分工正体现了商品和服务的全球生产和跨境流动,直观来看两者是紧密相关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所带来的利润并不平等、平均存在于每个环节中,利润集中于两端,使得提供不同资源的国家之间贫富加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存在着不平等交换。
4 结语
生产力发展与生产方式变迁的相互作用,使得经济社会不断进步,而分工作为一种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分散于各行业,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这种生产方式本身也在不断进行变化演进,直至今天出现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拉近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运用各国最优势资源,使得国际生产成为现实。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贫富差距扩大,不平等交换产生。在面对这些新的问题时,我们如何保留原先生产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优势益处,并顺利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邱如美,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 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3,22(03).
[3]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 2004,22(05).
[4] 吴建新,刘德学.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07,23(08).
[5] 张剑,袁洪飞,吴解生.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地位的提升[J].企业经济,2007,28(06).
[6] 刘志彪.经济国际化的模式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08).
[7] 万军,刘秀莲.世界产业结构发展及调整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3).
[8] 魏澄荣.发展中国家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路径选择[J].亚太经济,2004,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