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中生物绿色课堂的策略

2017-07-06柏栋阴�お�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绿色课堂绿色教育高中生物

柏栋阴�お�

[摘要]绿色课堂是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强调以生为本、追求生态和谐教育的课堂。构建绿色课堂是高中生物教师追求的目标。高中生物教师从多维度备课、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构建高中生物绿色课堂,可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绿色课堂;绿色教育;构建;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7007502

绿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自然、和谐、人文及全面发展。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既能让学生短期内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又能为学生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空间的绿色课堂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探讨构建高中生物绿色课堂的策略。

一、多维度备课——绿色课堂的基礎

1.备教学目标

在备课时,教师应注意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描述要明确、具体、可操作,便于学生落实;要多应用行为动词把“了解、懂得、理解”等具体化,如把“了解氨基酸并懂得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表述成“说明氨基酸的种类及结构特点,阐明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任何忽视它的教学都是不全面的。

在此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应让

学生

通过课堂学习,能积累知识、提升能力,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的品质。如在《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一课的小结中,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树立了学生环境保护及呵护地球母亲的信念,真正实现了三维目标。

2.备教学内容

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和整合,再从网络等其他资源中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补充,使教学更切合学生实际,从而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益。如苏教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新授课中,我备课时把处于下一章节的“鉴定细胞中DNA和RNA的存在和分布”实验移到此节。这样,学生利用显微镜亲眼看到了绿色的细胞核、红色的细胞质,既练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又得出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的结论。我还从网络上下载核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等资料用于此课教学。这样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核酸功能的感性认识。

3.备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绿色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真实的学情。导学案是一个很好的抓手。通过导学案反馈的信息,可确定哪些知识点要重点讲,哪些可以一带而过,哪些可以不讲。教师应认真分析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在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的同时,保证优等生能够“吃好”,后进生能够“吃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不同的发展。

4.备自己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应经常用DV或手机把自己的课拍摄下来,课后观看认真反思:本节课的亮点在哪?条理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精炼?板书是否美观?情绪是否饱满?对课堂生成处理得是否恰当?也可在下课时向学生发放简单的调查问卷,让他们写出本节课最满意的环节、最不满意的地方,以及期待老师如何改进等。这样坚持反思,不断弥补不足,必能逐渐提升教学水平,进而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绿色课堂。

除了以上备课内容外,教师还应注重备教材、备课程标准、备教学环境等。通过多维度备课,为构建绿色课堂打下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绿色课堂的关键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由教师带领学生整齐划一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无异于让全班学生用一个节奏呼吸,势必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绿色课堂是“日心说”,教师的教围绕着学生的学转,是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尊重个体差异、自由呼吸的课堂。如何变传统课堂为绿色课堂呢?我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变结果教学为过程教学。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很多教师觉得只要学生考得好就行,至于知识是怎么来的并不重要。于是乎,他们就让学生死记硬背。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形成智慧比贮备记忆要重要得多,而变结果教学为过程教学则是变贮备记忆为形成智慧的必由之路。如在《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中,我没有直接讲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级等知识,而是展示了一张大家非常熟悉的学校荷花池的照片,然后设置几个问题:①荷花池里有哪些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属于什么成分?②荷花池里非生物的成分有哪些?③你能写出哪几条食物链?待学生解答这几个问题后,我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本相关内容,然后继续抛出三个问题:①什么是营养级?②生产者属于第几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属于第几营养级?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含有几个营养级?你能写出该条食物链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仅是稍作点拨,全权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效果不错。

2.变讲授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

一些教师担心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不采取探究式教学。我们不妨每节课选择一两个知识点,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探究。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偏离方向或无法进行时再适当给予点拨。待师生习惯了这种教学形式后,再逐渐加大探究量。比如,《光合作用》这节课内容既多又难,如果设计几个知识点给学生探究的话,的确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对此,我选择了“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这一知识点,通过提供史料,让学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反应物与生成物、H和O的去路、如何配平等。

3.变“生尊师”教学模式为师生学习共同体。

绿色教育要求师生构成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权威,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宽松、平等、尊重、赏识的氛围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变严肃的“我问你答”为平等的对话交流。教师要在重点和难点处故意“留白”,留足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可能地发挥潜能、展现自我,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改进教学评价——绿色课堂的助推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评价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次日的课上,我提供了“青蒿素主要导致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的材料,并设置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如何判断疟原虫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②疟原虫摄食方式可能是哪种?③疟原虫出现氨基酸饥饿,会带来什么后果?④科学家推测了青蒿素可能的作用机理,你有何见解?请跟大家分享。这些问题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可知,绿色教育是适应社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实践、反思,创新课堂教学,努力打造张扬个性、提升能力、陶冶情操的绿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2).

[3]纪磊,毛新焕.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5(7):28-31.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绿色课堂绿色教育高中生物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绿色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绿色课堂的构建
“绿色教育”指导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创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