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主要野菜资源调查及原生境受威胁情况分析
2017-07-06杜家会郭银萍朱顺莲彭延英冉光鑫李家锐李松克
杜家会,郭银萍,黄 蔚,朱顺莲,邹 芬,彭延英,冉光鑫,李家锐,李松克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野生蔬菜,即野菜,常指自然生长在野外,没有经过人工管理,其根、叶、茎、花或果实等器官作为蔬菜食用的野生植物,其中有的非常名贵,如香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绿色环保健康意识的增强,生活回归自然演变为一种潮流。自然生长的野菜因无污染、风味独特,在市场上很少见以及普遍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云南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具备海拔高差明显,地形地貌多样特点,形成多种气候类型和农业生态类型[1]。全州气候宜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终年温暖湿润,州府所在地兴义市素有“小春城”之称。南北盘江及一些低热河谷地带终年气温较高、无霜雪,有贵州省的“天然温室”之称,适宜一些经济作物、多种粮食作物和特色林木的生长。黔西南州具有独特的立体型气候,呈垂直性分布,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黔西南州以布依族、苗族为主,并和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色模式。由于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对生长于野外的野生资源利用情况也颇为不同,虽然在当地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用方法,但缺乏资源的保护意识,因此,急需对这些野生蔬菜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了解原生境情况,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1 调查方法与地点
1.1 调查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4月,通过进村走访,入户体验,野外采挖,动手操作等环节,调查资源生长情况,感受当地农户对资源的使用方法,品味各种野菜的味道。
1.2 调查地点
兴仁县大山乡野场村(彝族聚居),嘎纳村(汉族居多),上务村;玉龙试验区雨樟镇交乐村,雨樟村,土桥村;兴义市七舍杜鹃花风景区,敬南镇街上,马岭河风景区;贞丰北盘江镇董箐村。
2 调查结果
2.1 常见几种野菜植物学特征
通过调查发现,在上述地区普遍存在的几种食用野菜,归结起来主要有:
清明菜,本地人称面蒿,多年生草本,常生于山顶、山坡、草地、灌丛及荒地中。根状茎细长,稍木质;匍枝纤细,有较小的叶及顶生的莲座状叶丛。茎基部直立,高20~30 cm,丛生,细小,常弯曲,一般不分枝或有少数花序枝,具草质。叶片和茎秆有灰白色蛛丝状长柔毛,下部叶片密集,上部叶片极疏,幼嫩叶及嫩尖可食用。
灰灰菜,别名野灰菜,又名藜,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于地边、田间、房前屋后、路旁等。常食用幼苗和嫩茎叶,口感柔嫩,味道鲜美,营养成分丰富。植株高30~150 cm,茎直立、粗壮,分支较多,具条棱及绿色或紫红色条纹,枝条斜生或开展。叶片菱状卵形至宽披针形,长3~6 cm,宽2.5~5.0 cm,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老叶正面通常无粉,嫩叶的上面有紫红色粉,反面具少量粉,叶片边缘为不整齐锯齿,叶柄与叶片长度几乎一致,或为叶片长度的1/2。
蒿菜,本地称为麻蒿,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一般高30~100 cm,无毛或稍被蛛丝状毛。单叶互生,无柄,茎生叶或具1~2枚假托叶,与茼蒿非常相似,稍硬质化。
野生芹菜,本地称芹菜,生于沟壑、旱地、路边、荒山、丛林中,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抗病性强,耐寒耐旱耐贫瘠,茎叶均可食用,具有特殊清香味。多年生草本,高达80 cm。茎一般直立,基部匍匐,有些茎节生根。叶柄长达10 cm,叶片三角形,小裂片卵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5 cm,宽1~2 cm,一些种类有不整齐锯齿。
鱼腥草,当地称折耳根或侧耳根,具有腥味,草质,高30~60 cm。茎上部生于空气中,下部生于土中,节上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常为紫红色。叶薄纸质,卵形或阔卵形,长4~10 cm,宽2.5~6.0 cm,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除叶脉有时被毛外余处无毛,背面常呈紫红色,白色少见。
苋菜,当地称小米菜或籼米菜,一年生草本,种类繁多,一般高80~150 cm。茎较粗,绿色至红色都有,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分枝较多,幼时有毛或无毛。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4~10 cm,宽2~7 cm,顶端圆钝或尖凹,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无毛,叶柄长2~6 cm。
刺老鸦,小乔木,常见于荒山、丛林中,高1.5~3.5 m。全身生长刺,2~3枚奇数羽状复叶,常集生于枝端;叶柄、叶轴及小叶轴均有刺,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基部圆形、宽楔形或微心形,先端渐尖,疏锯齿缘。
蕨菜,当地称蕨台,龙爪菜,植株高达1 m。根茎长而横走,茎上有锈黄色柔毛,茎白色或褐色,表面光滑。叶生于顶部,叶柄长20~80 cm,上面具浅纵沟;叶片宽三角形或长圆状三角形,长30~60 cm,渐尖头,三回羽状,对生或近对生,斜展。
野油菜,其茎颜色深绿,犹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花朵为黄色。夏秋时节在田间、地里常见,当地人采摘后制作为酸菜,是当地的一种特色野生食用蔬菜。
野葱,当地称野胡葱,为葱科植物,常群生于油菜、玉米地里,为中国的特有植物。茎圆柱状至狭卵状圆柱形,较细,一般不足1 cm;鳞茎外皮红褐色至褐色,薄革质,常条裂。叶圆柱状、中空,比花短,粗1.5~4.0 mm。开白花、黄花、紫花3种,本地常见白花;结的果实像小葱头一样大,其中黄葱花味道最好,是极佳的素食调味品。
香椿,当地称椿芽或椿尖,是香椿树的嫩叶尖,落叶乔木。树干有胶汁,早春生嫩芽,呈黄绿色。椿芽被称为“树上蔬菜”,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远高于其他蔬菜,被称为名贵佳肴。
2.2 野菜物种多样性和相似性
通过走访、座谈、电话交流、实地采集等形式,发现各村的野菜资源非常丰富,这里只是选取了绝大多数人都食用的几种常见的野菜,并且这些野菜在调查点的名称几乎一致。而一些不常见的,各地称呼不一样的野菜主要有扭子菜、铃铛菜、养鸡菜等(表1)。
调查中发现,以上常见野菜都能在调查地发现,只是不同的民族食用方法不同而已。越是偏远的地方,传统吃法越盛行,比如离镇上较远的上务村,交通不便的董箐村。此外,随着信息的流通,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带回其他做法与吃法,丰富了野生蔬菜的食用方式。
不同民族食用的野菜资源不大一致,在制做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民族特色。如布依族常用鱼腥草拌着吃,而一些汉族则喜欢炒肉吃,有的喜欢煮水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人对野菜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利用野生蔬菜的方法,比如用刺老鸦的根煮水消炎止痛,配合其他中草药治疗结石症等。
表1 常见野菜资源的分布、生境及食用方式
3 原生境情况及主要威胁因素
3.1 荒废的田地
野菜大都生于田边、地边、荒坡荒地上,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户弃农从商,或者外出务工,很多土地闲置下来,刚开始一两年内,野生蔬菜长得也算茂盛,但随着时间延长,野生蔬菜慢慢凋零,最后灭迹。例如,鱼腥草,虽说生于荒地荒坡,但其生长地也是需要经常翻动松土,才能促进其生长。那些许久没有耕作的土地上长满多年生杂草,抑制了鱼腥草的生长。
3.2 政府和企业活动
企业的经济活动和政府公共性活动给野菜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特色的野菜资源,然而政府的征地,企业的扩建,迫使人们搬出了原来的居住地,他们来到新的环境后,由于居住地有限,原有的野菜资源不能随之带来,这就造成了资源的丢失。例如兴仁县布依族特色植物小粽粑叶,随着搬迁的进行,逐渐灭绝消失,更重要的是丢失了民族特色饮食,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3.3 化学药品的使用
在低投入、高产出的驱动下,农业化学药品的使用已达到不可抑制的状态。相比10年前的耕作模式,现在的农产品中都有化学药品的身影,那种利用作物相互促进生长的耕种模式一去不复返,有研究者曾对一些地区的青蒿、白术、金银花、半夏、党参、菊花、白芷、鱼腥草等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2]。此外,喷洒的农药主要是针对一些非需求作物或者动物,这样就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野生蔬菜的减少。例如在菜地里喷除草剂,导致了植物的单一性生长。
3.4 污水的随意排放
生活污水、企业污水的排放导致野生蔬菜的减少。很多年前生长于房前屋后的野生蔬菜,由于受到生活废水的污染,已经很少见了,就算有存活,已然不能食用。例如以前马岭河上游,沿河一带有很多的野生食用蔬菜,然而近几年的污水任意排放,使其变得奇臭无比,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出的野菜已经失去了食用价值。
3.5 无计划地过度采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观念的转变,绿色有机食品逐渐深入人心,野菜更是深受欢迎[3-5]。基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加之具有独特的味道,野菜成为一些人们的宠儿,其价值也随之上升。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只顾眼前经济效益,不考虑野菜的再生循环,将有限资源一次性采摘,导致很多野菜品种的枯竭。目前,野菜的获取方式主要为上山采撷,野外掘取,一旦发现,全部采摘,偶有个别农户有零星的驯化栽培,也只是为了自己的一时方便。同时由于对栽培技术缺乏了解,一般是任其自生自灭,更没有规模化种植的意识。
4 讨论
本次调查地点是沿国道302线上的一些乡镇、村庄,几乎是绕黔西南州域内走了一圈。最偏远地区为贞丰、董箐,这里有最原始的生物群落,有的人家房屋还处于四面透风的状态,村民大多居住于半山上,当地以甘蔗为主要经济作物,对野菜虽知道,但不常食用,有村民说只喜欢自己种植的蔬菜,这与城市人回归自然的生活形成了较大反差。
野菜作为绿色健康食品,是一种农业生物资源,具有保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农耕文化传承[6]、控制有害生物[7]或病虫草害的发生与流行、预防地质环境灾害等功能。然而,社会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程度越高[8]。对全州拥有野生农业生物资源的代表性乡镇、村委会和不同民族地区利用野生资源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地区对于这些野生蔬菜的采摘、食用尚处于非常粗放的状态,有时连根拔起,从不计后果,这种食用方式破坏了原有生物的再生特性,导致野生蔬菜资源的急剧减少,有些甚至已经灭绝。
社会经济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交通不便的地方,其物种丰富程度优于经济发达地方,其野菜资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优于城市周边地区。那么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将有更多的野生资源遭到破坏,故寻求一条保护野生蔬菜资源的道路迫在眉睫。
[1]朱明,阮仁超,聂莉.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展望[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163-166.
[2]杨昌煦,凶济华.重庆维管植物检索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80.
[3]张忠华.德宏州森林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增刊1):182-184.
[4]杨毅,傅运生,王万贤.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朱立新.中国野菜开发与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6.
[6]戴陆园,刘旭,黄兴奇.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39.
[7]高东,何霞红,朱书生.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有害生物[J].生态学报,2011,31(24):7617-7624.
[8]黄昭奋,黎瑞波,麦全法,等.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