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中国水运报》为例

2017-07-06文/罗

中国记者 2017年6期
关键词:水运

□ 文/罗 鹏

行业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中国水运报》为例

□ 文/罗 鹏

报业端的供给侧改革,事关报纸的生存发展。转企改制后,怎样“活下去”?如何“走新路”?方向决定出路,方法提供保障。

供给侧改革 媒体融合 市场 中国水运报

罗 鹏

中国水运报社作为中央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单位,2015年转企后,首先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传统报业发行量、广告量持续下滑,面对市场怎样“活下去”?二是在新媒体强势冲击下,如何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在经历一段“瘟疫式”的恐慌后,报社迅速反思,并积极主动进行调结构、转方式,在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努力探寻转型发展之路。

一、报业端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专业性强,短板难补。报纸专业性较强,读者人群相对固定,这个特性既保护了行业报的独特性同时也限制了行业报的社会受众面;报社规模小,家底不厚,防抗风险能力弱;而发行量不大、传播速度慢的短板,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显得“老态龙钟”。

手段单一,经营困难。水运报的重要资源在水运行业,行业发展形势好,报社日子就好过;行业环境不景气,报社经营就难以全面展开。一直以来,报社依托报纸开展经营,手段、方式、载体比较单一。这种强依附性随着水运企业经营形势不利,广告经费一再压缩,大大限制了经营的空间。

另外,政策断奶,发行难继;转型发展,观念难统;发展受限,人才难留。这些问题和矛盾,已经成为报社转型升级的“拦路虎”,不破解这些藩篱,报社转企成果难以体现,转型发展只能成为奢谈。因此,必须从报业端的基础改革开始,灵活运用“加减乘除”各式运算,抽丝剥茧,逆境前行,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二、水运报供给侧改革的实践

转型升级做“加法”。一是打造新平台。对中国水运报社“两网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进行改版定位,其不再是报纸新闻的“复制品”,而是水运新闻的“集散地”、水运信息“服务商”,独立面向水运市场开展多元化经营,在报业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产业寻找经营突破口;将广告部与单位剥离,在水运发达的省市设立文化传媒公司,开展产品、文化、会展、培训,延伸报社业务范围;二是明确新定位。明确报纸报深、新媒体报快的功能定位。网络打快枪,报纸出细活。新媒体借助报纸优势,根据新媒体传播特质进行生产,以海量信息传播为主;报纸面向全国水运各单位和相关行业,以权威信息、热点追踪、深度报道、政策解析为主。三是做强独家新闻。专注水运行业,做优做活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讲好水运事,做足水文章,围绕国家战略、部委部署每年抓好2-3个大主题、大活动的策划,接通“天线”和“地线”。比如,“长江经济带探营——沿江市长访谈”“走进西江看崛起”“江海行——走进××”大型采访活动,打响新闻品牌;四是增值服务行业。坚持服务至上,开展了点对点、面对面的增量增值服务:专题专项宣传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清单、月季年水运经济形势分析为企业交流沟通提供信息数据、“船民直通车”搭建了船员与管理机关沟通平台。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船民等弱势群体讨薪累计近2亿元,彰显了公平正义,报纸在船民中拥有了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提质增效做“乘法”。一是融媒发展,发挥“中央厨房”集散效应。通过采编一体化、报网大联动,由“互联网+”转向“互联网融”,推动报网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深度融合。在诸如全国两会、航海日等重要会议活动报道中,实现了一条新闻,同一时间、不同组合,向报纸、网络、客户端和中央厨房发稿,以网络快讯的形式,第一时间播发消息;系列图片紧随其后,深度、系统、专业的报道次第呈现报端,有现场、有分析、有背景,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张力;二是延长“手臂”,借力打力发挥倍增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水运”,延长新闻报道和精准服务的“手臂”,围绕主题设置议题,借势而上、借题发挥、深度挖掘、全媒体传播,让新闻及服务的影响倍增。比如,全方位、全景式地挖掘报道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峰论坛、大型活动等,扩大活动影响,展现自身知名度,达到双赢效果。在报社举办的网民投票“中国十大最美港口”活动中,得到了部委、地方政府、水运单位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报社评选“中国最美××”的叠加效应凸显。三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市场的蝴蝶效应。依托中国水运网和中国水运行业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优势,积极开拓水运市场,围绕行业关注的热点焦点开展舆情监测业务,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送,逐步得到了行业单位的认同和广泛欢迎。

瘦身降本做“减法”。主要是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一是缩减驻外机构。将驻外记者站进行精简,将发挥作用小、运作困难的记者站进行裁剪,由常驻制变为联系制,降低管理成本,收缩战线,合理调配人员;二是合并部门,管理部门由4个精简为2个,业务部门如采访、发行、公告等部门合并,将编辑部、新媒体中心合二为一,成立“中央编辑部”,提高生产效率,利于统一调配;三是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流程。通过一系列部门、人员的精简和归并,实现管理扁平化,减少了管理人员,大量人员向新闻采编、市场经营等一线部门倾斜,给予激励政策激发人员市场经营活力。

管理清障做“除法”。一是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一套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公平性;二是分篮装菜明思路。发展思路上提出“小报社大报纸”“行业主流媒体水运权威报道”的理念;发展目标上提出了“从行业影响到影响行业”;发展途径上提出了“三变三不变”原则;发展导向上提出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市场导向,这些理念为改革提供了方向保障;三是破除身份壁垒。打破干部身份终身制,在报社内部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末尾淘汰,以“版面等级制”“稿件星级制”“经营绩效制”“管理考核制”绩效考核标准,实行岗变薪变,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四是消除管理篱笆。破除部门壁垒,实现采编联动;破除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破解稿源重复,实现全程通关;破解审核壁垒,实现全程监控。通过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在开放共享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三、推进行业报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坚定不移抓改革。唯改革者进。对于行业报社来说,只有破产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行业在,报社就能够生存发展。报业端的供给侧改革,不是左手转到右手的转场调整,而是内涵、气质、身份的转型升级,就是要通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管理结构,加强对市场经营的引导,在体制机制上采取扶持鼓励政策,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创新创效扫清障碍。事实上,通过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为报社腾飞提供了做大做强的体制保障;通过供给侧改革,从机制进行了彻底的市场化革新,体制机制“双核驱动”让报社迸发了市场活力。对于行业报社来说,改革迟改不如早改,长痛不如短痛,改得越早,就越能适应新形势,把握主动权。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允许探索,允许失败,错了再来,但改一定是主题和方向。

扬长避短抓融合。媒体融合是制胜之道。报纸的新闻性、权威性及公信力是数十年累计的宝贵财富,是传播主流思想、引导舆论的中坚力量,是在转型发展不可丢弃的“传家宝”;新媒体信息量大、传播快、阅读范围广的特性表明了新闻宣传由“宣”向“宣”“传”并重的转变。新媒和纸媒其实是硬币的两面,需要相爱相生、共享共存。纸媒要向新媒体学习适应快节奏的传播方式,学习现代传媒的运作理念,在思想、观念、管理、机制上与新媒体的运作方式进行调整、融合,新媒体要借助纸媒的品牌优势、行业优势、资源优势,提高公信力、影响力,将两者集中在“中央厨房”,既做即时新闻的开胃点心,又做深度报道的主菜,通过“融媒体”烹饪出色香味俱全、满足各类“食客”需要的饕餮大餐,才是媒体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全力以赴抓创新。唯创新者强。现在,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已成为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行业报的创新,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方面,扬先弃后、推陈出新。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大宣传新格局。以“把行业引向社会,让社会了解交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行“行业新闻社会化,社会新闻行业化”,跳出行业宣传行业,逐步由行业宣传迈向宣传行业。二是报道内容创新,善于设置议题。高明的议题设置是时机、技巧、方法的最佳运用,要善于抓热点焦点,让该热的议题热起来,该冷的话题冷下去,该说的话说到位,既善于提出概念,也要善于挖掘事实,让人想看、爱看,积极主动引导舆论走向。三是拓展传播新形式。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立足自身特色,精准定位受众,把一个好主题的思想、观念、内容通过生动形式、多样手段表达出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四是由等市场、找市场转向做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服务大众”转向“精准服务”,通过以点对点、面对面的贴心优质服务满足各类客户需求,逐步建立一个行业内叫得响、信得过、离不开的信息资讯平台,不断开拓报社更大发展空间。

激发活力抓机制。活化机制是保障。首先,要积极巩固扩大转企改制成果,按照走市场的原则,逐步建立一套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责权利一致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次,活化薪酬和用人机制。切实打破薪酬和用人障碍,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岗变薪变的优胜劣汰机制,建立“首席制”“嘉奖制”的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创新的激情。第三,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培训机制。打破传统“能写会道”的传统新闻人才培养框框,顺应时代要求,建立自我培养和送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机制,着力打造一批有朝气、有活力、适应全媒体运行需要的采编、运营推广队伍和专业数据处理、舆情分析人才,建立一支高层次、高素质、年轻化、梯队化的现代传媒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增强后劲。

(作者是《中国水运报》总编辑)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水运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水运行业推广LNG应用现状及建议
2020年珠江水运高层协调会议掠影
中国水运:前所未有,来日尤可期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数读”2018年珠江水运发展
水运仪象台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