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茧”而出
——记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

2017-07-06张金凤

中国记者 2017年6期
关键词:追悼会导语金山

□ 文/张金凤

·优秀新华人·

脱“茧”而出
——记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

□ 文/张金凤

编者按 2016年11月7日是新华社成立85周年纪念日。《中国记者》从2016年第11期起开设专栏,陆续推介一些在党的新闻工作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新华社名编辑、名记者。本期推介的是郭玲春同志。

郭玲春,1940年出生,新华社著名“会议记者”,先后任编辑、记者、主编等职,1992年4月,52岁的郭玲春调到新华社香港分社任记者,1997年香港回归后,回到北京,2000年退休。她采写的《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摘取了1982年中国第四届好新闻一等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沈从文告别亲友读者》《水晶球的折光——电影〈芙蓉镇〉获奖及其他》《向著名记者子冈告别》《一代名医张孝骞》等会议新闻接连在全国获奖,或获得社会各界认可与赞扬。

也许大家还记得,一篇“破格”的讣闻《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摘取了1982年中国第四届好新闻一等奖的桂冠。这篇使读者潸然泪下、也令新闻界同仁拍案赞叹的会议新闻的报道者,便是有“会议记者”之称的郭玲春,之后她又以《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等会议新闻接二连三在全国获奖。她的作品被新闻界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当事人或家属的认可:《沈从文告别亲友读者》让文化部部长王蒙感动;《水晶球的折光——电影〈芙蓉镇〉获奖及其他》让导演谢晋感慨;《向著名记者子冈告别》得到子冈子女的认同,《一代名医张孝骞》被钱学森推荐……

一、“半路出家”做记者

郭玲春是福建闽侯人,1940年出生于上海,7岁时跟着大姐到其任教的上海唐山路小学(后改为提篮桥区中心小学)读书,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初中,郭玲春进入“钱业中学”(现在的“新中中学”)学习,但由于功课不好,加上毕业那年国家教育精兵简政,她没有考上高中,之后“自学”的一年是“值得留恋的日子”,这一年她几乎每天都去上海图书馆,并在那里迷上了读剧本,而爱看书的习惯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一年后,郭玲春考入“洋泾中学”,仍旧是数理化差,作文好,郭玲春说:“我从小的作文,就有细节,还有联想,好像比我后来写的新闻稿件可读性还强些”。1959年,郭玲春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在大学期间接受了郭绍虞、周谷城、朱东润、章培恒、赵景琛等名家名师的教导,她说:“我不能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也没有消化老师的每一个提示,但是其中的精髓或许是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我的血液中,成为我的一笔财富。”在大学期间,郭玲春还加入了由中国话剧先驱洪深开创的复旦话剧团,虽然她是跑龙套的,但也随着剧团几乎观摩了当时上海所有的大型剧目,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毕业时完成了《夏衍剧作初探》的论文。5年的大学,让她结识了一帮好友,学会了独立思考。

郭玲春1964年大学毕业后到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研究室工作,但工作两年并没有搞一天研究,也没有写一个剧本,而是蹲在山西搞“四清”,两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她随着文化部的大批下放干部,一起来到天津静海团泊洼五七干校,当了小卖部里的一名售货员。1971年11月5日,郭玲春跟着专业归口的丈夫一同调入新华社,“半路出家”当上了记者,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阶段。

在新华社,郭玲春先后任编辑、记者、主编等职,并被评为高级记者,1992年4月,52岁的郭玲春调到新华社香港分社任记者,1997年香港回归后,回到北京,2000年她是在满60岁的那天便退下来了,有人曾告诉她,快要调整工资了,不妨再拖些日子,她却不以为然,“该退时就要退下来,把位置留给年轻人不是更好?”,退休后,她成为了一个且行且思,漫游世界的旅行者。

□ 左图为20世纪80年代初,郭玲春与巴金在巴金家中的客厅合影。

□ 右图为1991年春天,郭玲春(右)在杭州灵隐寺“中国作协创作之家”的院子里采访巴金。

二、“出了格”的“会议新闻”

由于郭玲春数次以会议新闻获全国好新闻奖,同行们都戏称她为“会议记者”,而她自己也声称,做会议记者是她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她也被那“精致得如同圣诞卡的请柬或草草印就的一纸通知”挟进各式大小会场之中。

郭玲春的会议报道范围很广,有展览会、颁奖会、座谈会、纪念会、新闻发布会、追悼会、庆功会……报道的会议也有大有小,小到几个人参加的小型讨论会,大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大大小小的会议报道中,郭玲春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孜孜不倦、探索创新的精神,在写作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创造了审美感极强的“郭体”会议报道形式。

她注重会议报道的导语,导语是一条新闻抓住读者的关键,导语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中,我们会被那由“特写”到“全景”的摄影式导语所吸引、感染:由鲜花、翠柏推出金山的一生既生动又感人;“耸立在人民心中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碑上,又刻下了一个名字郁达夫”是《纪念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遇难四十周年》的导语,用形象的比喻将读者带入正文中。在郭玲春写的作品中,还有设问式导语,如《全国舞台美术展览在北京开幕》的导语;对比式导语,如《简化手续 以文会友》的导语;也有评论式、描写式导语等。郭玲春对报道的结构也精心安排。一篇报道,尤其是被人们视为最乏味的会议报道,要想抓住读者,光有导语的精彩有时也不够,同样需要结构上的巧妙安排。

郭玲春的消息总是力求突破,不被模式所束缚,她把文学的写作方式揉进会议报道中,使会议报道更加灵活。《琼岛呼唤作家艺术家》虽然只是一个新闻发布会的报道,却融入了散文的气息,文章明快清新,同时也衬托出新闻本身的真实与淳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的消息中,作者则当起了导游,她一一向读者介绍馆中的布局、藏书等情况,行文中比喻等手法的应用,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让读者阅后回味无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的新闻也摆脱了以往的固定框架,有一股新意在里面。

郭玲春的会议新闻报道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有文学味道,富于感情,她新颖的写法给新闻写作带来了一股春风。郭玲春很多时候把“我”写进新闻里,常常在新闻里“不加掩饰地表露自己的倾向”,[1]“我”从会场内到会场外,发表见解与评论,“我”的登堂入室增加了新闻的文学味道。她的《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嵌入了散文的特征,打破了以前追悼会的刻板风格,使人耳目一新,也成为众多新闻报道模仿的对象。

郭玲春会议报道的成功与她细致的观察、深入的采访是分不开的,她每次参加会议,表面上轻轻松松,实则全身警戒,眼观六路,更得耳听八方。在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沈从文时,她说:“沈老带着湖南的乡音在发言,他当时讲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他两只厚实的手在搓弄,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那件旧毛衣袖口有点破了,一根毛线从袖口拖下来,更衬托这位老作家朴实的性格。”可见她的观察入微;她注重采访,在谈到写《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时,她说接到任务后她就“跑到了金山同志所在的戏剧学院,翻阅了几百份悼念他的唁电”,“又看了许多介绍金山同志的文章,还问过一位访问过金山的记者”,她还采访了从大庆赶来送别的工人,可见她采访的深入。

新闻是易碎品,一篇新闻如果没有深刻的思想,那么它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生命力强的作品,只有其中有深刻的内涵,才能达到常看常新的效果。郭玲春的报道中沉淀着她的思考,而不是单纯的就会议本身而报道会议,这是她报道的一个突出个性,也是使她的报道展现活力的一面。郭玲春曾经说过:对你我都一视同仁的会,需要运用记者的敏锐,调用记者对所采访领域现状的了解和思考,从冗长的介绍中截取一面,从泛泛的报告中抽出精髓。的确,从郭玲春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发现她对人生、对社会的沉重思考。她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有自己的思考:她在《一九九八年的中国银幕》一文中,开篇就指出,虽然这一年的电影产量比较大,但“还缺乏带动中国电影奋起的‘领衔作品’”,并且在分析完状况后,向人们发出了呼吁:请注意艺术的品格;在报道扫墓的新闻时,她发出了“有今日尽孝,莫如昨日尽心”的感叹;在《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沈从文告别亲友读者》等报道里,她把带泪的思考留给了读者。郭玲春也将自己的思考、怀念之情注入到诗人萧三、画家刘继卣、记者彭子冈等人的一篇篇生动的悼文中,注入到文化、艺术等领域……

郭玲春虽被称为“会议记者”,但她也写了许多的通讯、特写、评点、随笔等文章,而且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写得有声有色。她的早期作品《一颗燃烧的心——访作家巴金》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做了十来年编辑的她,在回家探望父母时采访了巴金,写了这篇脍炙人口的通讯报道。文章开始从一幅巴金的肖像写起,接着介绍了他的作品和生活状况,然后才是面对面的采访,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巴金那颗“燃烧的心”。《〈阿诗玛〉回来了》一文开篇“山里的牡丹又开了。勤劳美丽的姑娘阿诗玛回来了。”用诗一般的语言吸引读者,文章将人们思想的变化融入到新闻中,使读者在其夹叙夹议的作品里感受社会的前进,人民思想的解放。《第六十四个配角》《一代名医张孝骞》等人物通讯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人物的品质和精神。读者从中了解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呆板的描述。她的通讯、特写层次清晰,评论、随笔亦是如此,在《听会有感》一文中,她以“我”的口气向读者讲述了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个人来体现整体。

郭玲春的成功更在于她不仅打破了原有的会议新闻固有的模式,而且她也一次次地突破了自我。郭玲春自己曾有一个比喻:我们就像蚕吐丝,作茧自缚,而我们现在要走的第一步是挣脱它,就是解放自己。她自己正是在前进的路上一次次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一次次超越自我,使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保持一个记者的自尊”

范长江曾经说过:“有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记者,新闻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缺点,就不能算做新闻记者。”[2]郭玲春说:“当记者各有难处,唯有尊重自己,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只有保持记者的尊严,才能有记者的发言权!” 郭玲春正是有着高尚人格、保持记者尊严的记者。她淡泊名利,当领导、同仁肯定她的成绩时,她也有一种欢喜在心间,可她思忖更多的是一些批评意见,从而更加提高自己;在许多人都想出书立传的年代,当有人想把她的作品结集出版时,她却迟迟不敢交稿,怕的是玷辱了书的神圣,这更是她谦虚的表现;当有人送钱上门时,她却怎么也不肯收,弄得别人很尴尬,但她说:“尴尬总比被别人小看好”, 甚至在她缺钱的时候怕钱“咬”了手……

郭玲春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又让人敬重的记者,她用手中的笔奉献了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创造了一种新的会议新闻写作方式,创造了一种更加和谐美妙的写作境界,让我们的新闻事业增加了生机与活力,也使读者有了更美的享受,但她却说:“我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但作为新闻界的普通一兵,我收获了前辈的呵护、读者的鼓励。我知足!”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中郭玲春的话是根据采访录音整理,经郭玲春审定)

【注释】

[1]郭玲春.郭玲春新闻作品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27.

[2]范长江.范长江新闻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795.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追悼会导语金山
导语
阳光
冰岛举行首场冰川追悼会
本期专栏导语
聚餐
导语
抢险当金山
翠挂金山
李立三三次追悼会之谜
昨晚没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