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黔东南日报》“访‘两山’话脱贫”看地市党报如何“新闻扶贫”

2017-07-06李田清陈正莲

中国记者 2017年6期
关键词:黔东南日报党报

□ 文/李田清 陈正莲

从《黔东南日报》“访‘两山’话脱贫”看地市党报如何“新闻扶贫”

□ 文/李田清 陈正莲

《黔东南日报》2016年策划推出“访‘两山’话脱贫”栏目,栏目组记者在大山深处呕心沥血、近乎冒险的采访,换来了72篇鲜活、生动、接地气的现场短新闻,讲述了72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脱贫故事。作者介绍了这次新闻扶贫的有益尝试。

脱贫 报道策划 新闻扶贫 走转改

“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月亮山、雷公山地区(简称“两山”)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两山”地区覆盖丹寨、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8个县60个乡镇945个行政村95万人,目前贫困乡镇53个,贫困村649个,贫困人口34.9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占全州贫困人口28.4%。为打赢“两山”脱贫攻坚战营造强大舆论氛围,《黔东南日报》2016年策划推出“访‘两山’话脱贫”栏目,固定在一版倒头条位置刊发。

栏目于2016年8月1日正式启动采访,8月8日刊发开篇稿件,12月29日刊发结尾篇,前后历时5个月,分别由3名骨干记者承担采访和写作任务。记者深入“两山”的8个县40个乡镇110个极贫村寨脱贫攻坚一线采访,与苗、侗等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悲同喜,如实记录下“两山”群众的真实生活,前后行程达5000余公里。记者在大山深处呕心沥血、近乎冒险的采访,换来的是72篇鲜活、生动、接地气的现场短新闻,讲述了72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脱贫故事。

一、“访‘两山’话脱贫”体现了新时代的媒体价值

(一)提供范例、增强信心,围绕中心工作体现责任意识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黔东南是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两山”是黔东南州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黔东南日报》启动“访‘两山’话脱贫”之行,带着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带着“两山”地区群众脱贫的期待,紧紧围绕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策划、组织实施好脱贫攻坚主题宣传,解读好党的政策措施,深入挖掘一线典型,以鲜活事例反映黔东南最贫困地区群众在脱贫攻坚路上自强自立、生生不息的感人精神,见证了“两山”地区群众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与穷山穷水穷根作斗争的过程,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现实范例和战胜贫困的信心。该系列报道在省内外引起的轰动效应也是广泛而空前的,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二)提供信息、反映问题,让新闻与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贴得更近

黔东南是一个民族自治州,也是全省乃至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黔东南日报》启动“访‘两山’话脱贫”之行,听从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令,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积极探索地方党报“新闻扶贫”的新模式。这种特殊的扶贫方式,既为各级各部门更好地关心“两山”、了解“两山”、支持“两山”提供大量的一线信息,又通过反映“两山”热点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如村级公路建设、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农民就医难、贫困家庭子女上不起学等等,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督促解决。

(三)发掘鲜为人知、走到鲜有人至,在“面对面”中体现媒体人的精神追求

《黔东南日报》启动“访‘两山’话脱贫”之行,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栏目组3名记者跋山涉水,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危险,只身走进“两山”腹地采访,“两山”8个县53个贫困乡镇649个贫困村,他们跑了40个乡镇110个村,而且很多是鲜为人知、鲜有人至的极贫村寨。穿行在山里田间,吃住在村民家里,与村民唠农事家事脱贫事,所经之处令基层百姓欢欣鼓舞。不少村民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面对面、心贴心采访的记者。他们将自己的心里话都掏出来,说给这些“不容易的记者”。

二、“访‘两山’话脱贫”彰显传统媒体优势和自信

《黔东南日报》开办“访‘两山’话脱贫”栏目后,读者争相传阅每期报纸,阅读量明显增长,传统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得以凸显。实践证明,“访‘两山’话脱贫”栏目的推出,为互联网环境下重拾传统媒体优势和自信探索了经验。

(一)让报道“动”起来、“活”起来才能提高党报舆论引导力

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能力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至关重要。现在,受众需求越来越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新闻传播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传统媒体更应改变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千报一面的空洞说教。

“访‘两山’话脱贫”栏目每天推出记者在“两山”脱贫攻坚一线报道,把一条一条“活鱼”端上版面,用笔触把群众的呼声、愿望、要求反映在报端上。这些来自最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拉近了新闻与读者的距离,提升了舆论引导能力。一方面,通过对“两山”脱贫攻坚现场的再现,详细地展现事件与人物的生动细节,让报道“动”起来、“活”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和高度,又有鲜活度和温度;另一方面,报道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一个家庭、一件小事,反映“两山”地区脱贫攻坚的重大新闻事件,起到“一滴水见太阳”效应,从小中折射新闻事件的本质,小中摸到脱贫攻坚脉搏,小中达到引人入胜的佳境,让主旋律唱得更为响亮。

(二)提高“联结度”、寻求共振共鸣,拉近党报与读者距离

一张报纸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它与读者的“联结度”上。这种“联结”不但体现在记者编辑与读者的接触互动,更体现在报纸内容与读者的立场、价值观、情感等方面产生的共鸣。

“访‘两山’话脱贫”栏目顺应信息化时代传受交流的新特点,倡导平民视角、平等交流、平实文风,很多报道就像亲朋之间的聊天,报道新闻像叙述身边的故事,报道典型像介绍自己的朋友,亲切自然,润物无声,克服了一些传统媒体居高临下的习惯做派,这是“访‘两山’话脱贫”栏目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媒体只有放下身段、沉下视角,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才能真正提高传统媒体传播实效。

(三)用清新、轻快、生活化的语言,反映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心路历程

走基层,心中才会有人民;去现场,镜头才会有感动;在路上,版面才会有力量。“访‘两山’话脱贫”栏目所发稿件大多为千字左右的现场短新闻,篇幅短小,文笔朴实,现场感强,比如《“瑶浴”灯笼高高挂》《玫瑰之“约”》《杨阿妮的“蝴蝶梦”》《王德志走了“莲花运”》《“脱贫誓言碑”上的156个签名》《水上党支部》,这些作品选材严格、结构严谨、白描笔法传神,用真实、新鲜、感人的故事,用清新、轻快、生活化的语言,反映“两山”地区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心路历程,给党报注入生机和活力。由于记者深入“两山”脱贫攻坚一线,感情充沛,文风朴实,写出的东西便有血有肉,带有露珠和芬芳的泥土气息。实践证明,只要记者不断增强采访作风,不断改进报道文风,来自基层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报端。

(作者李田清是黔东南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陈正莲是黔东南日报社通联部编辑)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黔东南日报党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遇见黔东南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黔东南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灵感日报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