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研究现状及反思

2017-07-05李燕李敏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言语婴幼儿听力

李燕 李敏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研究现状及反思

李燕 李敏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99—2017年国内关于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的早期干预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对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的研究文献在小幅度增加,总量少,起伏大,主要集中在某些具体层面;总体上处于研究初级阶段且未体系化,研究人员主要是基层工作者,未形成核心研究团体,研究水平低,还存在忽视干预费用,干预模式缺乏整合等问题。这为今后我国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文献计量分析

早期干预是指对那些在身心发展某个或某些方面与普通儿童比较有明显障碍和困难的学龄前儿童所进行的养护,主要包括医疗、残联和教育三大干预系统。我国医疗保健系统的早期干预,多从医疗、卫生、保健、康复角度做预防、发现、诊断、治疗、咨询、康复、训练;残联主要通过康复训练模式进行;教育则侧重于教育支持。[1]在2011年首届中国国际听力康复大会提到,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听力障碍者约2780万,其中0—6岁儿童200万,且每年新增聋儿近3万名[2],而这些听力障碍者又大多都伴有言语障碍。面对基数如此大的言语障碍群体,早期干预变得尤为重要,且这也是未来听力障碍学生回归普校的必经之路。近10年多来,关于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干预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却有增长趋势,本研究通过对搜集的近十年来的23篇文献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及成效,问题及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信息平台,促进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发展的早期干预研究的进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文献取样。本文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为搜索平台,以“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的早期干预”为关键词进行了精确检索,筛选收录了全部相关文献、论文共23篇,时间为1999至2017年跨度18年。

(二)分析单元。本文将搜集文献分解为四个大的分析单元。第一部分是文献数量。第二部分是第一作品署名单位地域分析。第三部分是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的研究结果及主要内容。第四部分是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研究的热点及发展。

(三)统计方法。采用频数和百分数进行统计,制成表格进行分析得出相关信息和结论。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发表文献数量总体分析。

表1 1999—2017年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的早期干预文献总体分析

检索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录1999年至2017年主题为“听力障碍婴幼儿早期干预”的发表文献67篇(以2017年1月检索结果为准);与之相对应的同一时段内,“听力障碍儿童婴幼儿言语发早期干预”的发表文献23篇;其中“听力障碍儿童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中重点是关于言语”的文献9篇(表1)。表1显示,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听力障碍儿童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中重点是关于言语研究的文献总体数量在小幅度增加,但数量少,起伏大,占听力障碍婴幼儿早期干预总数比重小;在1999—2010年所发表的文献数量持续上升,近3年数量迅速减少;其中,听力障碍儿童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中重点是关于言语的研究数量很少,占总数比重十分小,且呈下降趋势。说明在同时期、同阶段,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发展早期干预、听力障碍儿童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中重点是关于言语发展的研究和听力障碍婴幼儿早期干预研究相比还处于很薄弱阶段。

(二)第一作者所属地域及工作单位性质分析。根据对文献中第一作者所属地域及工作单位性质分析,以反映我国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利用对出现的第一作者所在不同省份统计文献数量 (每篇文献计1次),得出文献中第一作者所属地域分布包括15个省市23篇。北京3篇;辽宁2篇;天津2篇;广东1篇;广西2篇;江苏1篇;浙江2篇;上海2篇;四川1篇;福建2篇;重庆1篇;河北1篇;湖北1篇;山东1篇;山西1篇。数据显示我国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研究第一作者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研究文献为16篇,约占文献总量的69.56%;中部地区有3篇,约占文献总量的13.04%,西部地区为4篇,约占文献总量的17.39%。

(三)研究内容及结果。把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文献研究按学科分类、论文类型、期刊分类三个维度分:(1)学科分类。医药、卫生领域16篇,文化、科学领域6篇,哲学、宗教领域1篇。(2)论文类型。期刊论文文献17篇,会议论文文献4篇,学位论文2篇。(3)期刊分类。核心期刊4篇,一般期刊13篇。在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文献研究23篇中有12篇是关于听力筛查的,如“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现状”[3];有涉及言语干预训练的有8篇,如“0~3岁儿童言语发展异常的早期发现与干预”[4];实践研究有16篇,理论研究有4篇。从这些可以看出关于实践与理论的文献研究比例差距大,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基层实践研究;研究处于尝试阶段,个案经验层面,权威的研究成果少且研究者还主要停留在早发现阶段,注重听力筛查,对于言语干预训练研究极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听障人群权利的全面保障,国家政策、法律的要求研究者开始关注听力障碍婴幼儿的言语早期干预,促使通过在言语关键期干预以达到聋而不哑状态。所以,听力筛查及言语发展是早期干预中的热点,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的研究也将会成为未来研究中的亮点和潮流。

(四)研究热点及分析。

1.我国大陆地区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的早期干预方式、方法。早期干预包含了从非歧视评估到提供适当的服务、支持的过程,从1999至2014年的研究文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筛查、诊断阶段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对于听力筛查的方式、方法从传统的注意婚姻、生育、伦理观念、遗传基因筛选到家庭成员的观察、态度逐步发展到医疗、保健机构的仪器、技术精确筛查,如BOA、OAE、ABR防止筛查确诊和延迟诊断。BOA(行为观察法)是最早的传统的检测听力的方法。马建荣、张巍的“新生儿听力筛选的适宜方法”中详细介绍了BOA测试新生儿对声刺激“有”或“无”反应[5]。由于新生儿自身的特点,行为测试只能大致评估被测婴儿的听力状况,不能对听力损伤程度做出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OAE(耳声发射)是由内耳耳蜗外毛细胞产生的主动发声进行筛查。先天性耳聋大多数是由于耳蜗外毛细胞异常引起的,当听力损失大于30分贝时,OAE消失,所以OAE可以用来进行新生儿听力筛选。AB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声刺激引起听神经和脑干各级神经核的电反应。研究者认为对于新生儿和其他难以测试的儿童听敏度损伤,ABR常常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测试技术。BOA、AOE和ABR不能作为诊断方法,而应视为一种筛查方法。

在关于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的早期干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在2013年研究文献中出现了政府职能对听力障碍婴幼儿语言早期干预的影响。政府通过颁布涉及筛查干预的方式方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对听力障碍早期干预的筛查予以保障[6]。2014年发表的“浅谈新生儿听力筛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中提出应具有听力筛查理念,体现出了听力筛查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也在注重探索影响听力筛查的因素,2013年发表的“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因素分析”[8]专门研究其影响因素,为的是让筛查更准确,干预更有效。听力筛查体系在不断完善,方式方法不断多样化、全面促进听力筛查的早期干预越来越有效,诊断的年龄年轻化。

2.我国大陆地区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的早期干预模式。梳理已有关于听力筛查及言语的早期干预的模式发现,目前主要有四种干预模式,具体如下:医学临床模式,16篇是属于医学研究文献,从筛查到干预都是绝对大多数依靠医学方面。用高精尖技术进行筛查、评估、治疗、训练如安装人工耳蜗、配戴助听器在适当的年龄时间可以使听障儿童有着质的改变。教育模式,“初探婴幼儿耳蜗植入者家园一体化”中提到一体化教育[9],就是在同一级机构或教育环境中对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一方面提供既适应特殊儿童需要的教育,另一方面则为特殊儿童提供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支持和帮助,再者就是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在2013年的“听力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干预研究进展”[10]研究中就提出家庭早期干预并制定计划,具有先进性。且近年来在早期干预中越来越强调、支持家庭成员的参与和干预。医教结合模式,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专业医疗手段进行筛查、矫正,同时家庭、机构、学校的教育与训练,在生活、学习中予以辅助能使听障儿童可以达到聋而不哑。个别干预模式,16篇是实践案例研究文献,其中有4篇是对个体进行跟踪记录。通过对单独个体设置IEP,对其进行个别化干预,使干预效果最大化,这样的干预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支持系统模式。从人员到机构,筛查到安置都有具体的要求与支持做法。孙喜斌通过解读“规范”法律,具体阐述了支持系统模式,指在达到未来听障儿童无障碍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三、启发与反思

(一)研究地域分布、领域分布不平衡。据上文分析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的早期干预研究都是集中在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近年来甚至没有发表研究文献,越往内地越逐渐减少,说明我国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发展早期干预文献研究地域分布不平衡且差异大。在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文献研究23篇中有12篇是关于听力筛查的,有涉及言语干预训练的有8篇,说明研究热点不平衡。16篇是属于医学研究文献,仅4篇属于其它领域研究文献,约占总数的17.39%,说明研究领域严重分布不平衡。

(二)基层工作者为研究主体,研究水平低且忽视早期干预的费用问题。从前文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我国众多的研究成果都是来自基层工作者,而这些成果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足的特点。这一特点致使我国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早期干预的研究水平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较多,首先是我国目前特殊教育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水平不高。其次,是我国关于这方面的人才缺乏,师资质量不高,对特殊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对这方面的教育不重视,不能满足其早期干预研究的需求。另外,我国关于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发展早期干预的职前和职后培训不到位,教师自身素质也是一个极大的因素。所以这些将导致我国科研能力不足,而我国关于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发展的早期干预科研成果主要来自基层工作者,这就将必然导致研究水平低下。

从筛查到干预的研究中只有在“新生儿听力筛选的适宜方法”[11]中和在我国农村聋儿早期干预中建议实施教育费用比较经济的“家庭式早期干预模式”[12]提到费用外,其他并未提到费用问题,而影响费用因素有很多,有经济、收入、就医情况、国家政策等。省略了费用问题,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影响我国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发展的早期干预研究方式方法、模式的推广,也会影响个案的参与从而也会影响研究。

(三)早期干预模式类型多,缺乏有效整合。依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听障儿童的培养目标表明,其最终目的是要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生活,为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医学模式的医疗专业性强,缺乏社会适应的生态环境。教育模式由于听力障碍婴幼儿的障碍缺陷和发育不完整有年龄限制,家庭成员在面对孩子的障碍状况时存在心理问题,专业知识缺乏。医教结合模式特点在于医疗与教育相结合有很高的有效性,但有教育阶段的局限性。个别干预模式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但服务对象范围小。支持系统模式则符合目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和教育培养目标。强调个体能力与环境之间的匹配,通过提供一切可以帮助他们的资源和策略使他们从社会和生活中获得需要的资源、信息和关系,提高其独立性、生产性、社区整合性、幸福感达到实现有质量的生活,是目前最新的的一种干预模式,但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综上,听力障碍婴幼儿言语发展的早期干预模式呈多样化趋势,但其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还未走向整合,实现各种模式的合力。

[1]张文京.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3.

[2]民政部等部门.首届中国国际听力康复大会在京开幕.http://xuewen.cnki.net/CJFD-ZYEB201105039.HTML.2011-09-17.

[3]刘宁,闫蓓.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现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2):2-16.

[4]周念丽,俞洁.0~3岁儿童言语发展异常状的早期发现与干预[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4):4-22.

[5]马建荣,张巍.新生儿听力筛选的适宜方法[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3):3-4.

[6]孙喜斌.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支持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志,2014(1):1-12.

[7]嘉雯.浅谈新生儿听力筛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家健康杂志,2014(2):2-8.

[8]王惠凤.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3):3-42.

[9]周敏.初探婴幼儿耳蜗植入者家园雄化[C]//全国新生儿、要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杭州:浙江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2009.

[10]孙喜斌.听力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7):7-19.

[11]杨明利,袁茵.农村聋儿早期干预现状分析及对策[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5):3-9.

[12]韦波,李健鸿.3岁以前聋儿的早期干预方法的个案研究[C]//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南宁:广西聋儿康复研究中心,2008.

[责任编辑 刘金荣]

CurrentSituationandReflectionofEarlyInterventionofSpeechDisorderin InfantswithHearingImpairment

Li Yan Li Min
(Le 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Si Chuan 614000)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n in early intervention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infants with hearing disorder from 1999 to 2017 in China through the us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research on the literature of early intervention of hearing impaired infants’speech in mainland China is increasing a little,with ups and downs,and it mainly concentrated in certain specific level.In general,it is not systematic in the initial stage.The researchers mainly come from grass-roots workers,which have not formed the core research group on the low level.There exists the problem of cost interventions,and lack of intervention models integration.In the future,early intervention for infants in China hearing impaired speech development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hearing-impaired;infants;speech;early intervention;bibliometric analysis

G762

A

2095-0438(2017)07-0040-04

2017-02-20

李燕(1988-),女,重庆人,乐山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特殊青少年言语语言治疗、特殊儿童数学教材教法。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地方高校特教专业介入农村特殊儿童的社会支持模式研究”(SQZL2015C06)。

猜你喜欢

言语婴幼儿听力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