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尔硫冠状动脉内注射单独及联合持续静脉微泵泵入对PCI效果的影响
2017-07-05李彦贾思侬徐春雷付立强张兰芳
李彦,贾思侬,徐春雷,付立强,张兰芳
(1河北大学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大学;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李彦1,贾思侬2,徐春雷1,付立强3,张兰芳3
(1河北大学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大学;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在6 h内,均接受经桡动脉PCI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B组年龄分别为(57.65±12.40)、(56.88±11.25)岁,男性分别为16、18例,BMI分别为(28.12±2.75)、(27.61±3.87)kg/m2,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3.01±0.82)、(2.87±0.56)mmol/L,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0.98±0.26)、(1.06±0.33)mmol/L,甘油三脂分别为(1.26±0.25)、(1.09±0.47)mmol/L,胆固醇分别为(4.66±0.35)、(4.38±0.71)mmol/L,吸烟分别为23、25例,高血压分别为11、12例,糖尿病分别为5、6例,有家族史分别为3、4例,病变部位位于右冠状动脉分别为11、10例,前降支分别为14、13例,回旋支分别为4、4例,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分别为(4.25±1.05)、(4.29±1.82)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最新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有恶性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合并心力衰竭、感染,近期有脑卒中等其他重大身心疾病[4],近半年内大手术或有胃肠道、泌尿道、生殖道出血;对应用的药物有过敏现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5]。所有入选患者完全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
1.3 疗效观察指标 在PCI前及PCI后24 h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肌酸磷化酶-同功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脑利钠肽(BNP)水平。在PCI前后通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对IRA进行血流分级(TIMI)[7,8]。在PCI前和PCI后6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来评估心功能。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CK-MB、cTnI、BNP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PCI前后血清CK-MB、cTnI、BNP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相比,*P<0.05;与A组术后24 h相比,▲P<0.05。
2.2 两组IRA血流分级比较 A、B组PCI前IRA血流达TIMI 3级分别为11、14例,PCI后分别为27、23例,两组PCI后与PCI前相比,A组与B组PCI后相比,P均<0.05。
2.3 两组LVEDD、LVEF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PCI前后LVEDD、LVEF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相比,△P<0.05;与A组术后6周相比,▲P<0.05。
2.4 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MACE,随访6个月发现A、B组发生MACE分别为3、2例,两组相比P>0.05。
3 讨论
应用PCI开通IRA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再灌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已发生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灌注后,将可能发生缺血区域不完全再灌注,甚至发生无复流。该现象是在1972年首次由Tambe等[9]报道。有报道指出,经PCI治疗后,患者如发生心肌组织无再灌注,则心肌梗死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分别高达31%和15%,该比例比未发生心肌组织无再灌注的患者高10倍[10]。PCI后出现无复流,常预示患者预后不良[11]。但是无复流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国内外观点不尽相同。目前认为可能机制有炎症反应、缺血损伤、氧化应激、微血管栓塞、机械性作用、白细胞聚集、心脏组织微血管痉挛、血小板凝血功能激活以及细胞内钙超载等[12]。
[1] Harrison RW, Aggarwal A, Ou FS, et al. Incidence and outcomes of no-reflow phenomeno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m J Cardiol, 2013,111(2):178-184.
[2] 陈宇,白保强,李耀征,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75-76.
[3] Butler MJ, Chan W, Taylor AJ, et al. Management of the no-reflow phenomenon[J]. Pharmacol Ther, 2011,132(1):72-85.
[4] 马成彬,袁国良.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择期行PCI术的CHD患者心肌保护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3530-3532.
[6] Weyrens FJ, Mooney J, Lesser J, et al. Intracoronary diltiazem for microvascular spasm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J]. Am J Cardiol, 1995,75(12):849-850.
[7] Gibson CM, Cannon CP, Murphy SA, et al. Relationship of 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 to mortality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thrombolytic drugs[J]. Circulation, 2000,101(2):125-130.
[8] 高玉龙,陶英,李志忠.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2):2599-2602.
[9] Tambe AA, Demany MA, Zimmerman HA, et al. Angina pectoris and slow flow velocity of dye in coronary arteries-A new angiographic finding[J]. Am Heart J, 1972,84(1):66-71.
[10] 陈垚志,全南虎,麻鹏磊,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相关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6(5):1427-1429.
[11] Babu GG, Walker JM, Yellon DM, et al.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jury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cardioprotection[J]. Eur Heart J, 2011,32(1):23-31.
[12] 解强,张鹏,黄冰生,等.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关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3):289-292.
[14] Takeo S, Tanonaka K, Iwai T, et al. Preservation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 during ischemia a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cardioprotection of diltiazem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 Biochem Pharmacol, 2004,67(3):565-574.
[15] Ross AL, O′Sullivan DM, Drescher MJ, et al. Comparison of weight-based dose vs. standard dose diltiazem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presenting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J Emerg Med, 2016,51(4):440-446.
·作者·编者·读者·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资料要求不同:直线相关分析要求两个变量都是正态分布;回归分析要求因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而自变量X是能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② 统计意义不同:直线相关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伴随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回归则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一般将“因”或较易测定、变异较小者定为自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或从属关系。③分析目不同:直线相关分析的目的是把两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及方向用一统计指标表示出来;回归分析的目的则是把自变量与应变量间的关系用函数公式定量表达出来,回归分析不仅可以揭示X对Y的影响大小,还可以由回归方程进行数量上的预测和控制。④变量的意义不同: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Y处在被解释的特殊地位;在直线相关分析中,X与Y处于平等的地位。在直线相关分析中,X与Y都是随机变量;在回归分析中,Y是随机变量,X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的,通常在回归模型中,总是假定X是非随机的。
联系:①变量间关系的方向一致。②假设检验等价对同一样本。③r与b值可相互换算。④用回归解释相关系数的平方r2称为决定系数,是回归平方和与总的离均差平方和之比,故回归平方和是引入相关变量后总平方和减少的部分,其大小取决于r2。回归平方和越接近总平方和,则r2越接近1,说明引入相关的效果越好,反之,则说明引入相关的效果不好或意义不大。
研究在专业上有一定联系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直线关系以及如何求得直线回归方程等问题,需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从研究的目的来说,若仅仅为了了解两变量之间呈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宜选用线性相关分析;若仅仅为了建立由自变量推算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宜选用直线回归分析。从资料所具备的条件来说,作相关分析时要求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作回归分析时要求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一般变量。当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时,常需同时给出相关与回归分析的结果。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20150062);保定市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5ZF046);河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15Q027)。
张兰芳(E-mail: doc_zlf@126.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7.22.015
R542.2
B
1002-266X(2017)22-0042-03
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