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
2017-07-05王琪
王琪
摘要:《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创作于1800年的一首钢琴协奏曲,是他协奏曲创作的里程碑之一,也是他真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曲的规模壮大、宏伟,它严峻而刚毅的步调,鲜明的对比和辉煌的陈述手法使作品极具戏剧性。该协奏曲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是一部继承传统写作手法的同时又具有突破性的作品,更是贝多芬其艺术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心得三个方面分析了这首作品。
关键词:钢琴;贝多芬;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156-02
一、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写于1800年,在法国大革命以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音乐的创作表现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音乐大多表现了人民思想活动的进步和与生活的斗争,特别是在器乐作品的创作中,应当表达比较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内心感受,要能体现社会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音乐内容,音乐形式也要相对复杂,这就是这首协奏曲的创作背景。这首协奏曲在维也纳于1803进行首演,并于1804年出版。也就是从这首钢琴协奏曲开始,贝多芬的创作中突出了以钢琴作为主奏乐器的作用,并贯穿全曲,带动了整个音乐交响的迅速发展。这首作品的规模空前壮大、大气恢宏,具有非常强烈的奏鸣性。管弦乐器的部分也已经逐渐显现了交响曲的韵味,与钢琴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贝多芬用C小调来表达悲怆、激奋和热情的基调,使这部协奏曲具有严峻、刚毅的步调。规模宏大,调性色彩鲜明,在对传统曲式的发展及钢琴与乐队的融合方面,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作品分析
(一)作品的整体风格。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共有三个乐章。其第一乐章为朝气勃勃的快板,采用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带有鲜亮的贝多芬式的英雄特点,副部主题却富于歌唱性,二者的结合给人以强大冲突性和戏剧性。第二乐章是复二部曲式的广板。在该部分乐章中,钢琴作为主奏乐器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它不单单展现了娓娓道来的朗诵式陈述,还拥有炫技的华彩,使第二个乐章在强烈的对比中展现出了华丽的色彩。第三乐章是回旋曲式的快板。在整个乐章中,基本主题开始发生变化。也正是这种乐器与乐器间的不断传递从而产生了这种奇妙的变化。之后在一段赋格之后,他用富有趣味的调性变换、极快速度的尾声,呈现出了整首协奏曲恢宏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想象力。
(二)作品曲式分析
1、 第一乐章:Allegro conbrio(有活力的快板),c小调,2/2拍,双呈示部奏鸣曲式结构
在第一乐章演奏曲中,贝多芬运用了传统协奏曲双呈示部的曲式特点,将第一呈示部交由乐队演奏,从而引出由钢琴作为主奏乐器的第二呈示部。在这个演奏乐章中,他在创作风格上的传承和创新上做到了完美融合。
第一呈示部。主部主题(1—16小节)是由四个收拢性的乐段组成。连接部(17—49小节)则由木管和弦乐采用非常柔美的对答式动机开始,紧接着,圆号、第一小提琴声部在其他弦乐急促的十六分音符的簇拥下,在E大调上奏出了英勇、刚毅的主部主题的变形。随后收尾在bE小调的属和弦,伴随单簧管的下行半音进入副部主题。副部主题(50—85小节)的旋律流畅,优美抒情,属于复乐段结构。最后,第一呈示部的结束部从主部主题英勇刚毅的背景下由低音大提琴、大管奏出,又分别使用第一小提琴和木管在F小调和C小调上做重复,最后强而有力地落在C小调主和弦上,之后由主部主题分割出来的乐句用弦乐和木管交替演奏。当主部主题又一次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时,声音由弱变强,木管和弦乐也相继轮奏这一刚毅的、命令式的主题,第一呈示部辉煌的终止在C小调的主音上。
第二呈示部。主部主题(111—130小节)与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相似,是四个乐句的收拢性乐段,结束在C小调主和弦上。连接部(131—164小节)由乐队演奏C小调补充短句开始,旋律柔美。钢琴则采用上行分解和弦,与乐队相呼应,形成对比,像一问一答的对话。钢琴在第160小节bE大调中引出了副部主题。副部(164— 186小节)与第一呈示部的副部主题一样是复乐段结构,终止于主调bE大调上。结束部(186—227小节)在乐队降E大调属和弦衬托下导入了展开部。展开部(227—309小节)由乐队的弦乐声部演奏E大调主和弦十六分音符开始,在308小节由钢琴急促的下行音阶导入再现部。再现部又包括主部(309—324小节)、连接部(324—340小节)和副部(34O—362小节)。结束部(363—403小节)最终在C小调的终止四六和弦上终结了整个第二呈示部。在结束了第二呈示部后进入第一乐章的“华彩段”,接著引出coda,从而结束第一乐章。
2、第二乐章:复二部曲式。第二乐章是一个广板(Largo)乐章,作曲家采用3/8拍,复二部曲式的创作手法。第一乐段(1—12小节)运用转调的写作手法,先由钢琴弹奏出用三个乐句组成的主题。运用明亮的E大调作为主调,第一部分为并列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旋律以缓慢的步调开始,但也不乏64分音符以及128分音符的急促片段,随后又以柔和甜美的旋律逐渐展开。第二部分的A段是一个具有对比性的中部,整个中部其独具特色的三连音传承了在第一乐章中鲜明的点,使该部分与第一乐章之间遥相呼应,使协奏曲中套曲式相关联的概念一气呵成。
3、第三乐章:回旋曲式。这是一个回旋曲乐章,带有一定的偕谑性质,整个乐章的风格独特,既富有清新活泼的气质,又有贝多芬独特的英雄主义气概。采用集中对称的回旋曲式,巧妙的主题再现性给人惊喜。主部主题在第一次出现时就回到了第一乐章中主调C小调的调式中,色彩并不突出明朗,然而在小快板的速度以及跳音的动机下,却使主部主题显得格外活泼与跳跃,诙谐的俏皮感油然而生。插部Ⅰ与主题联系非常的紧密,主要体现在一个主部主题的倒影材料出现在第98小节钢琴的高声部,110小节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对主题模进的材料。在插部Ⅱ中,这种联系体现得更为明朗清晰,首先就以主部主题的逆行倒影形式出现,随后调性却落到降A大调上。其中广板乐段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平静而光辉。
三、演奏心得
在弹奏这首作品之前,我仔细学习了鲁宾斯坦(于1944年与NBC交响乐团合作,由托斯卡尼尼指挥)、齐默尔曼(于1989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由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挥)和吉列尔斯(于1969年与苏黎士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由大卫·辛曼指挥)所演奏的版本,这对我学习这首作品有很大的幫助。这首乐曲对力量的把握和速度变化要求很高,首先在乐曲一开始,钢琴就要以较强的力度来呈现全曲的主题,而后突然转为轻柔,活泼的的音色。这种对比在全曲中很多地方运用,音色要做到很快速的转变。这样才能使乐曲达到其戏剧性。此外,还有一种对比是乐曲运用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的转换来呈现的,在演奏这些片段时,特别要注意节奏,很容易忽快忽慢,我在练习时是把每小节三连音或十六分音符作为一组,这样,在演奏时可以使节奏比较准确。第三,全曲还有许多三度双音和八度的应用,在弹奏这些片段时,最重要的是整齐,不能有参差不齐的落键。第四,乐曲中大量出现的三十二分音符需要手指干净且均匀的跑动,需要通过多次的放慢练习才能做到干净、灵巧。第五,在最后一个乐章的回旋曲式结构中,作者创作了一个赋格段落,演奏这个片段时,要把每个声部的旋律都通过不同音色表现出来,这对我来说是比较难的部分。通过学习这首作品,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也让我对贝多芬协奏曲的写作手法和创做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结语
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是其一生创作生涯中一部具有承接性的作品,从传承性上讲:第一,采用了传统协奏曲中双呈示部奏鸣曲式的结构;第二,在该曲式结构上奏鸣曲式中的副部主题采用主部主题材料的写作方法是很好的照应着原始的结构形式;最后,在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并没有明确地写出具体乐思,而是给演奏家留下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能感受到其对于创新与继承的正确解读。在众多精美华彩乐段的演奏版本中,常被演奏的是贝多芬和斯美塔那所创作的版本,我所采用的是贝多芬创作的版本。在这一华彩乐段中,贝多芬沿用了第一乐章英勇、刚毅的主题变形,之后突然转为急版,高声部持续三连音的快速跑动,低声部则采用八度音型,以模进的形式将整个华彩乐段推向高潮,使整个乐段大气而华丽。《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是一部继承传统写作手法的同时又具有突破性的作品,更是把贝多芬推向了其艺术创作生涯的巅峰。
参考文献:
[1]周薇 西方钢琴艺术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张洪岛 欧洲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赵鑫珊 贝多芬之魂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Patricia Fallows—Hammond 钢琴艺术三百年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赵晓生 钢琴演奏之道 世界图文出版社,1999
[6]钱仁康、钱亦平 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