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语言品悟的有效途径

2017-07-05江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课文语言

江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基本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明确了语文教改和教学的主导方向。从工具性角度出发,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就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从人文性出发,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一部分,而语文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文学作品,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人文性,且语文课程主要是着眼于对学生思想感情起熏陶、感染作用的文化功能。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必须是统一的。语文的人文性是通过工具性体现的,工具性又是人文性的基础。也就是说语言文字及其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性及对人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通过具体的字、词、句、篇表现出来的。不掌握字、词、句、篇,如何能从字、词、句、篇的表面发掘出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如果仅仅掌握字、词、句、篇的结构特点,不去发掘它的深层意义,字、词、句、篇就会因此而失去光泽。

由此可知,语文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 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

长期以来,我们却常常只注重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而忽略了作为创造思维决定因素的直觉思维的价值,用理性肢解了学生知觉的审美感悟,使课文教学流于形式,显得空洞无效。其实课文本身就带有很多的模糊性、多义性,这正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地方。大至课文主旨,小到一句话,一个字,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当鼓励学生做出多种解释,而不能用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方式;另一方面,语言的直觉是十分奇妙的,只要有了充足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那么在读写实践中,就不需要太多的理性分析。因此,只有我们走出课文内容分析的误区,摆脱知识教学的束缚,深入课文内部,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强化语言品悟训练,语文课才有“味”。

第一步是认读蓄情阶段。为泛读、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感知作者的情感、观点和态度。在教学中可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反复琢磨,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加强学生语言感受力,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熟读、诵读课文,要读出气势、读出情感、读出知识、读出节奏、读出兴趣。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逐步领略到语言的表达技巧,“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朗读的方式因人、因材而异,常用的朗读方式有:默读和诵读,范读和领读,个人读和分组读,齐声读和接力读等等。议论文、说明文重默读,要求快速理清文章脉络,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形式,使范文的精彩之处潜移默化变成自己的语言,唤醒内心潜在的情感;而诗、散文则重诵读,熟读成诵,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语汇,更增强了自己遣词造句、准确达意的能力。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语言凝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适宜于运用朗读的方式去感知。倘能运用恰当的语调,就能加深对作品内涵和感情基调的把握,进而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文言文教学,应适当采用诵读方式去感知,以消除学生的语言障碍和时代隔阂。

第二步是品读酿情阶段。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后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品读就是对语言有所“发现”。就是说,在文章当中,看哪个语言运用得好,要说明好在哪里,为什么用得好。在散文要注重发现它的形象性、生动性、抒情性;在小说中,要体会它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在说明文中,重在分析其准确性;在议论文中重在感受其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让学生独立阅读、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点拨,逐步让学生自己品味课文的语言。还要对课文中的词语细细品味辨析。这就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注意一词多义的情况,如《小橘灯》中揣摩两个“好”字的含义:“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第一个“好”字,显然指妈妈的病好了。这是承前文。而第二个“好”字是指“我們大家都过上好生活了”。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第二要注意辨析近义词。如《老山界》中的一句话:“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用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问:“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这两组词表达的程度有差别,运用程度较深的“生怕”和“不准”才能更好地写出红军战士对人民财产的精心爱护,从而体现出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借用同义词进行比较,就可以显示出原文中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第三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查觉……”这里的“狡猾”则是“机灵”的意思,这是贬义褒用。除这些外,还可能有其他情况。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就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比较、辨别、分析,直至深入理解,感受作者用词的意图。

品读能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先从对语言文字的遣词造句、语法规则的表层理解上看。这方面的理解,依赖于人们对词语的词汇意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法意义的理解,依赖于人们对构词规则、组词成语规则的掌握。掌握这些才能对语言文字做出准确的理解。例如:A1.这稀饭甜甜的。A2.这稀饭甜不拉叽的。B1.他能来,我今天好高兴!B2.他能来,我今天好不高兴!这两组例子让学生反复读,细细品味,便可品出例A是对甜稀饭的两种观点:甜味是一样的,但两句中形容词的词尾不一样,两种好恶观点截然不同。A1表喜爱这种味道,A2则是嫌恶的。这里是靠对词语的感情色彩方面的感受(知)进行判断(理解)的。例B中两句的区别在于B2中多了个副词“不”字,但谁也不会把这个“不”字像平常那样理解为真正的不高兴,而是深谙其高兴得很。这也是语感的作用。再从日常生活中的“含沙射影”“意在言外”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来看,人们凭不同的语言环境,或比喻、或借代、或反问、或象征……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手法。如果缺乏语言的直觉性、敏感性,是很难理解其含义、情味、旨趣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教给学生很多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知识,可是让学生读“老杨同志叫区农会给他介绍一个比较进步的村。区农会听章工作员说阎家山是个模范村,就把他介绍到阎家山去”这一段,学生往往只理解这段话交待了记叙的要素,很少有学生会想到检查秋收不到落后村而到先进村的内涵,区农会不是直接介绍,而是“听”章工作员说,这个“听”字有内涵呢!

通过品读还可整体上体味语言的音乐美。如《在烈日和暴雨下》语言朗朗有声,如深山潺潺流水,似长空阵阵行云,节奏顿挫有序,轻重缓急合节。请看:“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分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这简直是一曲美妙的音乐。要体味到它的韵律美、声律美和节奏美。

第三步是创新泻情阶段。为发展创造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在理解基础上进行意义重建,这就是妙悟。学生的热情被激活,兴趣被引发,而艺术创造带来的愉悦,又会反过来推动学生去发掘、体味、整理这些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令人激动的语言。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的就是“悟”带来的喜悦。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那么课文教学与“禅道”“诗道”也是相近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台湾作家三毛说她读了四十遍《红楼梦》等于读了四十部巨著,这种常读常新靠的就是“悟”,由“悟”而宣泄自我的情感,提升自我境界。

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1.抓关键词语“悟”情。如“东京无非也是这样”(鲁迅《藤野先生》),感悟这句话的关键是一个“也”字,此字弦外之意是另外还有“无非也就这样”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了解它的背景就可知道,原来鲁迅在写《藤野先生》一文的前四天,写了《琐记》,记载了当时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深感“乌烟瘴气”,“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国外去”。《藤野先生》记叙的就是鲁迅到了东京仍感“东京无非也是这样”,意思东京与南京一样,“清国留学生”的思想并不佳,和国内差不多,也是一片乌烟瘴气。表露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以及对清国留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厌恶慨叹。

2.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悟”意。如讲解《孔乙己》一课时,要求学生联系文本及自己的经验储备,独立思考,展开讨论,进行合作式探究。然后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与鲁迅的写作意图,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悟本文之“意”。在此种氛围中,学生妙悟叠出,且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日臻成熟的思想。

3.联系上下语境,“悟”人。在小说作品中,悟人物的性格特征,需结合特殊语境。如“(老王太太)转身往老孙头的玉石眼儿马走来了。老孙头神色慌张,却又笑着说:‘看上我这破马?我这真是个破马,性子又烈。”(《分马》)在这里老孙头反复强调玉石眼是“破马”,并且说它“性子又烈”,这是为什么呢?结合语境完全可以领会出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文章前面有老孙头分到马后自鸣得意的语言:“瞎嗎,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屯子里的头号货色,多咱也不能瞎呀。”前后两段话结合起来便悟到这句话的“潜台词”:老孙头怕老王太太换走玉石眼。由此表现出他的圆滑世故、有点自私狡猾的特性。

4.抓住语言的模糊性,“悟”美。悟语言的委婉含蓄朦胧之美。因为语言具有模糊性,沈卢旭先生则认为:“模糊语言是指在意义上不明确,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语文学习》1994.5,《模糊语言新界说》)。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雾。”(朱自清《春》)作者笔下的春雨图是何等之美!细雨如丝,烟雨蒙蒙,真可谓“画桥雨过月模糊”!春雨像什么?牛毛?花针?细丝?都像又都不像,这似与不似之间,不就是一种模糊吗?“密密地斜织着”,密到何种程度?斜的角度是多少?全没说,不也是很模糊的吗?但它却给人一种朦胧美的享受。对于社交性的语言同样要仔细品读感悟,才能悟出其中的真味来。如:“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1972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周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周总理为了适应外交礼仪,故意使用这一模糊语言,很委婉地表达了我国政府的立场和原则,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策略上的活性,充分表现了周总理杰出的外交才能。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课文语言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语言文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