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2017-07-05印新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颁奖词教者育人

印新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基于此,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语文教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在培养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上下功夫,出实招,还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尤其要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品德教育,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呢?现以我校潘群老师“学科德育精品课程”的参评课《一双手》为例,粗略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立足文本,找准渗透的切入点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体现在教学的细枝末节中。教师科学的启发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改变他们的价值取向,并内化为日常的实际行动。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地刻板式地灌输,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学生,非但达不到育人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陷入迷茫的境地。教师抛开文本条分缕析,岂不是弱化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因此,要使语文课上德育的渗透切实有效,语文教师应立足文本,找准渗透的切入点。

潘老师的这节参评课,在引导学生解读了林业工人张迎善的那双“天下第一奇手”后,紧接着出示了下列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讨论:

1.作为林业工人,他的职业是植树造林,他完全可以保护好自己的一双手,如戴上手套、多涂些手油等,那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2.既然植树这样辛苦,张迎善为什么不少栽点树呢?

3.张迎善这种不怕吃苦、默默无闻地为我国绿化事业作贡献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以上几道思考题的设计很有梯度。第一道题,教者引导学生从文中“草根根”“石塊块”“苗苗”等几个叠词的使用中体会出张迎善对树苗的深厚感情,进而从“用手拣”“用手送”“往土里插”等一系列的动词中领略到他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第二道题,教者通过材料展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现状),引领学生从理性上认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体会张迎善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林业工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第三道题,学生通过对前面两道题的分析和理解,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这样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教者顺理成章地找到了渗透的切入点——“敬业奉献”教育。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教者一开始就抛开文本,冠之以“敬业”“奉献”等空洞的说教,学生还会主动去探究文本,从文中的字里行间读出张迎善这种可贵的敬业精神,进而产生理性的认识吗?由此看来,有效的德育渗透必须以文为本,找准渗透的切入点,这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巧妙链接,把握渗透的契合点

“链接”作为网络用语,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日益风行的今天,颇受一线教师的追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当巧妙的链接,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以此为契机,在文本与材料之间架起互动的桥梁,进而找到德育渗透的契合点。科学地把握好这一点,有赖于教师独具慧眼,精心筛选链接的材料,并能从这些材料中准确提炼出德育渗透的因子。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认识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使“链接”真正发挥出育人的独特功能。

潘老师的这节课,有几处链接安排得很巧妙。一是在引导学生为林业工人张迎善写颁奖词时,潘老师穿插了网络上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写的一段颁奖词。(屏显)

誓言无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这段颁奖词紧扣人物身上的闪光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对其精神内涵做了深层次的挖掘,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黄旭华与张迎善,一个是核工业领域的功臣,一个是植树造林的能手,虽然他们所处的岗位不同,但“敬业奉献”却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教者在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段精彩的颁奖词以后,顺势归纳出颁奖词的一般写法,即:高度浓缩人物事迹,提炼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语言要富有文采。接着启发学生通过对张迎善事迹的回忆,尝试着运用同样的方法也来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学生因为有了链接的材料作先导,脑海中对张迎善的事迹又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因而写出来的颁奖词精彩纷呈,现摘录一段呈现出来:

敬业奉献——植树造林能手张迎善

你是躬耕绿野的拓荒人,你拥有一双奇特的大手,短短几年内,你用这双手使河水变清,荒山变绿,你用这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谱写了一曲不畏艰辛、热爱本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之歌。

由学生当堂完成的这段颁奖词,不仅揭示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而且语言生动流畅,让其他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鼓舞,这主要得益于教者巧妙的材料链接和耐心的启发引导。

二是在学生吃透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并写出了精彩的颁奖词的基础上,教者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敬业”的内涵,请看下列教学设计。

师:说到“敬业奉献”,我想起了我们初二曾经学过的梁启超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敬业与乐业》,其中有一段文字揭示了“敬业”的内涵。(屏显)

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生:(齐读)

师:中华民族素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等优良传统,在这方面,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至理名言。(屏显)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朱熹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

生:(齐读)

师:以上这些至理名言分别揭示了“敬业”的哪些内涵呢?

生1:要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生2: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生3:要废寝忘食,以苦为乐。

……

上述材料链接及课堂实录告诉我们:学生对文本一旦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突破,课堂的德育渗透也就有了可靠的抓手和坚强的基石,倘能坚持下去,何愁文以载道、立德树人的目标不能实现呢?

三、适时拓展,聚集渗透的着力点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育人。只有触及到人的灵魂,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和升华,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旨在借助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拓展迁移,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发学生心灵的蜕变,进而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就一节课而言,教者的拓展不仅要适度,而且要适时;聚焦一点,不及其余;横向勾连,纵向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请看潘老师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师:今天,“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正在华夏大地上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下面就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讲讲我们身边有哪些“敬业奉献”的感人故事。

生:(交流发言,略)

师:同学们列举的这些人物,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正所谓“劳动创造了世界”。他们这种敬业奉献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当下的职业是什么呢?

生:學习。

师:对,学习!那我们又该如何敬业呢?

生1:我们要热爱学习,专心学习。

生2:我们要勤奋学习,不怕困难。

生3:我们要虚心学习,不懂就问。

……

师:等我们学到了真本领以后,将来怎样像张迎善那样为社会作贡献呢?

生4: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为社会多创造财富。

生5: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做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生6: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

课上到这里,学生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靠船下篙,有感而发,制定措施,畅想未来,从而实现了由心动到行动的质的飞跃。至此,本节课的德育渗透已经顺利完成了各项使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纵观潘老师的这节参评课,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因势利导,不留痕迹;德育渗透的契合点,链接巧妙,悄无声息;德育渗透的着力点,互动井然,水到渠成。就育人的实际功效而言,这节课已真正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品德教育,不仅是《课标》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和未来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是手段,“传道”才是最终目的。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语文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时刻牢记育人的职责,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适时、巧妙、有效地渗透品德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甘于奉献、乐于进取、勇于担当的有用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奉献!

猜你喜欢

颁奖词教者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用最美的文字致敬最美逆行者
用最美的文字致敬最美逆行者
——《为逆行者写写颁奖词》教学设计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引导学生拟写颁奖词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