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出“选材”的迷茫
2017-07-05赵建梅
赵建梅
为了新学期不至于手忙脚乱,寒假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仿《修鞋姑娘》的记叙文,主题是“感动”,即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要求有真情实感,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然而,事与愿违,开学后,看着那一摞厚厚的作文,我无语了。第一种无语:选材千篇一律,约三成的孩子笔下父爱、母爱泛滥成灾,且内容相似得让人惊诧——即“我”生病了,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亦或是冒着严寒酷暑送“我”去医院,让“我”很感动。第二种无语:约两成的孩子对发生在3—6岁的事情记忆犹新,试问,才幼儿园小朋友如何记忆力那么惊人?又如何能准确品评人物的言行心理和优秀品质?哎!“假”得一塌糊涂,何来的“真情实感”呀!第三种就更无语了: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听别人讲故事就感动不已,如听王奶奶讲她家死去的小狗就感动得泪流满面,听爷爷说为给自己买书辛苦跑了几个书店就感激涕零等等,大篇幅都是对方讲自己听,严重违背了“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主题思想,这样的“空想式感动”又怎会打动读者的心呢?第四种无语就更让人发笑了:老师不是让“仿写”修鞋姑娘吗?好,买菜、买肉、买水果等“差几角钱儿”的事件层出不穷,而卖者不与“我”计较的好品质真叫“我”感动。呵呵!仿的“赝品”足够以假乱真了!呜呼哀哉啊!
总之,这次作业很失败,选材面窄又俗气,雷同且缺乏新意。孩子没有认真地观察和体验生活,曲解了仿写的内涵,虚情假意地胡乱感动。然而,这一切又是谁的错呢?归咎于学生吗?不,不是的!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考虑全面,没有详细给学生进行写前指导,特别是选材的问题。好在“失败是成功之母”!
不忙,一切还来得及!那怎样让学生拓宽选材思路,“回忆起或是捕捉到”身边经历过的点滴感人小事儿呢?怎样真正做到选材小而新颖、视角独特、真切感人呢?思虑再三,我按几个步骤对学生进行了写作前的渗透和引导。
首先,课文是最好的例子,我打破常规,先带领学生细致阅读了四单元“真诚”里的《修鞋姑娘》(“在哪里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让学生领略了“真诚”就是姑娘的细心周到和诚实善良。这些好品质恰恰是通过对姑娘语言、动作、外貌的细节描写,以及我的心理变化充分展示出来的。在带领学生深入挖掘这些语句的过程中,人物形象也就印在了学生的心中。因此我想:如果说读懂事件是明“事理”,读懂人物是为了明“情意”,那么读懂写法就是明“表达”了。学生只有吃透了这“三明”,才可能做到“有法可依”,进而再谈“模仿”二字,当然,绝不是模仿“买东西差钱”的事了,而是模仿像修鞋姑娘一样具有优秀品质的“人”。这一步是“学例文初步渗透”。
其次,为了扩大学会选材的视野,加深对“真诚”这一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我又引导学生阅读了多篇此类课内外短文,如《信任》《卖茶老人》《善良》等,一边训练阅读,一边让学生感受“真诚”的范畴:待人热情周到、朴实善良、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让学生明白:材料里的主人公既可以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又可以是自己身边的同学、亲友、老师等;而所选的事件也不仅仅限于“买东西”,可写的事情很多。这一步是“读同类文再次渗透”,为拓宽学生选材思路做好铺垫。
第三步是上好一节“选材指导课”。在前两次渗透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以“真诚”为主题,选择一件真诚感人的小事,简单概括出事件经过,先列提纲,不写正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先让同学四人一组讨论选材,再将好的材料推荐给大家评析。哇,好热闹!一组组说得眉飞色舞,才几分钟就推荐出了十几名选材好的同学。说来听听吧:坐公交车没带卡和钱,在窘境时,陌生的阿姨帮忙付了钱,“我”充满感激;陪妈妈买菜,付了钱却落了菜,又心痛又怀疑,卖菜的叔叔一定不承认,结果找回了菜,叔叔的诚实朴实感动了“我”;与同学约好还书,却随意失约,害得同学满小区地找,终于把书还给“我”却没有丝毫怨言,“我”既惭愧有感动,那叫“守信”;保安叔叔因主动帮“我”们捡夹在树上的足球而磕破了腿,却憨厚地说“没事儿”,他的无私和真诚感动了“我”;捡破烂的老奶奶放下手里的活,带我们找到最美的景点拍照,老人的热情和善良感动着“我”,最终“我”拍下的不仅是美景,更是那位可敬的老人……
最终,使我惊喜的是:八成以上的孩子选材新颖独特,所选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儿,能小中见大,主题鲜明,最难能可贵的是没有一件重复的事情,从根本上改变了最初选材狹隘尴尬和幼稚可笑的局面,成功引领学生走出了选材的误区和迷茫。
真应了那句话: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果老师一味怨天尤人,不痛定思痛、积极谋划想招,那么其结果就是学生会“越来越笨”,而自己也会“越教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