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官员劝谏帝王游猎的方式

2017-07-05华信辉

华夏文化 2017年2期
关键词:魏徵旧唐书高祖

□ 华信辉

唐代官员劝谏帝王游猎的方式

□ 华信辉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较开明的时期,官员积极劝谏帝王,以期辅助帝王成为有道明君,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目前学界对唐代谏书、谏官制度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唐代官员劝谏帝王出游方面的研究多仅为涉及而已,并未专题研究。因此,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试做分析,以期深化对唐代帝王游猎活动的认识。

在儒家道德信仰和忠君思想的熏陶下,唐代官员认为帝王应该坚守“克己慎终、深谋远虑”的为君之道。因此,帝王的游乐活动在臣工看来恰恰释放出危险的信号,一般都会被贴上怠政甚至亡国的标签,认为任其发展势必会给国家带来危机。官员希望通过提出有利于社稷稳固的劝谏,提醒帝王以民为本,以道为准,引导帝王朝着为国着想,为民解忧的方向发展。唐代官员对帝王旅游活动进行劝谏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讽谏

即不直指其事,用讽刺的手法,委婉曲折的隐喻,来规劝帝王。这种婉言隐语的方式不会激化君臣矛盾,易于让帝王接受劝谏。如先天元年(712年)冬天,魏知古曾随从玄宗畋猎于渭川,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因献诗讽曰 :“尝闻夏太康,五弟训禽荒……此欲诚难纵,兹游不可常。子云陈羽猎,僖伯谏渔棠。得失鉴齐、楚,仁恩念禹、汤。”(《旧唐书》本传)针对玄宗的狩猎游乐,魏知古在诗歌中没有直接进行批评,而是通过历史典故的渲染铺陈,把劝谏的内容渗透其中。对夏太康的批判其实正是切中时弊,对现实有讽谏之意,讽刺玄宗纵情于狩猎游乐。对禹、汤明君的颂扬是魏知古理想政治理念的指向,当然歌颂的内容恰恰是现实缺失的,用来引起玄宗的深思,达到讽谏的目的。又如元和初年,宪宗颇出游畋,柳公绰献《太医箴》一篇,因事讽谏:“畋游恣乐,流情荡志,驰骋劳形,咤叱伤气。惟天之重,从禽为累……人乘气生,嗜欲以萌,气离有患,气凝则成。巧必丧真,智必诱情,去彼烦虑,在此诚明。”(《旧唐书》本传)柳公绰以探讨疾病的形式切入,讥讽宪宗的游乐行为。同时做出诊断,从正面分析造成疾病的原因,是“畋游恣乐”,并指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圣心不惑”,柳公绰用常见的隐喻就将精深的治国之道巧妙的表达出来。再如唐敬宗荒僻日甚,游幸无恒。宝历元年(825年)李德裕献《防微箴》“以讽轻出游幸”,其曰:“乱臣猖獗,非可遽数。玄服莫辨,触瑟始仆。柏谷微行,豺豕塞路。覩貌献餐,斯可戒惧!”(《资治通鉴》卷二四三)李德裕借动乱的现实,言语实质是指责敬宗所追逐的生活;掩藏其中的讽刺意味,则是对敬宗的委婉批评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

二、谲谏

即直接指出问题而委婉、郑重地规劝。这种方式通过系列生动的意象来达意,以人性化诱导为重心,开启帝王心扉,促使帝王自我说服。如谷那律随太宗出猎,在途遇雨,太宗因问“油衣若为得不漏?”那律回答道:“能以瓦为之,必不漏矣 。”(《旧唐书·儒学传》)谷那律顺着太宗的话题,在违背常理的基础上,巧妙地按照太宗的逻辑推理,进行不合理的夸张,将油衣、瓦与治国理政建立起映射对应关系,不仅彰显了谷那律的智慧、耿直,而且营造了一种生动的谐趣效果,将劝谏太宗不要过度游猎的言外之意以旁敲侧击的方式传达出来。又如贞观五年(631年)太宗在洛阳苑打猎,遇到野猪袭击,唐俭下马搏击,面对太宗嘲讽:“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唐俭回答道:“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 ?” (《旧唐书》本传)唐俭通过对汉高祖的理想化描绘和称赞,来表达对现实中太宗狩猎行为的委婉批评。字里行间饱含着治理国家的微言大义,提示太宗不要沉溺狩猎这种不智之举,回归正确的治国之道。

三、直谏

就是立场坚定、直截了当的规劝。通过彻底、直接指出帝王行为的偏差,把一种理想的政治理念强加到帝王身上,这样的劝谏方式需要胆量和勇气。如苏世长曾随高祖在高陵校猎,看着满载而归的战利品,高祖兴奋地对群臣说:“今日畋,乐乎?”只有苏世长回答道:“陛下游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足为乐!”上变色,既而笑曰:“狂态复发邪?”对曰:“于臣则狂,于陛下甚忠。”(《资治通鉴》卷一八九)当高祖询问群臣的狩猎心得时,只有苏世长敢于直言不讳地揭露高祖的过错。虽然苏世长机智地按照高祖话语的逻辑来推理,得到与高祖初衷相反的结果,并以幽默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但是嬉笑中有鞭笞,他的顶撞言辞仍然触怒高祖。最后他凭借非常诚恳的态度,缓和了君臣关系。又如敢于直言劝谏的魏徵和虚心纳谏的太宗,留下了许多劝谏、纳谏的佳话。魏徵有一次外出归来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资治通鉴》卷一九三)从上可以看出魏徵犯言直谏太宗时,双方的言语交锋是多么的激烈,魏徵直言劝谏的咄咄逼人气势,迫使太宗作出让步委曲求全,甚至太宗游乐的想法刚冒出来就因顾忌魏徵而自我打消。再如中宗时期,安乐公主深得中宗和韦后的疼爱,权势熏天,弄权享乐,生活奢侈。在向中宗索要昆明池未果后,安乐公主强抢民田、民房建造豪华的池馆,“大役人徒,别掘一池,号曰‘定昆池’。”(《隋唐嘉话》卷下)安乐公主池馆新成,中宗就带领百官去庆祝,并要求跟随的官员吟诗作赋营造喜庆气氛。面对安乐公主的张扬跋扈和为所欲为,以及中宗的纵容和追求安逸游乐,其他大臣都选择明哲保身,只有李日知清醒地认识到,帝王耽于这样的状态无益于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没有阿谀奉承,而是冒着严重的后果,在不合时宜的场合进行劝谏:“但愿暂思居者逸,无使时称作者劳 。”睿宗对李日知这次犯颜直谏记忆犹新,以至于在继位后,发出“当是时,朕亦不敢言之”的感叹。

四、死谏

即冒死进谏。古有文死谏武死战的思想提倡,这就意味着不顾自身生死直言进谏,是留给官员的终极职责。唐代还有专职谏官群体,他们有“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的信念。尽管冒死直谏是一种极端的劝谏方式,但体现出官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他们心系江山社稷、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的态度。如敬宗即位以后沉溺于游猎,不务朝政。刘栖楚“以额叩龙墀出血”的诚恳态度和急切的真情苦谏曰:“陛下即位已来,放情嗜寝,乐色忘忧,安卧宫闱,日晏方起……伏以宪宗皇帝、大行皇帝皆是长君,恪勤庶政,四方犹有叛乱。陛下运当少主,即位未几,恶德布闻,臣虑福祚之不长也。”见自己的进言不被采纳,又言辞激烈的声称“不可臣奏,臣即碎首死 ”(《旧唐书》本传)。刘栖楚以不遗余力甚至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对敬宗进行劝谏,话语中不乏逼迫和赤裸裸的威胁,冒死进谏不给自己留下后路,将自己谏官的职责履行得如此彻底。

五、结语

唐代官员对帝王游猎活动进行劝谏,体现着他们为国为民的苦心良言。在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官员通过进谏使“君王话语的绝对权力得到修正和补充”,因此,唐代官员们通过不同的劝谏方式,不仅起到了纠正帝王行为偏差的作用,而且反映出臣子对帝王的期待,希望帝王自我约束,专心国政。

(作者: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邮编400715)

猜你喜欢

魏徵旧唐书高祖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魏徵:千古“诤臣”第一人
牵手“袖珍之恋”, 我们的爱情高高在上
牵手“袖珍之恋”,我们的爱情高高在上
殷卜辞中“高祖河”的点读问题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独柳之祸”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