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nstrom分级取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2017-07-05张超
张超
Brunnstrom分级取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张超
脑卒中;Brunnstrom分级取穴;康复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大约占到脑卒中患者的16%~84%[1]。脑卒中后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逐渐成为近年来康复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n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提出了6阶段评价法[2],主要是根据神经生理与发育的顺序,按照发育进程,正常人的脊髓与脑干反射在大脑皮层高级中枢调整下得到修正,使其重新组合成有目的的整体运动功能。本研究将Brunnstrom分级取穴结合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本院康复中心住院及门诊脑卒中后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即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4]。
1.3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2)首次发病;(3)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晰,有上肢肢体功能障碍者;(4)自愿参加本研究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或纳入标准者;(2)发病前有精神病史,卒中后有意识障碍、失语、痴呆、智能损害和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患者者;(3)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治疗者;(4)有针刺禁忌证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按照西医临床基础治疗:控制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并营养神经等,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加康复训练,治疗组采取Brunnstrom分级取穴治疗结合康复训练。Brunnstrom I期为肌肉迟缓,无任何运动,II期产生共同运动,III期出现随意运动,IV期出现部分分离运动,V期完全分离动作出现,VI正常动作。
2.1 治疗组Brunnstrom玉期取穴:健、患侧取穴:肩髃、曲池、合谷、环跳、伏兔、箕门、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昆仑;其中,肩髃、合谷、环跳、足三里健、患侧取穴:施以电针,以引出联合反应;Brunnstrom域~芋期:患侧取穴:肩髃、肩贞、臂臑、手三里、外关、阳溪、后溪、环跳、殷门、阳陵泉、委中、丰隆、悬钟、解溪,于臂臑、外关、殷门、委中、悬钟、解溪三组穴施加电针,以抑制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促进踝背屈;Brunnstrom郁期:患侧取穴:肩髃、消泺、外关、鱼际、殷门、委中、风市、箕门、阳陵泉、丰隆、血海、悬钟、八风,于消、外关、丰隆、悬钟,两组穴位辅以电针以进一步抑制上肢痉挛,矫正足内翻;Brunnstrom吁~遇期:患侧取穴:肩贞、消泺、清冷渊、鱼际、丰隆、箕门、血海、三阴交、悬钟、足临泣、八风,于清冷渊、鱼际、丰隆、箕门、血海、三阴交三组穴施以电针,以提高肌肉兴奋性,从而抑制肌张力。电针治疗时间每天1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2~3天。
表1 两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60 60年龄(岁)61.2±13.6 66.9±14.4性别瘫痪肢体(例)男女左右28 31 32 29 32 36 28 24身高(m)1.66±0.07 1.65±0.07体质量(kg)64.6±11.4 60.1±7.4体质指数(kg/m2)23.2±3.0 22.2±2.5卒中时间(天)273.4±361.4 324.1±319.7
2.2 对照组常规针刺处方:按照中医理论,阳主动,肢体运动障碍,其病在阳,故取手足三阳经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若令阳明经气血畅通,正气旺盛,则运动功能易于恢复。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中渚、环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昆仑;随症加减;于肩髃、合谷、环跳、足三里辅以电针,电针治疗时间、次数、疗程同实验组。穴位常规消毒,针刺后平补平泻,出现下沉感、滞感后接G6805-域型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治疗时间每天1次,每次30min。
以上两组患者每天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治疗效果。
2.3 观察指标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5-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8],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评估。
2.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后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改善(P约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各评分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约0.05),见表2。
4 讨论
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到上肢乃至全身运动功能的康复,更其由于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肌肉萎缩,肩肘腕等关节明显挛缩,容易让患者心理上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研究[9]表明,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相当一部分与中风后早期的肩痛有关,其原因可能包括:肌肉痉挛、粘连性关节囊炎、肌肉松弛、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肩袖撕裂、周围神经损伤、肩手综合征或其他因素。近年研究还发现肩关节周围肌力、患肢不良体位、缺少适当的早期关节活动及康复功能训练介入的时间、早期对患侧上肢输液等等都可能引起肩部疼痛[10]。
中医认为,脑卒中的总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卒中后由肩痛引发的上肢功能障碍则属于痰浊瘀血阻滞于胸部,心肺经脉失养,无法完成手三阴经从胸走手的正常气血运行,导致瘀血[11],属于“痹症”。
Brunnstrom康复治疗技术则调动和利用机体的各种反射,促进软弱无力的肌群收缩,利用对拮抗肌的刺激而产生的交互抑制作用,调节肌张力,抑制肌肉的痉挛[12]。如对屈曲痉挛的上肢进行被动屈肘和主动伸肘训练;对伸肌痉挛的下肢进行交替伸/屈膝关节地运动;还利用联合反应来促进软瘫期的患者的肌肉收缩,如健侧上肢的抗阻伸肘诱发患侧上肢的伸肌活动;同时利用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腰反射以促进姿势稳定及矫正头和躯干的位置,利用牵引、抓握和逃避等反应以促发和再训练手指的控制能力,此外Brunnstrom技术强调分阶段对患者功能进行治疗,每个阶段侧重点不同,将针灸技术与分阶段治疗的Brunnstrom技术结合后,可发挥各自的治疗特点,对上肢各关节尤其是肩部粘连的软组织产生松解作用,且使肩部的瘀血阻滞疏通,对于肩部可能产生的软组织粘连发挥出良好的预防效应,疏导淤积之气血,减轻肩部疼痛,较好的利用了治疗优势,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Brunnstrom分级取穴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比普通针刺康复疗法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促进躯体整体功能的康复。
[1]郝静,李萌.强制性运动方案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1):84-85.
表2 两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及NIHS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及NIHSS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吟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60 60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NIHSS治疗前18.28±3.15 18.41±3.31 1疗程后24.81±5.65*吟19.14±5.75* 2疗程后39.43±10.21*吟25.67±9.56*治疗前10.82±3.23 10.87±3.74 1疗程后9.29±3.45*吟9.50±3.13* 2疗程后9.20±3.12*吟9.34±3.45*
[2]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4.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4]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Hsieh YW.Hsueh IP,Chou YT,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hort form of the Fugl-Meyermotor scale in patientswith stroke[J].Stroke,2007,38(11):3052-3054.
[6]Page SJ,Levine P,Hade E.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wrist/hand subscales of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inminimally imparired upper extremity hemiparesis in stroke[J].Aech Phys Med Rehabil,2012,93(12):2373-2376.
[7]桑德春,纪树荣,张缨,金萍.Fugl-Meyer量表在社区脑卒中康复疗效评定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3):264-265.
[8]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介绍[J].临床荟萃,2009,24(8):685.
[9]苗芬,渠宝兰,孙玉珠,等.脑梗死肌张力异常康复治疗基础上针刺治疗方案对Barthel指数影响的初步优选[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35(8):537-539.
[10]徐传伟,刘华,李敏,等.互动式头针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3):11-13.
[11]李宁,田丰玮.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双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杂志,2012,32(2):104-105.
[12]李欣,岳阳,陈光荣.脑卒中患者根据Brunnstrom分期采用针对性康复方案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1-3.
(收稿:2016-08-12修回:2016-10-18)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No.2013ZB060)
浙江省中医院康复科(杭州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