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人的异化
2017-07-04张远笛
张远笛
摘要: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异化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人的异化问题,这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本文承袭马克思研究异化问题的思路,将异化问题从工人劳动转向大众传播领域,试图阐释大众传播与人的异化问题,并试图应用马克思异化理论、马克思交往理论、传播学理论对解决大众传播中人的异化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路。
关键词:大众传播 异化 主体性 社会性
当今社会,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社会的人们己经被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一系列大众传播媒介所包围。人们已经习惯于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利用大众传播、享受大众传播为自己所带来的信息、娱乐等,大众传播也渗透性地融入到整个现代人类社会之中,并成为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何谓交往?交往理论学者姚纪纲对交往是这样定义的:“哲学上的交往范畴就是指人与人或人群与共同体之间为了变革世界和生存环境的目的,通过媒体中介而开展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改造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所形成的普遍性的社会关系。交往行为从动态上看产生出人的各种交往实践活动,从静态上看则形成了人们之间的种种交往关系状态,它是人的社会化根源和动力之所在。”①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哲学范畴上的交往的媒介也是媒体中介,而现今最广泛传播的媒体中介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因此,大众传播领域下的交往是人的基本活动之一,它是人的社会化根源和动力所在。
人在进行物质交往的同时,也有信息交往的需求。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曾作过一个经典表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这一定义准确地概括出了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马克思认为,人和人要发生社会关系必须有个前提就是这个人是进行生产活动的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是交往。当今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这是人类最突出的劳动成果,这些成果又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的交往。难以想象,现今人类没有传播,世界将会怎样。可以说大众传播是人交往本质推动下的结果,同时它也体现着人的交往本质。人要完成其社会性,建立其社会关系就必须以交往为前提。如果人和人之间不进行交往,那么人只能是“孤独个体”,这个人就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失去了其本质的社会性,那么他也就不是现实意义上的人了。
从历史上看,人创造了大众传播,而大众传播也对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创造和发展大众传播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更广泛的交往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但是,大众传播反过来又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这就是大众传播中人的异化问题。
“异化”最早出现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中。如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异化是指精神的异化,精神外化为物质后,就感到有一种与人的本性相对立的力量制约着自身。而费尔巴哈将异化概念运用在对宗教的批判上。他认为,神是人想象出来的,却反而控制和支配人,因此“人在宗教中将他自己的隐秘的本质对象化。宗教使人的本质割裂开来。”③人的異化问题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内容之一。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分析,抓住了工人及其产品异化这一事实,得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理论,即从生产结果、生产过程、人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全面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个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④马克思由劳动本身的异化进而推论出人类的本质同人相异化,人和人的关系发生异化。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由于“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生产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活”,因而“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⑤如此一来,便使得人同人的真正本质相异化。
本文所探讨的大众传播使人异化的过程可以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使人异化的理论进行阐释。其共同点是造成的结果都是使人与人的本质相异化,即限制和扼杀人的某些本性,同时又被迫适应物的要求和需要,突出和放大人的某些负面本性,使之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人逐步丧失其精神独立自主性。因此,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说,交往的异化可以理解为人在交往过程中由于自身矛盾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客体,而这个客体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凌驾于主体之上,转过来束缚主体,压制主体。具体而言,大众传播视野下交往的异化可以分为人交往主体性异化和人交往社会性异化。
一、人交往主体性异化。人自身的创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生成的过程,即人是一种按应然的价值追求超越其事实存在而可能是或将来生成的存在,这便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与客体性是辩证统一的。主体与客体是主客体关系的两极,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既表现出主体性,即确立、维持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受到客体的影响和制约。交往是人作为主体间的交往,交往是按照“主体——中介——主体”的模式进行的。这里的“中介”是交往的客体。但当“中介”这个客体超越主体而存在时,就产生了人交往主体性的异化。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人与人交往的客体便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存在使得人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人可以通过大众传播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事,也可以知道历史上几千年的事,这极大丰富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基于此,著名传播学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并指出这不单单是人的感官的延伸,而且还是人智力的延伸。作为一个能动的、具有创造力的个体,人创造和发展了大众传播,帮助人更好的进行交往活动。但是,大众传播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人的主体性异化,表现为人对大众传播的依赖。大众媒介是人的附属品、占有物,但当人的存在必须通过占有物来体现时,那么人就产生了对占有物的依赖性。一方面,人不得不通过大众传播来了解这个世界每天发生的事情,否则就与这个世界脱轨。并且,人通过大众传播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离不开大众传播,其依赖性就越强,就越容易丧失自我的主体性,成为大众传播的附庸。另一方面,人越来越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尤其是电子网络来宣示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存在。电子网络成为人的领地,人热衷于在虚拟世界中证明自己的存在和成就,离开虚拟世界,人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个体。总之,大众传播从人的需要变成人的必需,从人的必需又变成人的依赖,人成为大众传播的附庸而非大众传播的主体。
二、人交往社会性异化。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一般情况下,人和人面对面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真实性是最强的。而大众传播使人的交往有现实社会转向虚拟社会。当今时代,城市化进程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社区部落急剧减少,人生活在狭小而陌生的高楼大厦里,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减少,而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式的交往在增多。拟态环境,即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因此,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交往的虚拟化是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的,虚拟交往造成人的社会性的弱化,会增加人的孤独与和在真实社会的不适应,这造成人交往的社会性异化。人在感叹:“现代人哀叹社群衰弱了,显然不是指他的人数减少了,而是指人们之间的联系纽带被削弱了。”⑥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下,尤其是在虚拟网络社会的影响下,人患有强烈的“社交网络综合症”“媒体依赖症”,在虚拟社会中自我欣赏、自我发泄、自我沉沦。根据《2010第四届中国网民健康状况白皮书》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网民每天上网时间8-12小时的人数比例占到了36.9%,而平均每天上网5小时以上的人群中,大约有30%的人会减少跟家人、朋友的交流,10%的人会逐渐与社会隔离。在调查中,85.2%的网民认为自己缺乏热情与积极性;70%的网民认为自己不自信;还有47%的网民认为自己很抑郁。⑦更为严重的是,虚拟社会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社会责任感缺失。公众就逐渐沦落为一个缺乏社会认同、缺乏情感的虚拟社群,这加剧了人交往的社会性异化。我国著名传播学学者喻国明在分析传媒产业发展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时指出,“传媒的商业化操作将导致传媒的传播重心远离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它将导致一部分青少年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⑧
综合以上两个异化的方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众传播是借媒介来进行的交往形式,媒介的复杂性和普遍性实际上增加了人与人交往的难度,使得“人无法同客观世界发生关系,而只能和共同的社会世界或独自的主观世界建立起联系。”⑨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大众传播带来的信息所包围,大众传播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人的交往,反而增加了人交往的复杂性。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即大众传播的悖论:一方面大众传播是人的延伸,极大地促进了人对社会的认知和人与人的交往,另一方面又束缚了人的认知深度和交往程度。大众传播传播什么,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并且认识到的事物不一定准确客观;一方面大众传播给予人更多的信息自由,另一方面又限制人不能自由的选择信息;一方面丰富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却又使人成为娱乐的附庸。一方面大众传播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也使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异化,成为孤独、缺乏社会责任的个体。
大众传播有好的影响和坏的影響,一方面促进了人的交往、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却束缚了人的自由主动发展而使之异化。实际上,这两方面是辩证和统一的。人应该抛弃信息无限占有的欲望,把大众传播当成人实现主体性和社会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应该对大众传播有理性的认识,运用大众传播要有适度的安排。最关键的是一切要以服务自我主体性为目的,人是大众传播的主人,而决不能成为交往的奴隶。这样才能成为马克思所说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从而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全部丰富性的人。”⑩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姚纪纲著:《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人民出版社,2002版第14页。
②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8、29页。
③[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下卷)》,三联书店,1962版第60页。
④[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5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版第97页。
⑥杜俊飞著:《弥漫的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第305页。
⑦《2010第四届中国网民健康状况白皮书》,http://www.39.net。
⑧喻国明著:《传媒影响力》,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版第29页。
⑨[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