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浅见

2017-07-03肖海燕王伟

新课程·小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倒数核心素养

肖海燕+王伟

自2014年以来,教育界有个词最流行,那就是核心素养。对于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更多思考的是核心素养是什么?核心数学素养是什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有些专家认为:“核心素养就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通过学习,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指那种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数学品格和能力。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核心数学素养即公民必备的数学品格和关键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通过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文化。

我认为,在一堂数学课中很难单独地说培养什么核心素养,而是像史宁中教授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解读为三句话: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例如:六年级数学中有个知识是认识倒数。在一次听课中,当老师教学到认识了分数形式的倒数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写谁和谁互为倒数,然后和同桌一起去判断写对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和■是不是互为倒数呢?”我一听,咦,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听到学生提过这样的问题,一般的学生都是一般的思维,提出写倒数的数都是真分数的形式,像这种假分数的倒数我还真没有遇到学生问过。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反应很快,马上就问学生,刚才我们归纳的什么样的数就互为倒数,你再看看?再自己判断判断。书上的定义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提问学生自己依据这句话去判断■和■是不是互为倒数。听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个学生和老师喝彩!这个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学生反思,验证的过程是不是就是对于学生核心數学素养的培养呢?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有一段话让许多人感同身受:“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又如:三年级数学的练习中有这样两道题。大部分同学的第一道题都是像图上这样做的。(如图一)而第二道题的做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先求1组共重多少千克,再求3组共重多少千克。(如图一)还有一种方法仍然是分开求鹅和鸡的重量,然后再求一共重多少千克。(如图二)但是我在学生的作业中看到了第三种(如图三)。

直接用减法一步就做出来了。当时,我觉得很惊讶,赶快把那个孩子叫到我身边,请他给我说说他是怎么想的。看到老师单独找他,他很兴奋地说:老师,你和上面那个图比嘛,第一道题是3个5加上4个3,这道题比上面少了1个3,所以可以用第一题的结果直接减3就可以了。望着他兴奋的笑脸,我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对呀,像这样的思维难道不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吗?这不正是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比较思考吗?

在人的一生中,数学能伴随人们“走多远”?大家都认为,拥有多少具体的数学知识不重要,更取决于学习者是否练就一种数学的头脑和眼光,养成数学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基于此,我认为,小学生核心数学素养的培养就应该在平时扎实的课堂教学中,把每节课上好了,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就逐渐形成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牢记5项最符合小学数学学科来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勇于探究,理性思维,合作担当,批判质疑和问题解决。在平时的教学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把这些融入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心中有核心素养内容,教学才会有更多方法,我们多引导、多发现、多追问,给孩子一个机会,孩子就会还我们一片精彩!

猜你喜欢

倒数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惊喜倒数日历
巧用倒数 求异创新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