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2017-07-03左怀东

新课程·小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小学有效性

左怀东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生信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相比小学的其他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创新、积极应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基于此,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效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学科,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此重视程度的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和突破,但是依旧存在一定问题,降低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综合新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出了幾点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达到寓教于乐,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例如,初学键盘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认识键盘,就可以通过字母游戏的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玩“纸牌游戏”,并和同学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游戏,以此让学生认知和熟悉鼠标的功能;对于画图的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送给妈妈的贺卡来帮助其练习;对于Word的文字操作,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默写课文、写信、写作文等形式来练习,这样一来,不仅学习氛围比较轻松活跃,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而课堂的教学时间又是有限的,如果让老师手把手地去教每一个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智力资源,通过课堂小老师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指导。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选择一个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对小老师进行必要的岗前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每个学生为了自己能当小老师也就更愿意去学习并且学好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技术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知识,还使自己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的培养,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落实因材施教

也就是说,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同时,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

为了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注重作业的布置和练习,而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以下两个基本点出发:一是立足能力,为学生布置合作的作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课本外的资源,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促其主动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能力的合作性作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二是立足于层次,设计差异性的作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实”。

新课改在给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压力。所以,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重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做到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陈晶.新课改背景下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导刊,2016(9).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小学有效性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