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开展农村小学课余体育训练

2017-07-03黄镇城

新课程·小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余训练实施建议农村学校

黄镇城

摘 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工作的重心无非是体育教学及课余训练,而且现在评价一个体育教师的水平也无非从课堂教学及运动训练成绩方面来考虑。故此,通过对课余训练的一点心得,从课余训练的意义入手,深入研究现行农村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现状,并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分析小学阶段体育课余训练具有的特点,提出实施课余体育训练的建议,旨在明确农村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农村学校;课余训练;实施建议

一、现状分析

1.学校、家庭对参与课余训练意识不够

尽管目前农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学校、家庭对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支持率不高,学生的课余训练主要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这对于要求有一定时间保证的高水平训练显然是不够的。

2.经费缺乏及场地不足

训练经费是课余训练能否正常开展的物质保证,指的是训练工作所必需的设备维修、器材的添置、服装等物质的费用。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同于市区小学,在一些体育场所、场地和器材的建设上没有得到较好的改进,极大地限制了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

3.教师业务水平不高

农村学校本身专职的体育教师少,体育教师在学校中地位偏低,一些体育教师在担任体育教学工作外,还负责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工作量尤其大,使得他们不愿进行体育课余训练。此外,这些体育教师相互间缺乏一定的交流,一些先进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也是越来越缺乏。

二、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实施建议

1.激发兴趣,形成动机

首先,体育教师或教练应以“乐教”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课余体育训练,以关爱、激励等方式去影响学生。其次,教师在指导训练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特点,科学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训练方法,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提高学生耐力的练跑教学,可以通过音乐伴奏采取变速、定时、接力、追跑、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达到要求,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成就感。此外,家长、老师们在学生参加完体育训练后,可以及时地给予身心上的关怀,或集中运动员们开展文化课的补习,促使他们的训练水平和文化成绩同步提高,进而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余体育训练中去,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

2.早发现,早起步

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我校从学生入学后就进行了学生运动素质的入档和测试,低年级的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会对新生进行跑、跳、投掷三项基本的运动素质测试,逐一记录。通过这个运动素质发展档案,一线的体育老师能尽早地发现一些有体育潜质的运动苗子,教学过程中,摸索出这些体育苗子的成长特点,科学地制订出一些相应的体育活动方案。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前阶段,生理发育的长势会带来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科学、合理、适时的训练对他们的“诱导”作用也会更加明显。因此,我觉得课余体育训练“早发现,早起步”势在必行。

3.科学训练,发展技能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他们的可塑造性强的优势进行基础训练,采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去掌握,并逐步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1)杜绝采取单一、高强度的专项训练

鉴于农村小学生本身多数身体体质差于城区学生,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时更应立足于打基础。虽然短时间的训练效果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暂时的优势会逐渐消失,甚至会对小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比如关节韧带受伤、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等。

(2)坚持长期训练,深化训练成绩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体育教師,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训练方法,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还要经常找他们谈谈心,交流情感,了解他们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内心的一些想法,让他们在宽松的训练环境中找到自信,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增强勇气。

其次,协调好学生训练与学习的关系。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作为体育教师,要事先去争取好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配合和支持,与他们一同讨论并制订课余体育训练计划,并商讨出应对训练中学生学习下滑等情况的补救措施,如定期组织学生对他们进行学科辅导等。

总之,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仅要遵循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多方面培养他们参与训练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手段,还要从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让他们在良好的训练氛围中,完全有能力学习和掌握好运动技能,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荆甫.浅析中小学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陈雪红,张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课余训练实施建议农村学校
提升农村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的五策略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实现高中地理三维目标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