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化改革迸发新能量挺起黑龙江全面振兴的脊梁

2017-07-03徐朝

奋斗 2017年10期
关键词:黑龙江人才改革

■徐朝

全面深化改革迸发新能量挺起黑龙江全面振兴的脊梁

■徐朝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总会写下影响深远的壮丽篇章。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黑龙江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从“红松之乡”伊春到“华夏东极”抚远,从黑龙江畔赫哲族民居到中俄边界黑瞎子岛,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到高新技术研发单位……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黑龙江人民备感鼓舞与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的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饱含着对龙江黑土地的深切关注,饱含着对黑龙江人民的深厚感情,饱含着对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殷切希望,给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给奋进中的黑龙江人民带来了强大动力。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新美蓝图跃然而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豁然开朗。

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2017年第一季度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8.0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是2014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9%,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对于正处在“爬坡过坎”阶段的黑龙江来说,成绩来之不易。

以经济建设为牵引 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闯出黑龙江全面振兴的新路子,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多措并举、勇于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樊篱,形成系统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民主法制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2016年,全省开复工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7399个,增长23.9%;其中亿元以上1031个,10亿元以上110个。这些产业项目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增长。2017年第一季度黑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94.0亿元,增长14.0%,高于上年同期2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扣油后增长3.6%),高于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15.4:44.1:40.5调整为2016年的17.4:28.9:53.7。能源工业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30%下降到2012年的20%,2016年继续下降到8%。2016年经济总量比2012年增加1694.5亿元,但能源工业却比2012年减少1587.5亿元,这一增一减,意味着我省在能源工业之外多创造了3282亿元的经济总量。

2016年,黑龙江农业实现十个全国“第一”:一是粮食产量,二是粮食商品量,三是劳均生产粮食,四是农机化程度和大型农机保有量,五是水稻智能化现代化生产能力,六是绿色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七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八是土地规模经营,九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十个全国“第一”,让黑龙江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更加巩固可靠,托举起了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的美好愿景。

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农村泥草房改造等工作,全面铺开城镇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工程,等等。2016年我省水利项目完成投资201.5亿元,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铁路完成投资308.3亿元,哈牡客专、哈佳快速铁路、哈尔滨火车站改造工程进展顺利,连接四煤城的牡佳客专开工。完成投资185.4亿元,建成干线公路329公里、农村公路4818公里。哈尔滨机场扩建、五大连池和建三江机场建设进展顺利,绥芬河、亚布力机场备战开工。哈尔滨地铁完成投资48.1亿元。完成电网投资70.2亿元。“三供三治”项目开复工296个,完成投资114.8亿元。鸡西、七台河城市供水工程顺利推进……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业、以文兴业,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工程、文化睦邻工程、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工程,努力实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讲好龙江故事,在持续改善文化民生中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升文化产业质量和效益,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让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在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在优化文化发展环境中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奋力推动全省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500亿元,是东北三省第一个跻身“500亿+”俱乐部的省份,全省全口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40余万人,占全社会总就业人员的1.9%。2016年全省开复工项目92个,完成投资99亿元,同比增长35.4%,超全年计划22.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速列全省15个产业类别第4位。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基、民心所向。2016年,我省继续从制度上给生态保护立规矩、拉红线。除了《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我省还相继出台《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提前将PM2.5作为约束性指标,对各地市进行考核;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对工作不力,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个人及部门,实施“一票否决”制和严格的问责制;印发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通过《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围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省打出“组合拳”,迈出了由冰雪资源向冰雪产业发展坚实的一步。全省共接待游客1.45亿人次、增长11.2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03.2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0.42%,首次突破两位数。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黑龙江全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的一年,我省40万农村人口脱贫;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由16.5万人扩大到40万人;全省棚改开工20.8万套,建成19.9万套;新农合参合率达99.1%,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70元……2016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742.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4.9%,比2015年提高0.7个百分点,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绥化先进的奶牛养殖

破开国企改革之题 筑牢黑龙江全面振兴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能不能振兴的重要因素。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但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决不能把国有经济搞坏了、搞弱了。黑龙江发展的振兴之梁如何撑起,国企改革必须有所作为。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下决心迎难而上,全面推进以龙煤、农垦、森工为重点的国企改革,着重破解体制机制束缚。

省国资委以龙煤集团改革脱困为抓手,牵头9个专项工作组,全力打好龙煤集团改革脱困攻坚战。理顺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有效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和经营活力,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两批组织化分流富余人员4万人,在册职工由22.4万人下降到15.4万人。多渠道筹措资金,兑付了2012年以来滚存的82亿元债券,化解了资金链断裂风险;精简管理机构和人员;完成四个矿业子公司“两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建立二级法人治理结构,打造市场经济主体,赋予四个矿业子公司自主经营权。通过改革同比减亏23.7亿元,龙煤集团呈现出主动找市场、淘汰落后产能、上项目增效益的良好势头。

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北大荒集团和其各分子公司推进的国企改革初显成效。目前,全垦区已有北大荒薯业集团等7户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资金7.92亿元。北大荒粮食集团等3户企业签约确定合作伙伴,签约引进资金21.33亿元。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确定投资方,可引入资金39.9亿元。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部分公司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3家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盘活资产8.82亿元,减亏2.36亿元。丰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7.24亿元,利润达6808万元,比改革前分别增长43.9%和98.1%。

伊春市举办农林产品展销会

绥棱经济开发区龙海纺织有限公司 徐文阁/摄

2017年1月22日,森工国有林区四个改革试点单位——方正、柴河、清河、五营林业局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及所属具有经营职能的林业经营有限公司举行挂牌仪式。这标志着森工重点国有林区以实现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分开和转型发展为重点的“四分开一转型”改革,从科学谋划到全面实施,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今年黑龙江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增加8个改革试点单位,同时带动其余林业局内部分开,力争到2018年年底完成“政企、事企、管办”分开,到2020年全面实现“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四分开的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

改革的红利直接体现在不断企稳回暖的经济指标上:2016年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实现经济收入893亿元,同比减亏98.8%。全省地方国有企业经济运行主要经济指标由2013年、2014年的加速下行,到2015年逐步降幅收窄,2016年开始由降转升。今年1月,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实现开门红,营业收入、上缴税费同比分别增长14.9%、17.5%,实现利润总额1.2亿元,结束了自2012年7月以来连续54个月亏损的局面。

优化发展环境 增强黑龙江全面振兴活力

非公有制经济是支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坚决制止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行为。

一年来,我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政府部门做好“围墙内的事”,在“非禁即入”基础上坚持“设障必纠”原则,“放手养鱼”呵护民营企业发展。尤其是把转变政府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来抓,把简政放权作为支持民营经济的最大红利,把该放的事项放到底、放到位,把该管住的事情管住、管好,为民营企业撑腰打气。

仅2016年我省就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7部,修改和清理了几十部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成立了“企业创业投诉中心”,同时聘请了一批优化发展环境监督员,建立了监督反馈绿色通道;对领导干部妨碍企业发展、插手工程建设、干扰招标投标和公职人员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和消极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对重点中省直部门、各市(地)进行了两轮专项督查,逐步排除各种权力因素的不法干扰。同时,省委、省政府态度鲜明地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身体力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2016年10月,我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召开,明确黑龙江将重点深入实施非公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2016年12月,《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涉及进一步放开民营经济进入领域、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帮助民营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大金融和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8大方面共50条。

持续改善的发展环境为民营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6年,我省掀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热潮,科技人员、农民、大学生、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四支队伍创新创业呈现良好势头。全省新注册市场主体38.6万户,增长8.6%,其中企业7.3万户,增长22.9%。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4%。

溪水公园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黑龙江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黑龙江在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增强信心、选准方向,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作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向前推进。

龙江振兴,人才先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振兴发展的动力活力需要人来实现。过去的一年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吸引更多的人才为黑龙江振兴发展服务,我省不断解放思想、开放政策,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良好人才环境,引才、聚才、留才、育才,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积蓄起强大的智力资源。

省委、省政府继2015年3月出台《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后,2016年7月又出台《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省直部门和各地相继出台配套文件近百个。省人社厅先后取消行政审批权力事项42项、下放和部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4项。在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上,允许高校院所自主设置特定岗位,不受编制结构、岗位数额和结构比例限制,聘用急需紧缺人才;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上,将职称评审权、核准权全面下放;在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上,将科研经费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

借助中组部“一带一路”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省委、省政府聘请参加活动的47位院士专家为黑龙江省特聘专家。为了广纳人才,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柔性引进的人才在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等方面,享受与全职引进人才同等待遇。外籍专家及其家属在黑龙江均可享受“五险一金”待遇,引进的专家子女在接受义务阶段教育的,可按照专家的意愿选择就读学校……

依托部属高校、中直院所、中央企业集聚人才是黑龙江的优势,发挥地缘优势开展对俄引才引智更是黑龙江的特色。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9所高校与俄罗斯高校合作,招收合作培养学生近5万人,接收俄罗斯留学生数量居全国首位。

对外加强引进,对内充分挖潜。近年来,黑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了净流入,自主培养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越来越多,目前已集聚各类“国字号”人才3000余人。

我们强化人才服务,全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腾讯众创空间等专业孵化器161家,新入孵企业1488家。省科技厅成功建设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目前“货架”上有4805台(套)大型仪器、3.63万项检测项目及各类技术创新服务项目供科技型企业选择,还有2000万元科技创新券作为创业补贴。继全省各地批量建设拎包即可入住的人才公寓后,省里又开通了高层次人才服务热线电话,安排专人负责接听、协调、督办人才在创新创业及生活方面遇到的难题。

从“孔雀东南飞”到“金凤北来归”,东北振兴的“风口”已经打开,黑龙江人才“高地”正在生成。

优化对外开放格局以开放促进黑龙江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时强调,要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联动是开放的重要保障,没有大通道就没有大开放,道路联通是贸易畅通的先决条件。谋划多年的中俄同江铁路大桥、黑河黑龙江公路大桥开工建设,黑瞎子岛公路口岸获批建设,哈欧、哈俄班列常态化运营,都产生积极影响。2016年,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进出口实现116.3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0.3%。全省通过哈尔滨-叶卡捷琳堡货运包机和哈尔滨—新西伯利亚、哈尔滨—叶卡捷琳堡客货混载以及绥芬河通过陆路等运输方式共对俄发寄国际邮包948.8万件,货重2410吨。

现代生态农业黑木耳种植集聚区

这一年,我省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俄合作取得重要突破,人文、教育、技术、金融等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深化,“哈洽会”升格为中俄博览会后,一批境外产业园区纳入俄远东超前发展区政策支持范围,12家工业示范基地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全省省级开发区达到57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达到16个。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落户企

业达到446688家,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已具备国家验收条件,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黑龙江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哈尔滨新区成为中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和最北部的国家级新区。

这一年,我们努力扩大全方位对外合作,通过招商引资对外合作拓展“朋友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荷兰、瑞士、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英国等国家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促进我省同“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高层互访直接带动黑龙江对外经贸风生水起。2016年,新设立外资企业116家,增长45%。实际利用外资58.2亿美元,增长6.8%。对欧美、日韩、澳新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龙江儿女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魄力,快马加鞭全面深化改革,持之以恒扩大对外开放,破除思想观念障碍,冲破利益固化樊篱,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前行之路永无止境,让我们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着力培育体制机制新优势,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hii..ccnn

猜你喜欢

黑龙江人才改革
人才云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改革之路
Write a caption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改革备忘
黑龙江弃风博弈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