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阅读培养 涂亮人生底色
2017-07-03田丽
田丽
“书香致远文化持重”是我校八十余载风雨历程一直相承的文化特色,新一代教育人应该持续坚守传承书香,陶冶浸润的重任。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手段,学校应当教会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在书籍世界里遨游,为学生一生的发展、一生的幸福打好基础。
一、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
1.兴趣是做好一切的原动力。阅读兴趣是从学生内心深处对阅读所产生的一种主动需求。在学生阅读实践中,我校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全面开放学校图书馆,少先大队开设图书交换站,班级增设小小图书角,发动学生家长,建立温馨家庭书屋,为学生创设了目之所及全是书报,随手可得的阅读环境。
2.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校首先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加强对学生品词析句能力的训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注重教会学生工具书的使用、学习笔记的摘录、阅读批注的方法、正确处理段落问题、概括主要内容等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指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拓宽课程内容,扩大阅读范围
1.挖掘课程资源,优化阅读课程设置。实践中,我校立足实际,发掘已有课程资源,不断整理和规范,依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和需求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语文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传承和发扬经典文化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校本课程——《古诗词诵读》(分级)、《传承墨香》《快乐“悦”读》以及结合我校地域特点开发的《雷锋读本》,将雷锋精神融入小学阅读内容,学校定期开展美读、故事、演讲、读书汇报会等各级各类竞赛展示活动,成为我校普及型校本课程。
2.保证阅读时间,确保读书效果。我校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利用地方課时开设每周一节校本阅读课,各年段进行必读书目的指导,学校每月集中时间对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等进行有效指导;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充分地利用好学生校内外时间组织读书活动。家校一体共同推动,较好地保障了阅读的实效,逐渐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相得益彰。
三、搭建广阔平台,感受阅读快乐
分享阅读收获、展示阅读成果是每一名学生感受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实践中我校注重搭建校内外阅读活动平台,学生在参与各类阅读活动中,增加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继续参与阅读的情趣。学校开辟读书专栏橱窗,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感悟”“读书心语”“读书日记”等文章。各班级板报设有“书香园地”,定期展示“好书推荐”“每周一背”等内容,交流展示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放学生自创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设平台。
四、阅读成果初显,打好人生底色
1.形成良好阅读氛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了多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这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分享阅读成果,使孩子们自我学习的价值得以体现,校园内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
2.良好的阅读习惯,助推高效课堂教学。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如: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使我们课改新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倡导的自主学习得以最大化地体现,优化了课堂教学,可以说,这不仅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帮助,对他们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们拓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单一而狭窄的,通过大量阅读,孩子们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最近两年,我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了小学生“百科知识竞赛”“辩论赛”及“汉字听写大赛”,我校学生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汉字听写”大赛中,孩子们日益剧增的识字量令人啧啧称赞,孩子们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识记了更多的汉字。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是支撑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和保障。亲近书籍,爱上阅读,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激发和维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的生命里充满阅读的喜悦,逐步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打好人生底色,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