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话语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2017-07-03沈佳慧陈跃
沈佳慧+陈跃
(浙江师范大学 初阳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摘要:英国学者Steve Walsh的导论性著作《探索课堂话语——行动中的语言》中提出了四种课堂话语模式,分别是管理模式、材料模式、技能和系统模式以及课堂情景模式。其中管理模式(managerial mode)是指教师为管理课堂所使用的课堂指令,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两个正面课堂案例和两个反面课堂案例,从教学目标和互动特征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课堂话语;管理模式;教学目标;互动特征
一、引言
话语分析是国内外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课堂话语分析倍受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注。所谓课堂话语(classroom discourse)是指在课堂情境中使用的一种语言。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交互过程,多年来语言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是通过将它和“真实社会”的交际情形相比较来分析语言课堂的交际性,并提出评价教师课堂话语的任何标准都必须是自然的话语。(咸修斌、孙晓丽,2007)
二、案例分析
(一)正面案例
Extract 1
T: Yes. OK. And just he wants to tell us what he has got (1.0) from the mistakes he made OK? And now, would you please try to read… Read the title. And try to guess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Is it clear to you? Read the title here. Can you make a guess?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Is anybody who once had an idea?
上面这个片段出自蔡晓佳老师的教学视频,开始于2分34秒。这是一个典型的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管理模式。首先我们来分析它的教学目标。这是为了开始一个教学活动——根据题目预测整篇文章的内容。也就是很好地传递了老师想要表达的信息。这个片段中“And now, would you please try to read… Read the title.”这句话开始下达指令,让同学们读题目,也就是从其他地方回归到教材,实现了第三个教学目标。“And try to guess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这句话又体现了下一个教学目标,及介绍该活动。老师明确表面,试着猜测这片文章可能会讲些什么。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教学片断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这么长一段话都是老师说的,并没有出现学生的话语,体现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管理课堂的特征,教师和同学并没有进行互动,教师也没有给他们回答的时间,而是一连串地提问“Is it clear to you? Read the title here. Can you make a guess?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Is anybody who once had an idea?”时间完全由教师掌握。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段话中,教师使用了大量的过渡标志(transition markers),如“Yes, OK, And now”等等,这些过渡标志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提醒了学习者下一个指令的到来,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教师的指令是读文章题目并猜测文章大意,这一系列的标志正符合了课堂话语管理模式的特征。为了让指令清晰,有时候教师需要重复自己的要求,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明白,使活动进行顺利。
(二)反面案例
Extract 2
T: I can't see your name card. And (er) ZhangYuhong, what do (u), what about you? Do you agree with her? Does he believe that … Can you find I don't believe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Can you find the answer? No? Ok, it doesn't matter. Sit down, please. Maybe, th (e) you feel a little difficult, because you know because that's is really a long sentence, right? Ok, just focus on don't and nor, so what can we know according to nor? What does (.) the writer want to…to tell us about nor. (1.0) Nor means what? (3.0) Yeah~ he doesn't believe, nor, nor means what? (1.0) nor means what?
同樣的,上述片段也是出自蔡晓佳老师的教学视频。大体上而言,该片段皆为教师话语,没有出现学生的声音,并且教师正在发出课堂指令,让学生回答“nor”的意思,因此,笔者判断该片段属于课堂话语中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后便会发现,教师的指令下达并不明确。而这一点也在后文学生的回答中得以体现。学生回答“想法”,很明显,这是“notion”的意思,教师在该模式中并没有完成准确地传达信息的教学目标。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信息传递错误呢?笔者认为,教师的模式过渡不够成功,一开始,教师还在询问上一个问题,当上一个问题无法解决时教师选择换一个问题,那么这里的过渡还不够明确,以致学生还沉浸在上一个问题中,没能及时转换过来。也就是说教师未能达成转换模式的这一教学目标。
此外,笔者发现该段话语教师虽然使用了过度标志语,但使用的位置不够合适。在不必要的地方出现,而需要过渡标志时却缺少了。当教师在询问“Nor means what?”这一问题前是毫无征兆的,也就是没有使用过渡标志,那么学习者就不会引起重视,所以可能当教师问完了问题后,学生们才反应过来刚刚教师发出了指令,但是他们已经错过了关键的信息“Nor”,才会回答成“notion”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教师缺少了确认核实的这一步,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教师一开始准备的问题并不是这个,笔者猜测这个问題是教师在发现前面那个问题较难回答后临时想出来的一个难度较低的问题,那么在表述的时候,肯定没有PPT等工具作为辅助,全凭教师的口头表达,这时就需要确认学生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建议可以加一句“Are you clear?”类似的问句,询问学生是否明白。
三、结论
总体而言,以上四个案例均属于管理模式,因为都是教师在下达课堂指令。但是我们发现,后面两个反面案例在话语量明显多于前面两个正面案例的,然而所达到的效果却远远不及前者,这也就告诉我们在管理模式中,虽然一直是教师讲解,但要注意控制话语量,在介绍或总结一个活动时,语言以简洁、精确为佳,只要表达清楚指令即可。
其实,在一节英语课堂中,往往是各个不同的模式互相结合,相得益彰的,单一的一个模式无法支撑起整堂课,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灵活运用各种课堂话语模式,才能使二语课堂变得生动、精彩。
参考文献:
[1]Walsh,S.Construction or Obstruction:Teacher Talk and LearnerInvolvement in the EFL Classroom[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2(6):3-23.
[2]Walsh, S. Investigating Classroom Discourse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3]韩美峒.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兰良平. 探索课堂话语,提升课堂互动能力[J]. 英语学习, 2016 (7): 63.
[5]刘永兵、王冰、林正军. 英语课堂教学量化研究工具的构想与设计[J]. 中国外语, 2009 (3).
[6]马毅, 刘永兵. 中国英语课堂话语研究——综述与展望[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 42-47.
[7]闻人行. 外语课堂教师亲和力的话语构建[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3.
[8]咸修斌, 孙晓丽. 自然模式亦或教学模式——基于大学英语优秀教师课堂话语语料的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5):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