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与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取穴思路对比分析

2017-07-03李得钦陈守强李灵灵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济南25004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0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太冲风池曲池

李得钦,陈守强,李灵灵(.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山东 济南 2500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

*通讯作者。

·临证心得·

针刺治疗与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取穴思路对比分析

李得钦1,陈守强2*,李灵灵1
(1.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通过检索1989年~2016年9月CNKI期刊数据库统计并对比分析针刺与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取穴思路,得到针刺治疗高血压文献295篇,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文献129篇,分别统计归纳出针刺及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可知针刺选穴中的太冲、足三里、曲池、风池、合谷,穴位贴敷中的涌泉、神阙,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血压;针刺;穴位贴敷;取穴思路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简称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临床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典型的高血压头痛、头晕症状在血压下降后消失。本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

高血压患病人群年龄跨度大、人数众多,2015年新完成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5.2 %,而在2002年还是18.8 %,其上升速度不容小觑。本病虽病情发展缓慢,但亦可急性发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每年由高血压引起的过早死亡患者已超过200万,不仅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健康生活,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从古至今,运用外治方法作用于人体经穴来治疗疾病作为一种传统有效的疗法,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报道也较多,且效果良好。笔者对针刺治疗及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统计及汇总分析,以期在临床治疗高血压选择用穴中提供参考。

1 临床相关报道针刺治疗高血压的取穴统计

检索1989年~2016年9月CNKI现收录的医学期刊,对295篇针刺治疗高血压的文献选用的主穴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共计108个穴位(统计不计奇穴),十四正经均有涉及。其中膀胱经腧穴20个,约占18.5 %,常用腧穴有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胆经腧穴13个,约占12 %,常用腧穴有风池、阳陵泉、悬钟、侠溪;督脉腧穴11个,约占10.2 %,常用腧穴有命门、大椎、百会、印堂;大肠经和胃经腧穴各10个,各占约9.3 %,常用腧穴有:合谷、曲池、头维、人迎、足三里、丰隆;肾经和三焦经腧穴各7个,各占约6.5 %,常用腧穴有:涌泉、太溪、复溜、外关、支沟、角孙;脾经和任脉腧穴各6个,各占约5.6 %,常用腧穴有:关元、气海、中脘、太白、三阴交、阴陵泉;心包经腧穴5个,约占4.6 %,常用腧穴有内关、大陵;小肠经和肝经各4个,各占约3.7 %,常用腧穴有:后溪、行间、太冲;心经腧穴3个,约占2.8 %,常用腧穴有神门;肺经腧穴2个,约占1.6 %,常用腧穴有太渊。在295篇文献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为太冲、足三里、曲池、风池、合谷、三阴交、百会、内关、太溪、丰隆等穴。其中频率在前20位的腧穴使用频率统计详见表1。

表1 针刺治疗高血压常用穴位使用频率

2 临床相关报道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取穴统计

检索1989年~2016年9月CNKI现收录的医学期刊,对129篇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文献选用的主穴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共38个穴位(统计不计奇穴)。所涉及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心包经、大肠经、胃经、膀胱经、胆经、脾经、肾经、肝经10经。其中膀胱经腧穴10个,约占26 %,常用腧穴有心俞、肝俞、肾俞;督脉腧穴8个,约占21 %,常用腧穴有膻中;任脉腧穴5个,约占13 %,常用腧穴有神阙、中脘、气海;肝经、胆经、脾经和胃经的腧穴各3个,均占约7.9 %,常用腧穴有太冲、风池、三阴交、丰隆、足三里;心包经、大肠经和肾经腧穴各2个,均占约5.3 %。在129篇文献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为涌泉、神阙、曲池、太冲、内关、肾俞、三阴交等穴,其中频率在前16位的腧穴使用频率统计详见表2。

3 针刺与穴位贴敷文献对比

3.1 相同之处

两者统计所涉及的文献中,常用穴位如曲池、太冲、内关、足三里等有较大重叠。所涉及的经脉均包括督脉、任脉、心包经、大肠经、胃经、膀胱经、胆经、脾经、肾经、肝经,其中膀胱经仍然为使用穴位最多的经脉。

3.2 不同之处

3.2.1 穴位数目不同

从两者所选穴位数目来看,针刺治疗用穴统计共108个,穴位贴敷治疗用穴统计共38个,针刺选穴要比穴位贴敷选穴范围大。

3.2.2 使用最多腧穴不同

从两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两个穴位来看,针刺治疗高血压使用频率最多的两个穴位是太冲和足三里,使用频率分别为55.3 %和52.9 %;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使用频率最多的两个穴位是涌泉和神阙,使用频率分别为71.3 %和37.2 %。

3.2.3 取穴思路不同

针刺治疗高血压主要以辨证取穴、随症取穴相结合,以主穴、配穴分型治疗为特点,如王岫[1]治疗高血压时以百会、风池、内关、三阴交为主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肝俞、肾俞,痰湿内阻加中脘、丰隆、头维、公孙,阴阳两虚加关元、足三里,95例经治疗2周~4周后,显效10例,有效74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显示:辨证施治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亦有针刺单个腧穴降压,临床上亦取得较好的疗效。

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时,除了要考虑选择合理降压腧穴及有效降压药物相结合,还要考虑选择方便贴敷的部位,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例如用吴茱萸、白芥子外敷涌泉穴,吴茱萸、决明子外敷神阙穴等。

4 讨 论

根据以上分析,针刺选穴中的太冲、足三里、曲池、风池、合谷,穴位贴敷中的涌泉、神阙,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太冲为肝经腧穴,足三里为胃经腧穴,风池为胆经腧穴,合谷为大肠经腧穴,涌泉为肾经腧穴,神阙为任脉腧穴。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是脏腑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其多血少气,重浊下行。高血压多为肝阳有余,体阴不足,阳气趋上发为头痛眩晕,治当寓阴制阳,引上亢之阳下行。太冲穴能疏肝理气,平肝熄风,泄肝火,清头目等,故为临床最常用的降压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多气多血,既可补虚,又可平冲降逆,泻多余之气血,有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作用。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清热降浊,为临床清退风热常用穴,其降压效果明显,作用平稳,对老年患者长期高血压已产生耐受的患者或伴有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宜。风池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是治内风外风诸症的要穴,用之能疏调肝胆经气,使肝气得疏泄,气血调和,风阳潜降。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有实验表明[2],当家兔大失血后,血压下降,针刺双侧“合谷”后血压明显上升,死亡率大大降低,当家兔呈高血压状态时,针刺双侧“合谷”,血压即出现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较大,停针后血压有逐渐回升的趋势,说明合谷穴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有培补元气,振奋人体正气,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通过刺激涌泉穴可有以下作用:通经活络,调整阴阳,使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重新调整,全面改善人体功能,恢复机体的代谢平衡和系统活力。神阙为任脉腧穴,经络之总根,经气汇聚之海,能联络五脏六腑,《医宗金鉴》谓其主治百病。且从经络角度来看,药物敷脐可利用药物之气来调节改善人体气血流注,直达病所,行气活血、调和阴阳,起到治病之目的,《阴符经》有云:“禽之制在气”,即为此理。

从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变化中可以看出,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经验的丰富,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不断提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治疗思路也更加清晰,也延伸出很多的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如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针、电针等等,这些治疗方法都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继续深入研究。

[1] 王 岫.辨证分型针刺治疗高血压病95例[J].中国针灸,1996(11):7.

[2] 王民集,朱 江,杨永清.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54-155.

修回日期:2017-03-28

本文编辑:张慧芳

R544.1

D

1006-978X(2017)03-0051-02

李得钦(1989-),男,2015级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2017-03-21

猜你喜欢

太冲风池曲池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抽动障碍儿童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春季护肝 按摩太冲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炎症因子含量及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五)
小穴位 大健康
针刺太冲太溪太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