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治疗脾虚泄泻33例临床观察

2017-07-01冀来喜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上巨虚中脘火针

张 静,武 杰,董 娟,冀来喜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火针治疗脾虚泄泻33例临床观察

张 静,武 杰,董 娟,冀来喜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fire needle in treating 33 diarrhea patients with spleen deficiency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脾虚泄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国医堂门诊就诊的67例脾虚泄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火针组)与对照组(蒙脱石散)。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中脘、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交替使用)、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火针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蒙脱石散溶水口服,3 g/次,3次/d,治疗2 w后统计疗效。2个月后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6.7%、46.2%。结论:火针治疗脾虚泄泻不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蒙脱石散。

脾虚泄泻;火针;蒙脱石散

在脾胃系疾病中泄泻是常见病之一[1],以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则脘闷不舒等为主症,其病因包括感受寒湿之邪、饮食、情志失调以及禀赋不足、脏腑虚弱等,基本病机为脾病湿盛,病位在大肠,主病之脏属于脾,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2]。在泄泻的发病证型中,脾虚泄泻占到51.97%[3]。据现代调查报告(2008)《针灸疗法治疗疾病的优势病种和优势作用的调查研究》指出: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病种中,腹泻名列第一[4]。而西医对于腹泻多对症治疗,缺乏特效药,或虽然能止泻,但相关的并发症却未能改善,而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发现导师使用火针治疗脾虚泄泻不仅具有相当好的近期、远期疗效,而且明显改善了相关的伴随症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国医堂门诊就诊的67例脾虚泄泻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14~63岁,对照组33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6~65岁。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失1例,最后统计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5]中脾胃虚弱型泄泻的辨证标准:主症大便时溏时泻,可夹有不消化食物或稍进油腻饮食则便次增多;次症主要以全身症状为主,如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等,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弱。病程至少3个月以上且反复发作。

1.1.3 排除标准 具备下述任何一项者:①肠癌;②痢疾、霍乱;③肠道炎症或伴有感染;④寄生虫感染;⑤有严重原发性疾病;⑥精神病患者。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3 g/次,3次/d。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治疗。取穴:中脘、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交替使用)、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取中脘、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交替使用),碘伏消毒后,选取0.40号1.5寸火针,直刺0.8~1寸,针刺后迅速出针并拿碘伏棉按压。患者再取俯卧位取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直刺0.5~0.8寸,针刺后迅速出针并拿碘伏棉按压。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2 w后统计疗效。

根据《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关于《泄泻常见症状分级量化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其中大便粪质与次数、食欲不振、神疲懒言、倦怠乏力按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1、2、3分。

将临床好转、治愈的有效病例,在治疗2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或因其他疾病来诊时观察复发率,统计远期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关于泄泻的疗效评定,分为未愈、好转、治愈3个等级。治愈:泄泻停止,其他症状消失,大便相关检验检查正常;好转:泄泻的次数、其他症状好转,大便相关检验检查趋于正常;未愈:患者的腹泻、其他症状无好转,大便相关检验检查无改善,或患者病情出现加重。

2.2 疗效观察

2.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3 40.86±4.87 10.7±0.851)治疗组 33 40.83±4.45 3.62±0.681)2)

由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自身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均有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两组患者治疗2 w后总有效率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2 w后总有效率比较 (例)

由表2可知,从总有效率来观察,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

2.2.3 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复发率比较 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复发率比较 (例)

由表3可知,2个月后随访,从复发率来观察疗效,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

2.2.4 治疗中的不适记录 治疗组中部分患者在初接受火针治疗时稍有畏惧感,需要施术者解释,适应1~2次后,可较好地配合施术者。

3 讨论

泄泻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人们经常超负荷工作,以及饮食缺乏规律性、合理性,导致其发病率不断上升[7]。脾虚证型占泄泻证型的50%以上,祖国医学认为脾虚泄泻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病位在大肠,主病之脏属于脾,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对于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也无特效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且停药后容易反复。虽然抗氧化剂、细胞因子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但仍有许多弊端。中医治疗脾虚泄泻有着确切的疗效,不仅副作用少,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国家1993年出台了《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其中确切表述了中医辨证治疗腹泻有很好的疗效[8]。

根据脾虚泄泻的病机为脾虚湿盛,病位在大肠,我们选取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中脘、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交替使用)。其中脾俞为脾之背俞穴,《难经·六十七难》曰“阴病行阳……俞在阳”,《难经·阴阳应象大论》云“阴病治阳”等,脾俞能调脾气、助运化,胃俞与脾俞合用加强健脾运化水谷的功效。肾俞一则取其培火补土,健运脾胃;二则湿为阴邪,最伤阳气,肾阳为阳气之根。大肠俞、天枢、上巨虚针因其病位在大肠,选取大肠的背俞穴、募穴以及下合穴,乃大肠腑气血输注之地,对于调节肠腑、恢复传导功能有很好的疗效。其中中脘、天枢、上巨虚为我导师“肠病方”的基本方,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中脘为胃之募穴,又是腑会之地,胃与大肠相连,在生理病理上有很大程度的关联性。程艳婷等[9]通过查阅古代文献指出中脘穴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穴。大肠属六腑,腑为阳,按《难经》“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所以取中脘而不取大肠俞。

虽然脾虚泄泻的病机为脾虚湿困,阳虚症状有时并不明显,但我们认为脾虚泄泻几乎都由急性泄泻失治误治迁延难愈而转归或患者身体素虚阳气不足而成。从致病因素来说湿为阴邪,最伤阳气;其次从病程来说其一般都在3~6个月,甚则数十年,且反复发作,易耗损人之阳气。在查阅文献时发现徐珊等[10]和我们有同样的认识。而火针疗法不仅能起到毫针激发经气、行气活血的作用,还能起到温阳散寒、通经的功效。

火针属于非药物疗法,安全有效且无副作用,能很好地调理脾胃,恢复大肠的传导功能,并且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使自身阴阳尽快恢复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在临床上火针治疗脾虚泄泻有很好的疗效,同时我们正在通过严谨的试验设计来比较电针、电针配合火针治疗后各组的疗效及其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脾虚泄泻(功能性腹泻)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1]朱萱萱,朱吾元.中医药治疗脾虚泄泻机理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8):1 709-1 712.

[2]周仲英,金实,李明富,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34

[3]马珊.温针灸治疗慢性泄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观察[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

[4]柳正植.合募配穴法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0-143.

[7]李乃艳.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90例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5):36-38.

[8]刘名波.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泄泻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D].苏州:苏州大学,2015.

[9]程艳婷,路晓红,王艳珍,等.中脘、天枢、上巨虚为肠病基本方的古代文献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1,43(7):79-80.

[10]徐珊,汪受传.汪受传温运脾阳法治疗小儿脾虚泻的学术观点与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8):50.

(编辑:梁葆朱)

R247

A

1671-0258(2017)02-0060-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05B00)

张静,在读研究生,E-mail:450637075@qq.com

冀来喜,博士,主任医师,教授,E-mail:tyjilaixi@126.com

猜你喜欢

上巨虚中脘火针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Qi-acupuncture Therapy of TCM on Portal Hypertension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有“艾”更健康(三十九)
——用艾灸防治便秘(上)
足三里和上巨虚平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