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习为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2017-07-01杨贵勋
杨贵勋
【摘要】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关键词】 有效预习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6-150-010
中年级,教师重在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上,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反复训练。
一、明确预习目的,注重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的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了。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
通过班队会、口语交际课等方式记性学习方法交流会,通过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还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使其他同学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是学习更轻松。
2.通过激励机制激发预习兴趣
在班级里对于完成预习的同学奖励奖励一颗星星,预习充分,做得出色的再加一颗星星,根据个人的得星数,每月评出“预习之星”。连续两次获得“预习之星”的同学可以收到老师神秘的礼物。
二、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因素性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個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中年级的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要想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学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
(一)阅读课题,粗知课文
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先要阅读课文的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来揣摩一下文本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用回答问题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二)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如果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很难引起共鸣。此时我就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学生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参照拼音,读准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于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不明白字意的字,要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
(四)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反复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文章告诉我们的内容;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五)细读课文,质疑问难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在对课文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思考一下,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及时记录下来。预习时还需要多用心分析,找出疑问,可以记在预习笔记上,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带着疑问听讲,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三、课前预习的效果分析
1.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实践来看,效果是显著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在听课时,注意力就会比较容易集中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上,做到听课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就教师而言,教师在设计、检查预习作业的过程中,既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智能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又有利学生大脑开发和潜能挖掘,使教学过程呈现立体性。因此,可以这么说,课前预习也是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2.课前预习为学生有效思考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的将自己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问题涉及课文的方方面面——词语、句子、段落等,使自己的问题意识得到加强和巩固。
3.学生批注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由最初的过多到现在的简练,由最初的不知所云到现在的把握重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反映了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4.学生的语文作业尤其是作文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除了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能力逐渐变得清晰、有条理之外,他们的作文写作也有非常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