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赋予数学以生命的意义

2017-07-01柴青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师学生

柴青萍

摘要: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做一名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听任各种不同思维、不同方法自由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创造灵性。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124

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同时也是最容易创造的科学。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活动。也就是,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提供很多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己发现或是“再创造”出各种运算法则和各种定律及公式等,即赋予知识以生命的意义。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做一名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听任各种不同思维、不同方法自由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创造灵性。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把“已完成的数学”变成“未完成的数学”,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

任何数学问题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产生背景、生成过程和实践价值。现代数学主张将数学还原为“未完成的数学”来开展教学,也就是像科学家发明研究一样,让学生不仅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而且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比如,“圆的面积”一课,只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学生就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但是这种认识是被动的毫无生命力的,应该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即包括猜想、探究、得出结论这三步。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分析、对比各个公式推导过程的共同点,以及由图形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点,使学生体会到将一个没学过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这个图形的面积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接着出示圆形,学生明确是圆形后,教师又问圆的面积是什么?如何推导它的计算公式?从而让学生提出猜想。有的学生提出: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有的学生提出:把圆转化成三角形来推导;有的学生提出: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等。然后,有相同猜想的学生自由结组进一步探究,各小组在探究过程中,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经历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他们在猜想、操作、思考、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获得了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二、变“机械式学习”为“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潜能的发挥,决定着数学教学的“再创造”水平。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对于动作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

比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笔者没和以前一样出示课本上的自学提纲:长方形有几个面?相对的面的形状怎么样……没有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纲自学,而是进行了大胆尝试,给学生提出一个大问题:“你认为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接着,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小组同学交流后全班同学交流、汇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探索活动中,他们有的量,有的看,有的剪,有忘我入神地冥思,有和风细雨的商計,也有激烈的争论。尽管许多学生对于长方体的特征知道的不够全面,但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他们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叙述了出来。孩子们面对自己的探求所得很有成就感,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总之,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参与数学练习和实践活动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数学“再创造”的体验和经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赋予数学以生命的意义。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小学 041000)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