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门诊就诊宫内疾病患者中诊治效果分析
2017-07-01孙国丽徐见兴徐秋红吴斯瑶
孙国丽+徐见兴+徐秋红+吴斯瑶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门诊就诊宫内疾病患者中诊治价值。方法 100例宫内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进行检查诊断, 并在宫腔镜下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定宫腔镜诊治宫内疾病灵敏度、特异性及疾病类型诊断阳性符合率。结果 100例拟诊为宫内疾病门诊就诊患者中, 通过病理诊断88例患者合并有各种类型宫内疾病, 占88.00%。宫腔镜诊断灵敏度为93.18%(82/88), 特异性为83.33%(10/12)。宫腔镜与病理诊断在宫内不同类型疾病患者中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在门诊就诊宫内疾病患者中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在疾病类型中诊断阳性符合率较高,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宫腔镜;宫内疾病;诊治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7.031
宫内疾病具有不典型性、隐匿性特点, 难以通过临床症状准确判定, 临床中易误诊、漏诊, 延误患者病情。宫腔镜为临床中诊治宫内疾病常用方法, 为妇科微创外科手术重要组成部分。常规宫腔镜操作中无需麻醉, 具有较高准确性、安全性、可接受性、直观等优点, 在妇科门诊宫内疾病诊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探究宫腔镜在门诊宫内疾病中诊治价值, 本文进行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拟诊为宫内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年龄21~69岁, 平均年龄(36.2±10.9)岁。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初步经阴道检查、超声检查等, 拟诊为宫内疾病患者;均有行宫腔镜检查适应证, 无绝对禁忌证;排除无性生活史患者。
1. 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自愿进行宫腔镜检查, 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按照《宫腔镜学及图谱》、《妇产科诊断病理学》为诊断标准, 初步作出诊断;并在宫腔镜下取病理组织进行检查,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 判定宫腔镜在宫内疾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并比较宫腔镜在宫内不同疾病类型中诊断阳性率。
1. 2. 2 检查方法 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内进行检查, 对有不规则出血患者, 止血后任何时间内均可进行检查。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宫腔内镜, 配置有电视摄像系统、冷光源、液体膨宫装置及手术器械。排空膀胱后, 患者取截石位, 窥阴器扩张阴道, 显示宫颈, 常规消毒、铺巾, 用钳子夹住宫颈并牵引, 用探针探明子宫深度、屈曲度, 在膨宫装置作用下将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注入宫腔内, 膨胀宫腔。移动探头, 一次检查宫腔内各个分布, 对异常病灶进行拍照记录, 并作出初步诊断, 根据病灶不同位置采取不同器械进行活检, 送病理科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根据患者情况, 可适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宫腔镜在宫内疾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100例拟诊为宫内疾病门诊就诊患者中, 通过病理诊断88例患者合并有各种类型宫内疾病, 占88.00%。宫腔镜诊断灵敏度为93.18%(82/88), 特异性为83.33%(10/12)。见表1。
2. 2 宫腔镜与病理诊断在宫内疾病类型中诊断阳性符合率比较 宫腔镜与病理诊断在宫内不同类型疾病患者中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内疾病临床辅助检查诊断方法较多, 包括超声、经引导声学造影、分段刮宫、宫腔镜、CT、磁共振成像(MRI)等, 其中超声检查为最常用首先检查方法, 分段刮宫为诊断“金标准”[1]。临床研究指出, 超声在子宫内病变检查诊断中仅能显示宫内团块和增厚内膜, 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 并且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等难以做出鉴别诊断[2]。分段刮宫虽具有操作简便特点, 但在操作过程中盲目性较高, 易遗漏病变诊断, 即使有丰富经验妇科专家也只能刮到宫腔整体面积70%~80%[3]。
本次研究将本院门诊就诊拟诊断宫内疾病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诊断, 并取病理组织检查,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得出宫腔镜在宫内疾病中诊断灵敏度为93.18%, 特异性为83.33%。临床研究指出, 对于有指征行宫腔镜检查患者, 行宫腔镜检查可使患者诊断率由30%提高到70%[4]。有学者研究认为[5], 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患者不仅能提高宫内诊断率, 还能行宫腔镜手术治疗, 减轻患者再次治疗痛苦, 具有简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同时另有研究指出, 宫腔镜下直视病灶, 通过观察病灶在性质、形态、数量、质地、颜色、与子宫肌层关系等, 可作出初步诊断, 且具有较高阳性诊断符合率。本次研究同样得出, 宫腔镜与病理诊断在宫内不同类型疾病患者中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宫腔镜在宫内疾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 宫腔镜在门诊就诊宫内疾病患者中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在疾病类型中诊断阳性符合率较高,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孔元蓉, 叶颖斐.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河北医药, 2013, 35(13):1967-1969.
[2] 陈静, 陈勤芳.宫腔镜诊治宫内占位性疾病1065例临床分析.生殖与避孕, 2014, 34(4):292-294, 316.
[3] 高凤霞, 马金红. 间苯三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宫腔镜术前准备的效果评价.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8):3101-3102.
[4] 瞿大成, 蘇站勤, 高雪梅. 宫腔镜诊治772例宫腔内疾病的临床分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2, 8(5):471-475.
[5] 郑喜. 宫腔镜在166例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0, 33(4):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