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榆林市经济稳增长的路径选
2017-07-01姜利
姜利
提要:如果没有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榆林要在2017年实现全省率先脱贫,2019年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设“中国经济强市”和“幸福榆林”的目标都将会失去物质保障。本文在探索榆林经济增长持续下滑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之上,确立了稳增长的重点应放在对榆林经济的深度调整上,继而给出榆林经济稳增长的路径选择为转方式、调结构、深改革:一、榆林经济稳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三、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关键词:榆林;经济;稳增长;路径;转方式;调结构;深改革
2010年以来,榆林市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回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那么,榆林经济稳增长的重点在哪里?有效的路径选择又是什么?笔者以为,榆林经济稳增长的重点应在于对榆林经济的深度调整,其路径选择为:转方式——调结构——深改革。
一、榆林经济稳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榆林是典型的资源性地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榆林经济凭借资源开发和一次能源生产,经济总量增长了约24倍,一跃成为陕西第二大经济体,且这十年的高速增长实现的并不艰难。而在2010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年榆林经济总量在逐年增加,但增速在逐年下滑,2015年仅为4.3%。同此,榆林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均在下滑。
榆林经济稳增长,就是将榆林经济增速维持在平稳较快的水平,而并非回复到“十五”“十一五”期间“一路狂奔”的状态。榆林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笔者以为,正是因为榆林十多年来依赖一次性能源开发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以往的模式,旧有的发展,已将榆林推向了前所未有的临界点,很难再有新的潜能释放。当前榆林正處在承前启后、二次创业与转型的特殊时期,若要再度领先、再创佳绩,就必须要有新的、超前的思维,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中央、国务院一再指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必须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能否真正把握好这条主线,正是榆林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所在。
(一)以能源化工一业独大转向多业并存的经济发展方式
十多年里,榆林经济发展一直是以资源开发和一次能源生产为主,五大支柱行业(煤炭开采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无一例外都是能源化工产业。受外部市场需求不足、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导致榆林原油、天然气、原油加工量、发电量等大宗产品产量增速放缓和大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效益明显下滑。如2015年,全市68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121.34亿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重工业总产值3046.09亿元,下降9.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6%,这直接导致榆林经济增速回落到4.3%。
榆林尝到了“资源诅咒”的滋味,领悟了资源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财富的道理。要想经得起风浪、见得了世面,如果继续“单恋”能源资源“一枝花”,只会将榆林带向歧途。榆林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必须通过能源带来的经济效益来带动多业并存的新兴发展力量,特别是非能源产业,继而逐步摆脱依赖能源资源发展榆林经济的魔咒。
(二)以成本优势为特征转向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
依靠低工资、强劳动、低附加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特征,而依靠技术创新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特征。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原有的生产模式及积累模式大势已去,就必须转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第一是在同一产业内实现技术升级,第二是促进资本流向技术潜力大的新兴产业。
习总书记指出“增长的动力从哪来,我的看法是,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创新是榆林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榆林未来发展竞争的核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榆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这里仅以榆林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例:在同一地区、同一作物的种植上,常因发展方式的差异,造成经济收益出现成倍乃至几倍的差距。如榆林的红枣生产,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栽培,一亩最高收入可达3万多元,而传统方式的大田枣树每亩平均收入只有2千元;采用温棚种植蔬菜,一亩最高收入也在3万元以上,而大田种菜亩收入不过3千元左右。现在榆林北六县(区)和南六县的差距,实质上也表现出发展方式的差别。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作为榆林市经济骨干力量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关系到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虽然,目前榆林市大中型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技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具有R&D人员比重大、R&D项目增长快、自主创新发明有突破这些亮点,但企业的科技创新状况与企业数目及经济总量却极不相称,表现为总量小,投入低,机构少、指标滞后等劣势,整体上存在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的问题。需做到:(1)提高竞争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技术创新、高科技意味着高风险和高回报,企业往往存在着“不搞技术创新就等死,技术创新就等于找死”的心理。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其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并开展多种学习交流和合作,使其体会到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高增长的益处,增加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营造新环境,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政府要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使企业技术创新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自筹为主体、金融部门为支撑、广泛吸纳民间资金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促进企业配套资金的投入,并以企业R&D投入多少来享受政府减免税额等待遇。在提供土地、资金等企业发展必需生产要素的政策扶持基础之上,结合榆林市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技术需求,建设一批科技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解决企业共性技术领域问题。同时,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以政府主导型为主转向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
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决策和管理,容易导致浪费与投资的结构性扭曲。政府资金更多流入国有经济,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其挤出效应越强,投资效率越低,内在结构越失衡,就越需要新一轮更大规模的融资与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继而导致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旦如此,榆林很可能长期陷入经济增长乏力的状态。
当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型的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榆林经济增长的动力。近年来,榆林全社会固投平稳增长,但增速回落。如2015年,榆林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4.37亿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3.63亿元,下降18.8%。项目投资完成1086.64亿元,下降17.8%;房地产投资完成46.99亿元,下降38.6%。民间投资完成425.64亿元,下降16.9%。可喜的是民间投资比重在上升,自筹资金逐步增长,民生领域投资进一步加强。需要强调的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国定资产投资比例,政府一边要为项目建设搞好协调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发挥投资对榆林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一边要逐步回归政府为社会管理者角色,逐步退出竞争性经济领域,确立市场的主导地位。可通过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实现投资主体由地方政府转向民营企业,消费主体由政府消费转向私人消费。建立资金筹措工程,整合运用好各种资金,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流入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流向农村经济领域以及第三产业,使其成为榆林经济稳增长的助推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关键在于,必须变革经济体系的内在结构,从而打破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甚至路径锁定,使其进入新的通畅的轨道。
(一)调整需求结构
多年来,榆林是以能源产品外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在资源价格和能源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时期,更应头脑清醒。在抓工业增长这一动力的同时,逐步调整政府需求与私人需求间的份额,逐步调整外部需求与内部需求间的比重。榆林的三产严重依赖二产增长和财政支出拉动,加上榆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增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只有人们的基本生活类商品才是榆林消费持续增长的稳定动力,提高生活品质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强劲,奢侈品如化妆品、金银珠宝类等奢侈品销售较好。要扩大榆林居民消费,则要提高第三产业承载力,大力发展教育、旅游、会展、信息、购物、保健等服务业,培养消费热点,发挥好房地产、汽车、旅游等消费的引领作用,发展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消费,深度打造精品旅游产品等促进文化旅游消费。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和补贴政策,实行精准扶贫,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二)调整分配结构
需求又与收入相关。因此,调整需求结构依赖于分配结构的变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成为榆林经济稳增长的新动力。
1.工资、利润和税收的结构调整。个人消费源自于居民工资收入,私人投资源于企业利润的增加,而政府开支则源于财政收入的多寡。三者的比重大小,主要是通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来实现的。初次分配就是按照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等措施,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其首要功能就是使收入分配比较均衡。一方面,榆林在初次分配中,多年来劳动收入比重小(但从2012年开始居民收入增率已超过GDP增率);另一方面,再分配中政府财政收入直接转移给老百姓的比重较小,榆林人均GDP多年来处于全省第一,但GDP含金量却在全省垫底。大部分企业劳动者的报酬十几年来一直在低位徘徊,特别是农民工平均收入水平更低,榆林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仅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6~7成左右。榆林的这种分配结构使经济总量、企业利润与劳动收入三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是造成榆林居民消费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所以,要进一步提高榆林居民工资所得份额,增加政府财政转移。除此,榆林居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占比小。财产性收入是劳动工资以外,通過交易、运营个人财产所得到的收入,包括利息、红利、土地与房屋的买卖或出租等,其实质就是凭借居民所持财产所有权获取利益。让更多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和资本,这取决于要素所有权的明晰与要素市场的完善。如,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在企业推行劳动者入股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改革,清晰界定并充分保障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房地产市场。
2、南北县域收入结构调整。十多年来,虽然榆林南六县的发展在全省整体提升了20多个位次,但与北六县(区)比较起来大相径庭。2014北六县(区)的经济总量是南六县的10倍还多,神木县的经济总量是吴堡县的55倍。榆林收入过万元村子北六县(区)占1/5以上,过万元乡镇几乎全部集中在北六县(区)。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上差距更大,南部占比不足20%。目前南六县农村经济还基本处于传统的小农家庭经济状态,经济增长还主要靠土地和体力劳动等古老生产要素作支撑,而北部的农村经济增长已转向了以工业为骨干,以资本、矿产、技术为主要支撑。两种类型的发展和支撑要素的产出能力相差甚远。
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只是一种理论,而并非规律,它只反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内经济增长的一个过程,是短期手段,并不能反映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更不符合建设“幸福榆林”的价值追求,也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逊的“溢出效应”理论,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经济就逐渐出现均衡发展的趋势。所以,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到均衡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从现在已经走过的路来看,协调榆林县域经济发展,有不少得力的对策,如对口帮扶、异地开发,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无论是榆林的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大都是依托能源资源快速发展壮大的,企业以非市场化手段拿到极为廉价的能源资源,在能源需求极为旺盛的市场中赚取利润,理应将资源红利向社会回馈、向榆林回馈,尤其应加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帮助份额,帮助榆林轻工企业、食品、旅游等弱势行业走出困境。
3、城乡收入结构调整。2015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65元,比上年增加2089元,增长8.1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2元,比上年增加835元,增长9.31%。城乡收入差距2.83:1。除了收入上的差距,榆林的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居民储蓄存款等绝大部分为城市占有,再加上文化差异、社会歧视、政策不当等原因,促使榆林城乡收入结构更加失衡。除此,榆林阶层贫富差距也很大。要调整阶层收入结构,就必须通过四次分配,即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次和第四次分配。所谓第三次分配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分配,体现均等。必须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第四次分配就是慈善捐赠,体现的是能力。鼓励每一个社会成员热心慈善事业,当然,一个社会成员从事慈善捐赠应该同其能力大小大致相符。
榆林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动力支撑主要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城镇化需要一定的工业支撑和带动,特别要注意提升城市、城镇的承载能力,农民进城后的就业、住房、医疗、孩子上学等等问题都必须相应解决。以实际出发,放宽农民进城购房、择业、上学、居住、转户的管理办法,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医疗、教育、养老、低保等城乡逐步统一标准)。
(三)调整产业结构
十年前榆林的三产之比为18:45:37,2010年为5:69:26,2014年为4.8:68.3:26.9,2015年为5.5:62.5:32。虽然,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有了明显提高,但显然,产业结构还是单一,二产比重仍然过大,而每一产业中比例也失衡。目前,经济形势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更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1、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产业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在《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的基础之上,把发展非煤产业作为转型的重要支撑,着力构建“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产业集聚”的产业格局。一是优化第一产业。要继续做大做精现代特色农业,因地制宜推行各种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如北部地区可形成种养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力求温棚种养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南部丘陵沟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提高生产的集约化和科技化水平。把农业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构成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多元、产业结构优化的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生产、流通等配套服务,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二是优化第二产业。多年来支撑榆林经济的第二产业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而重工业中深加工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包括矿产开发和加工中需要的专业设备,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设备等还是滞后的。要不断延长产业链,要在塑料制品、铝镁合金材料、煤焦油加氢、太阳光伏等产业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完善榆林汽车产业园、榆神工业区装备制造园、定靖油气装备服务区等园区建设,扶持发展以防寒服、羊毛羊绒服装为代表的传统轻纺工业;三是发展第三产业。多年来榆林第三产业总量小层次低,增长动力不足。而且,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仍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文化旅游以及现代新兴的金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咨询等服务业发展滞后。
2、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资本的引导和利用。可靠的做法是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引导企业投资方向由强势行业向弱势行业转變,实现资本在能源产业与非能源产业之间的畅通流动。首先,政府要通过包括税收、土地政策、市场准入政策、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投资向非能源产业的流动;其次,通过各种手段来培育新的产业组织,尤其是民营经济向第三产业投资,这样既可以解决资本过度向能源产业流动的问题,也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再者,充分利用财政盈余和民间资本,由政府引导,在全市甚至全国范围内寻找有回报的投资机会,引进第三产业优秀经营者,加大对旅游、文化、物流等多方面的投资与政策倾斜。
三、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经济稳增长,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要求调整经济结构。笔者以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民营经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事实证明哪里的民营经济发达,哪里的就业就充分、哪里的老百姓就富裕,哪里的经济就繁荣。而发展民营经济则必须深化改革。这也就意味着,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最终落实到扩大市场的主导作用上。
(一)解放思想,肯定民营经济的平等地位
民营经济发展最深刻的阻力来自传统的思维定势,解放思想其关键在于怎样看待“公平”问题。
1、资本积累的过程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每个生产要素所有者应平等参与社会生产,遵循同一经济规则,按贡献大小获得相应收入。无论地位高低,每位公民平等享有公共资本;无论数额大小,每份资本具备同等增长途径,即统一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中小资本所有者权益,保障其有相同机会获得剩余价值并累积财产性收入。因此,需禁止政府官员凭借公共资源获利,推进依法治政,完善法律和信用体系,杜绝部门利益和强势集团利益。
2、生产资料占有的机会公平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通过医疗与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而使劳动力资本(包括体力、知识、才干)获取途径公平,保证榆林的每一位劳动者享有基本相等的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信贷机会,打破对特定人群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制度性保护。思想越解放,民营经济发展越好。真正把民营经济作为立市经济、主体经济来抓,使民营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的主体。只有给予榆林民营经济平等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榆林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二)深化改革,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这些年来,榆林民营经济、民间投资成为拉动榆林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5年,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074.8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0%。特别是近年来榆林民营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千企帮带、千村推进”开启了社会扶贫的新模式,在全国形成独特的“榆林现象”。但目前榆林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一是榆林民企产业结构趋同,企业数量虽多,行业范围较窄,大都是以二产为主,且均显现能源化工特征,造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也造成企业对专业人才、生产资料和销售市场的激烈竞争;二是人才、资金、土地、水等经济要素资源可获得性的制约;三是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仍有待改善,特别是面向民营企业的社会公共服务滞后,缺乏专业的服务组织,尤其是乡镇小型微型企业,难以及时获得各类市场信息;四是民企自身的“硬伤”如家族式、规模小、技术含量小、管理水平低等。十八大以来,国家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的实施细则全部出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交通、教育、卫生等领域,这将有力地激活榆林民间资本。
1、调整所有制结构:与发达地区相比,榆林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较小。进一步促进民间资本与其他所有制资本融合,推动榆林市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各类专业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鼓励民企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与国企、外企合作,以新型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实现优势互补。
2、清理歧视性政策法规:切实转变观念,清理和修改歧视民营经济的政策法规。明晰投资者与经营者对资产和收益的权利归属关系。严禁行政权力强制干涉民营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查处利用行政权力对民企乱摊派、乱检查、乱收费等违法行为。畅通民企反映诉求的渠道,加强民企民商事纠纷仲裁工作。引导民营企业自觉依法经营,防范法律风险,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优化民间投资的审批登记程序,分层次规范民营经济在金融、通信、电力、煤炭天然气、自来水、医疗、教育、文化等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准入门槛。
3、优化民营经济产业布局:针对榆林民营经济产业趋同的弊端,实现由能矿资源重化工产业向多业并举转化,参与发展特色资源、新兴工业、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等产业。鼓励和引导民企更多地进入农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开拓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其它绿色产业和新兴行业。
4、深化民营企业制度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外部环境的支持,更需要整合内部资源作为支撑。榆林民营企业多数为传统家族式管理,实行现代科学管理的企业为数不多。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家族成员往往在企业中居主要地位。这种管理模式只适合于企业的初创期,处于低效率运营状态,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进行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鼓励民营企业相同或相近的产业整合、兼并、重组,逐步形成民营企业大集团。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民营经济的人力资本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培训制度、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
5、转变服务方式:政府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加快交通通讯、电力供应、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民营经济投资的软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简化行政审批,坚持“非禁即入”,做到多支持、少干预、多服务。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中小企业服务,扶持建立一批创业服务平台,为初创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事务代理、业务培训、技术支持、财务融资、市场开拓等创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志强、尉俊东分别在2016年榆林“两会”上的讲话.
[2]汪同三.稳增长还应放在第一位[j].上海经济,2012,(4):10-11.
[3]魏杰、施戍杰.經济稳增长的重点应放在哪里[j].经济问题探索2012,(9).
[4]柴自军《关于加快榆林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5]佟铃,金兆怀.关于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2,(4).
[6]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