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分析

2017-03-16李静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群众监督榆林机制

李静

摘 要: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被提到了政治高度的群众监督,在近几年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受发展的制约暴露出了一定的不足。作为新中国起源地、革命老区的陕西榆林地区,群众监督作用的发挥情况直接关系着政治生态的发展,对全省党风廉政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为分析对象,从群众监督现状、实证分析入手,采用理论阐述、数据描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和制约群众监督机制建设的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榆林;群众监督;机制;实证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83-05

引言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汲取前期制度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力全方位推动群众监督机制的发展。不仅从党内、行政干部内部加强思想建设,促进公职人员密切联系群众,而且从社会宣传角度提升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鼓励对身边不法行为和贪腐行为的实名举报[1],为群众监督机制的充分发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当前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有着不少缺陷和漏洞,存在着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2]。另一方面,由于广泛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建立,特别群众监督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使当前的群众监督处于自发、随意和低水平状态[3]。因此,在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的社会环境下,研究群众监督机制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4]。

陕西省榆林市群众监督工作受到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构建了群众监督体制机制,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处理群众对于监督的诉求,但是认真研究发现,其仍然存在体制机制不顺畅、监督力度不足及监督方式单一、群众监督不够科学等问题[5]。

一、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

榆林市在秉持国家、陕西省有关政策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的政治特色和人口特征,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规定,并开设了若干群众沟通渠道。

(一)群众监督制度

榆林市委、市政府等组织机构先后推广了反腐倡廉十一项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榆林地方特色的反腐机制框架,其中与群众监督密切相关的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制度。

1.挂牌点名接访制度。榆林市实行“一册一卡一回复”的挂牌点名接访制度,要求单位印刷群众点名接访登记册,由专人负责登记信访人点名情况;被点名的领导在接访过程中要认真填写接访登记卡,如实记录办理的全过程,办理后要书面回复信访人,并征求信访人的意见,留存备查。各县纪委会不定期对点名接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凡发现对工作重视不够、推诿扯皮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2.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遵照陕西省政府下发的《陕西省电子化政府采购办法(试行)》和《陕西省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工作实施意见》,榆林市政府要求:“分步分级实施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建成涵盖全市各级财政主管部门、采购单位、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在内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和执行平台。”目前,榆林市级政府部门已经全部实现网上电子化运作。

3.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继渭南市率先推广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并受到陕西省纪委的高度重视与推广后,榆林市政府开始推广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形成了村级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同时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6],弥补了村民自治组织架构中缺乏监督的制度性缺陷,实现了村务公开化、民主管理常态化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等。

4.信访听证终结制度。榆林市纪委经过广泛调研和讨论,在全市及县以下纪检监察机关推行了信访听证终结制度,即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业务范围内的涉及群众利益的信访纠纷问题,按照明确事项、拟定会期、举行听证、落实意见及建立档案的基本程序[7],组织信访当事双方、相关部门和公众评判人员,召开信访听证会,促使当事人终结信访行为。

(二)群众监督渠道

民情、民意能否畅通无阻关系到群众监督能否有效的发挥,而相关部门能否认真对待将直接影响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1.群众信息获取渠道。秉持“阳光政务”原则,榆林市在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相关部门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的技術手段,及时发布政务动态、接受群众监督。一方面,将信息公开渠道制度化,从根本上确保了群众信息获取的畅通。另一方面,鼓励下设各县区结合当地情况开设形式多样的信息公开渠道,例如市规划局要求每一个业务科室的办公桌上都放有一次性告知书、办事满意度测评表和监督卡,随时接受群众监督等,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联系等。

2.群众利益表达渠道。要彻底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仅加大政府政务公开力度还不够,关键是要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一方面,各政府部门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并逐步开通微博、微信平台,加强媒体建设,供群众提意见、帮监督。另一方面,建立了与群众“直接对话”若干渠道,例如各机关负责人轮流上电视回答群众提问、网上晒财产、领导干部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领导述职述廉等,进一步推动了党群、干群间的良性互动,提升了群众监督积极性。

二、榆林地区群众监督反馈

一个地区群众监督发展是否全面,不只取决于监督制度与监督环境是否完善,还取决于群众监督意识和监督积极性的发展水平。为了深入了解榆林地区人民对群众监督的认识、态度、积极性等内容,设计并发放了“关于群众监督的调查问卷”。

(一)对群众监督的认知态度

有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群众监督还是比较重要的,其中44.06%的被访者认为群众监督的存在“非常重要”,这与社会监督整体发展趋势相吻合,也预示着群众监督机制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接近10%的被调查者认为群众监督缺乏实际意义。考虑到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市、县等地区,被访者具备基本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若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将偏远地区的群众容纳进来,可以预计该数值也将略有增加。因此,如何提升广大人民对群众监督的信心就成为群众监督发展过程中必须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对群众监督发展的满意度

群众监督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只看政府做了什么,关键是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度指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当前群众监督机制作用发挥的认可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大部分群众认为群众监督机制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用的功效,仅有1.89%的被访者认为群众监督“充分发挥”作用,有33.91%的被调查者认为群众监督“基本发挥”作用,两者相加不超过 36%的比例,而将群众监督作用定义为“几乎没有发挥”的被调查者就占全部被调查者的51.98%,超过半数,甚至还有5.85%的被访者认为群众监督“完全没发挥”作用。换言之,当前群众监督的发展距离群众满意水平相差较远,群众监督信心较差。

二是对地方群众监督机制建设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陕西地区群众监督机制的整体建设发展情况基本呈正态分布,其中认为政府作为“一般”的被调查者比例最高,占全部被访者的59.9%;认为政府作为“较差”的被调查者次之,占全部被访者的28.06%;认为政府行为“比较好”的被调查者比例排名第三,为8.09%;排名最后的分别是“非常好”和“非常差”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选择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07%和1.89%。有这样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从整体来看群众对政府行为满意度较低(“非常好”+“比较好”<“较差”+“非常差”);二是依然存在“非常差”的评价。可见,榆林地区在群众监督机制建设方面虽然成绩卓越,但依然未达到令群众基本满意的程度。

(三)群众监督权力行使意愿

在影响群众监督权力行使积极性的众多因素中,对腐败的态度是其中一个关键。一般认为,群众不愿意监督可能是由于对贪污腐败现象的漠视或过度容忍造成的,相反,若对贪腐现象零容忍,就会促使群众积极参与到监督事业中来并充分行使其监督权力(见上页表)。

有49.9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非常愿意”,27.8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情绪次之的“愿意”,这表明大部分群众还是比较愿意行使其监督权力的。然而与“对腐败的态度”进行对比发现,在“非常愿意”和“愿意”行使监督权的被访者中,对腐败持消极态度的比例竟然超过了积极态度。例如“非常愿意”参与群众监督的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觉得对腐败“无能为力”,而选择“举报”或“利用网络或舆论”的被调查者比例还不到30%。同样,在“愿意”行使群众监督权力的被访者中,尽管选择积极处理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依然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消极面对,其中认为“不能为力”的人数比例高达40%。这些数字告诉我们,虽然大部分群众持积极的监督态度,但受当前监督机制环境、制度等因素制约,依然存在很大一部分群众不敢或者不会行使其监督权力,存在监督信心低下、监督勇气不足等问题,这与有关部门的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等不到位是分不开的。

此外,依然存在一小部分群众对监督持否定意愿,结合其“对腐败的态度”不难看出,认为腐败“事不关己”和自觉对腐败“无能为力”是两个最主要的诱因。要想改变这部分群众的监督态度,必须从社会反贪环境、思想教育等角度入手,彻底改变其对贪污腐败现象的漠视与容忍。

三、对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拓展的建议

针对目前陕西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推进网络监督机制建设

网络监督是时下最流行的群众监督方式之一。但网络信息较为复杂,而群众的辨别能力,很可能被某些“有心人士”所利用而造成不良社会事件。因此,如何在鼓励网络监督的同时抑制其消极影响,就需要快速推进网络监督机制建设。

第一,促使网络监督秩序化。政府应该考虑给社会提供更方便的信息,让社会、公众、企业等在网上获得政府一站式服务的所有信息,实现政治体系与社会各界的信息共享,同时在宏观上加大公共空间治理力度和加快网络技术的研究,对那些发布在网络上虚假信息和内容进行监控和过滤,避免监督过程中产生大量不可控信息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二,促进网络监督的规范化。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言论自由和信息获取的同时,不能妨碍和侵害他人的权利和自由,而要实现对网络的完全监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政府部门要强化广大网民的思想政治和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伦理道德体系,建立网络信息交流中的伦理道德约束,促使网络监督规范化。第三,促进网络监督的法制化。网络监督属于群众监督的一种新形式,我们应该及时调整现行法律,加快制定网络监督有关法律,通过单独立法集中打击信息犯罪活动,促进网络监督的秩序化、法制化,这样不但为群眾网络监督创造了条件,还为监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发展区域群众教育机制

考虑到很多群众根本不了解群众监督是什么,更不用说如何行使有关权力,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的双重教育。一方面,树立群众的监督意识。要充分利用舆论、新闻等媒介展开有理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还要经常组织群众参与政治讨论活动,培养他们的政治参与性,逐步树立积极的参政、议政观念,尤其要加强群众对腐败的认识,要求他们对腐败现象“零容忍”,这是提升群众监督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提升群众的监督能力。一是结合相关法律使群众充分了解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使群众学会正确运用反腐败的手段和方法,提升监督能力;三是使群众明确理性化、规范化参与监督的流程和要求,学会按照法律和规章制度行使监督权,避免越级监督、非理性监督、重复举报等行为的出现。

(三)完善群众监督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提高群众监督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职业举报人”和“职业打假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就证实了这一点。其一,注重激励模式的综合性。应当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正向激励与负面激励、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几类不同性质的激励模式有机结合来,通过正面激励让促使广大群众提升监督积极性,而负面激励则注重从道德层次强迫群众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内在激励培养群众的价值观、荣誉观、道德观,外在激励改善群众的生活状态、名誉水平等。其二,使激励手段多样化。要根据当地发展特色和群众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激励手段,实现群众监督的价值。其三,在激励机制中引入竞争。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竞争的存在有助于使公民或社团等产生主体效能感,引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竞争为公众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这有助于增强人民对周围环境的控制能力,促使人们的政治效能增强和政治监督增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纠正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观念[J].求是,2013,(3):3.

[2] 刘海芳.我国人民群众监督的意义[J].学习月刊,2012,(6):6-7.

[3] 楊金卫.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有效作用[J].山东人大工作,2010,(3):10-12.

[4]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欢迎舆论监督[J].西部大开发,2013,(8):4.

[5] 殷誉玮.陕西省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综述[N].陕西日报,2012-07-06.

[6] 王乐文.陕西村村都有村民监督委员会[EB/OL].人民网,2011-01-22.

[7] 冯晓荣.陕西省推行信访听证终结制度记事[EB/OL].西部网,2012-04-10.

The Analysis of the Masses Spervis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n the City of Yulin under the New Normal

LI Jing

(Yulin University,Yulin 719000,China)

Abstract:Early in the war of liberation period,the masses supervision was is referred to the political height,until recent years,it is got great importance.However,some shortcomings has exposed subject to the limit of the development.As the origi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the masses supervision in Yulin city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ecology and building a clean government.The article makes the masses supervision in Yulin as the study object,beginning with the status quo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using the method of theory in paper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Though analyz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and restri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sses supervise mechanism,in order to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Yulin;masses supervision;mechanism;empirical investigation;proposal[责任编辑 陈 鹤]

猜你喜欢

群众监督榆林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美好教育三秦行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西部地区社区治理现状探究
陕西榆林海关正式通关
皮革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实施民主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开门整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经验
艺术需要公共环境参与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