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中使用流行音乐作品训练的探讨*
2017-07-01王晓伦
王晓伦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视唱练耳教学中使用流行音乐作品训练的探讨*
王晓伦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十八世纪下半叶最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本文将就其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Hob.XVI:50-52)当中的《降E大调奏鸣曲》(Hob.XVI/52)为例,探析其晚期钢琴奏鸣曲的演绎风格。笔者在收集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Hob.XVI/52)的文字资料过程中发现,国内对于海顿钢琴奏鸣曲研究的书籍和文章比较少,尤其对于海顿奏鸣曲演绎研究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应该说:我国学者对于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也不乏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成果。在参阅了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海顿钢琴奏鸣曲尤其是海顿晚期三首奏鸣曲的所有文章之后,笔者从演奏者的角度探索《降E大调奏鸣曲》(Hob.XVI/52)的演绎问题,抓住演奏此曲时的情绪把握,比如力度处理及性格体现、肢体语言与音乐语言的同构现象、以及如何把握整首作品的完整性等等。
海顿;钢琴奏鸣曲;艺术形象;演绎手法
在视唱练耳课堂中的三个重要训练要素无非是视唱、听写、听觉分析,而这几项内容又偏重于技术练习,那么又作为课时量最多的一门基础课(如中央音乐学院,每周4节—两次课,共四学期;有些专业如声歌系需要修满6个学期三学年的视唱练耳必修课)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枯燥、厌恶的心理。视唱练耳教师能不能本着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理念为课堂内容加些“料”呢?
本文一方面从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形式方式上的多样化及教学思路多方拓展的立场出发,较为全面地分析、阐述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作品风格的可行性,并以流行音乐作品风格的音乐作品举例分析该风格的作品可为视唱练耳教学之所用的可能,从教学角度出发尽可能的以发展、求新、全面的视角丰富视唱练耳课堂。另一方面,学生从视唱练耳这门必修的基础课中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视唱练耳能力,而是结合各类音乐风格语汇积累、各种音乐特点认识把握,并于学习中增加多维的思维方式、多方的视角概览。从而使视唱练耳课程更加体现“基础”、“综合”的特点与性质。
相对比于传统音乐或现代音乐,流行音乐似乎能被更多的大众所喜爱、认可,流行音乐的音乐种类较多,它的特点大多是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的器乐曲或歌曲,这些作品贴近生活,根植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如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消遣娱乐功能等。而“流行音乐应不应该进课堂”是一直以来都有争议的一个话题,但众所周知流行音乐的“通俗”并不等于“庸俗”,那些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是绝对可以为课堂预期效果起积极作用的。
视唱练耳课中选用流行音乐作为练习素材是一个创新而有意义的课题,首先,相比较于其它体材的音乐,各类流行音乐应该是学生群体在生活、娱乐中接触较多的音乐形式,如能把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且较感兴趣的音乐加入视唱练耳课程中,这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个别学生对视唱练耳课产生的枯燥感觉、抵触情绪。其次,课堂练习的流行音乐作品素材可能会涉及一首之前也许很熟悉的一个作品片段,但教师要求听辨、练习的角度必然是不同的,这样就提示并锻炼了学生今后听辨、分析、处理各类作品时站在更高、更专业的角度对待。第三,流行音乐的种类繁多,作品甚广,这样可为视唱练耳教师备课可选用素材提供了更多更广的方向。此外,当今学科的多元化发展也需要流行音乐风格作品的填充。以下为实际运用示例及分析:
谱例1
该例为1986年的日本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配乐旋律片段,该片的配乐由日本作曲家久石让担任创作。所给出的谱例是其中一段由小号演奏的非常柔情的旋律,曲式结构为较典型的平行乐段、调性为a小调。就此片段分析除了可在课上用作单声部旋律听写、视唱等练习之外还可在节奏方面加强训练,其难点为小节内连线、短时值与长时值音符的连线、跨小节连线、弱起节奏型等。
谱例2
该例为“超级玛丽”游戏配乐的节奏部分,该曲为典型的爵士风格作品,以切分或强拍休止节奏型体现。“超级玛丽”应该说是人尽皆知较为风靡的一款游戏,笔者在自己的班里进行实践时发现学生对此片段产生的兴趣极大,并都能够大概背下来旋律进行,但按笔者要求的正确记写出来却不容易,由此,同样的素材片段可以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以适合所授班级的程度划分。如单声部节奏读谱放慢至原速、二声部节奏读谱并注意两声部对位的准确、二声部节奏读打(读高声部敲低声部或读低声部敲高声部)、旋律声部节奏记写、二声部节奏记写等。
谱例3
该例为周杰伦《夜曲》开始时所演唱的节奏型谱例,较为简单基本由二八、前十六、后十六、四个十六节奏型组成,可用于初级程度的班级。
谱例4
该例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爵士组曲》之Waltz中的片段,旋律声部为bB调高音萨克斯演奏,低音声部为弦乐、钢琴所奏。该片段旋律性较强,优美连贯,在记写旋律声部时应注意高音萨克斯为bB调移调乐器,记谱应比发音高一个大二度,这可以训练学生的移调记谱和移调视唱,并有机会对萨克斯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一个了解与认识。此片段可以作为旋律与低音的二声部视唱或听写练习。值得一提的是,该例给出的片段为16小节,其4小节为一个调性,其调性转换自然、色彩鲜明,又可作为一个听辨调性的练习片段,并可记出和声。此例不失为一个较为综合的练习片段。
最后,在实际课堂运用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材。由于流行音乐的篇幅所限、流行音乐在学生生活中和课堂训练中的心理预期差别等因素,相比较其他几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流行音乐作为视唱练耳练习素材进入课堂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与备课工作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歌曲部分其构成通俗易懂,极为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可渲染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以起到抒发情怀的效果。总体来讲流行歌曲的作用也是娱乐大众且大多也是商业歌曲,不难看出总“量”是非常多的,这中间就难以保证每首歌曲的“质”皆高。所以某些无规律、无章法、无练习特点或歌词较为直白露骨的应不予于课堂中选用。第二,课堂严肃性。流行音乐作品用于视唱练耳训练可能会超出学生对于课堂作品选用的心理预期,这虽然极大提升课堂气氛、积极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教师还要注意课堂严肃性的把握。第三,课堂时间比例分配。视唱练耳的教学使用流行音乐素材笔者认为是较为新颖的也是比较容易成为让学生印象深刻的课堂亮点。但需注意的是,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歌曲这类贴近人们生活,诉讼生活情感类功能的音乐应设计为教学比重较少的部分,应起到丰富和“点缀”课堂内容的效果。这是出于对比几种风格类型音乐并针对视唱练耳训练适用度的角度、课堂气氛严肃性把握的角度考虑的。
以流行音乐风格音乐作品为教学素材,整合流行音乐风格的音乐素材可以巧妙地为视唱练耳课程中的所有常规练习项目之所用,并尽可能多的挖掘常规视唱练耳练习形式中所不能涉及的练习项目。从而更加丰富视唱练耳课的教学内容;更为加强视唱练耳课的教学效果,也希望为今后视唱练耳教师的备课思路提供一个新的参考。■
浙江音乐学院科研项目《视唱练耳教学中使用流行音乐作品训练的探讨》研究成果(G002A473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