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比对教学初探
2017-06-30姚瑶
姚瑶
传统文言文教学借助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疏通文意,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采用一边放映教学课件一边讲解的形式进行教学。当然,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解内容还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因冗长的讲解而疲惫,不但记不住重点字词,文意也无法理解。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所学课文与相关文言文进行比对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下面以《滕王阁序》的教学为例,谈谈比对教学的方法。
一、比对:导入设计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应该搜寻相关题材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导入很重要,能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教师要思考哪篇文章和要教的文章在思想和创作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用这篇文章导入,唤醒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本篇文章的一种思绪之中。下面介绍两个例子:
例1:《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写的是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我们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都是在描写名胜古迹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背诵《岳阳楼记》的经典段落,让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受到美的熏陶。
导入:问学生《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表达的感情是什么?那本篇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例2:多媒体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
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苇叶纷下,芜杆迁黄。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离人频顾,羁客成伤。中夜不寐,林下彷徨。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孔立新主编《高考状元作文》)
导入:让学生体会此篇作文之美,告诉他们这就是高考满分作文考生受到《滕王阁序》的影响而写下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比对:教学过程设计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教学过程的描述。在传统教学中,导入后让学生诵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逐字逐句带着学生推断字词意思,往往显得支离破碎,一篇文章学完,学生不知道文章要表达什么。我认为应当让学生在把握文章结构特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去推断字词的意思。意先行,而不是脱离文章的中心去做生硬的文字推断。如果巧妙运用比对技巧,会让学生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例如,在做《滕王阁序》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将文章读通顺。文言文较一般的白话文来说比较难的就是读起来拗口,但是《滕王阁序》这篇骈文具有极强的韵律性,读起来也还是比较容易上口的。可以进行比对阅读,理解文体特点。让学生读一读《岳阳楼记》,设计一个问题:请问,哪篇文章更接近白话文?很显然是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问学生王勃是哪个时代的?唐朝骈文盛行,古文运动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都已经把骈文向散文转化。骈文善于运用修辞, 教师应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理解用词以及修辞之美。如文章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便是很美的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容易。
情感表达的比对阅读。《滕王阁序》还有一些典故,如文章中的“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教师需仔细讲解这些典故,比对典故要表达的感情和王勃要表达的感情,理解《滕王阁序》中王勃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比對:教学反思
我们知道,课程展现成果主要不是集中在课堂上的学习,而是在于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总结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必不可少。如果在反思中运用比对、相似联想,将有利于学生记忆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后,教师需要在课程完成后带领学生进行反思和归纳。可以与其他学过的文言文进行比较,包括字、词、句的运用和理解,也包括文章的表达形式以及这种寄情于景的情感表达方式。
当然,除了对于文章本身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还应该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来考虑綦的情感抒发。如在《滕王阁序》中,教师可以就作者表现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这种情况,结合作者所在的时代进行理解,为什么作者会流露出这种情感,也可以就这种状况联想到许多历史上的具有同类命运的人物,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经历,与作者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了。
综上所述,比对教学可以体现在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中。如果教师能把比对思想用在教学的实践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势必将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看重比对思想的应用。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情感丰富,在教学中运用比对思想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