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背诵方法例谈
2017-06-30李贞
李贞
高中文言文背诵法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理解记忆、形象记忆、结构记忆。这三种背诵法能够处理大部分难以背诵的文言文。
一、理解记忆
文言文《陈情表》主要讲的是西晋李密因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祖母重病,同时朝廷又急召他入朝,夹在忠义之间不能两全,希望晋武帝怜悯他的祖母,让他能在祖母前尽孝。本篇文章一共四段,要求全文背诵,背诵难度较大。
首先在背诵之前,学生需要理解全文的大意。只有明白文章的内容,在脑海里形成整个故事的白话文涵义之后,才能将整篇文章串起来,才能完整而不遗漏地背诵。若是学生不对课文进行理解,直接背诵,类似“外无期功……形影相吊”这种上下对照的句子也许能够完整地背诵。因为这样的句子上下字数一致,联系紧密,学生只要记住上一段,下一段就能够在上文有提示的情况下对照着背出,无形中就降低了背诵难度。但是在“至微至陋,过蒙拔擢”这样逻辑性不强,重在强调作者本人情况的句子中,就很容易发生背诵遗漏。因为“至微至陋”与“过蒙拔擢”基本上都是在表达作者认为自己地位不高才能不显。仅从意思上看,与下文的“岂敢盘桓”连接也没有违和,所以学生在背诵的时候很容易就将这之间的两句遗漏。而且正如上文说到的,两个同样意义的句子顺序并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似乎哪一句在前都并无不可,导致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极容易上下颠倒。一旦颠倒,学生就会产生思维惯性,在之后的背诵中会被干扰,形成了“这里就该这样背”的思维,这种思维学生自己是难以发现的,需要别人提醒。但是即使提醒,已经形成的惯性思维还是会干扰之后的背诵记忆,发生屡教不改的情况。
所以学生要想完整背诵,必须对全文都有全面的把握。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全面而详细地了解课文。明白一篇课文具体在讲什么,每句话都在表达什么。针对古文记忆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先用白话将课文表述一遍,然而根据白话转换成课文中的文言文。这样既能够全面加强记忆,也能够做到不疏漏、不颠倒。
二、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其实就是理解记忆的具体化,学生在了解了课文的具体内容之后,根据每一句话的涵义,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形象。这种记忆方法在一些叙事性较弱的课文中应用情况较好,比如《蜀道难》这篇文言文,全篇大量的景物、意象与想象混杂典故夹在其中,造成学生背诵困难。而且《蜀道难》的逻辑性不强,全文都是作者的感慨以及由感慨生發出来的内容,甚至在写到蜀道的艰险的时候,也没有按照普通的写景抒情文那样由山头到山脚或者从一个点扩大到周围的顺序。所以学生在背诵记忆这样的文章的时候,就极容易发生疏漏和颠倒的情况。
这篇文章虽然逻辑较弱而且没有什么顺序,但是它有很强的形象性。李白在描绘蜀道的艰险难行的时候用了很多比喻、夸张,如“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一类句子记忆较难。教师可以让学生领会句子中的具体形象,连绵不绝的山峰高到距离天空不到一尺的地步,有枯松倒挂在山璧之上。这种情景常见于我国的山水画中,教师可以找出几张给学生参考,全文一些难以记忆的句子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变成一幅幅画面。学生只要根据画面,再结合一定程度的记忆, 就能够将课文中那些艰涩的句子完整地复述出来,降低了背诵的难度。这是针对抒情为主的文言文,实际上对一些叙事性较强的文言文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叙事性的文言文通常有时间发展的顺序,并且有它自己的内部结构和段落,将每一个段落画面化,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完整背诵。
三、结构记忆
结构记忆就是针对那些从头至尾有自己的发展顺序,且每个段落都有自己表达的中心的文言文,能够根据重点将文章完整串联。学生只要把握好段落之间的结构体系,就能够顺着结构将文章背诵出来。
比如《陈情表》的结构就较为明显,第一段首先就言明自己祖母与自己的多年情份,第二段开始叙述自己的艰难困境。说完了困住作者的两方面之后,后两段就开始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祈求。可以说这篇文章上下两层的区别还是较为明显的,学生只要记得第一段是作者与祖母,第二段是作者与朝廷,第三段第四段是作者苦苦哀求,就能够大致把握好文章的结构。不仅是整篇文章有自己的结构,一些段落里面的句子之间也有自己的逻辑顺序。比如在第一段中,作者上来先说自己幼年时的遭遇,引出祖母对自己的好,再写自己没有亲属,表达如果自己离开祖母将没有人照顾她,最后表达一直是自己在照顾祖母,若是自己离开,祖母的情绪是一方面,其他人能不能尽心照顾也是一个问题。这样一层层下来,才表达了作者不能离开祖母的一系列原因,不仅真实度提高了,感情也更加具有感染力。这就是段落中的结构联系,学生在背诵的时候,要按照这样的顺序一句句背下来,就不会产生背了上一句想不起下一句的情况。因为他们只需要想着“幼时—无亲属—亲手照顾祖母”的顺序,第一段就完整地串联起来了。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背诵中,每一篇文章都不限某一种背诵方法,应当针对文章的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处理。同一篇文章可以使用多种背诵方法,且因人而异,只要能够完整流畅地背诵,就应该积极采纳。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