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快速准确把握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

2017-06-30仲志红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怀古友人诗词

仲志红

中华历史悠久,诗坛名家辈出,是后人取之不尽、学之不竭的宝库。 “诗言志”“词主情”,如何快速准确把握古代诗词思想感情?笔者在教学实际中有些许发现,摭拾些许,与诸君共勉。

一、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明确,诗歌鉴赏隶属于“古诗文阅读”板块,能力层次D级。考查材料以唐诗宋词为主,也可以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要求: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材中古代诗歌主要呈现在必修四的“笔落惊风雨”这个专题;另外,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里面精选了大量的诗词。

语文教师要正确处理诗歌教学,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基于此,我们不一定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可以将诗歌按照题材进行分类,如“边塞军旅诗”“送别怀人诗”“怀古咏史诗”等,以小专题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学生赏析某一类型的诗歌。

二、学情分析

高中基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学过不少诗歌。但是背诵得多,鉴赏得少;被动接受得多,主动赏析得少。因此,学生在理解诗歌层面上,尤其是对诗歌感情的把握上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会有相反的理解。还有些学生,因为古代诗歌的时代感较强,语言文字障碍较多,在理解的时候耗时较多,收获甚少,磨磨蹭蹭好长时间仍然不得要领。种种原因导致诗歌鉴赏题的得分较低。

三、对策研讨

1.看诗题

有不少诗歌的题目很直白地表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江苏省高考柳中庸《征人怨》中的“怨”,陆游《书愤》中的“愤”。还有的诗歌题目仅需稍作理解就能得出诗人的情感倾向。比如韦应物的《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访友不遇,心情可以想见;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送别友人,感情显而易见;再比如清代词人毛奇龄的《南柯子·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很多学生没有看出题目中隐含的感情:词人身处淮西客舍,孤孤单单,这时候收到友人书信,当然高兴不已,甚至兴奋得情不自禁地吹响芦叶,手舞足蹈起来。

2.看题材

各种不同题材的诗歌有其常见的情感。比如“送别怀人诗”的一般情感: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对友人旅途的牵挂担忧之情;借送别言志,吐露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对友人的劝慰勉励之情。再比如“怀古咏史诗”的一般情感,要么怀古伤今,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要么怀古讽今,表达对统治者的劝谏或不满,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这些常见情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整理归纳。

3.看诗人

我们不妨从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杜甫的诗情感深沉,他一生忧国忧民,诗歌内容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再比如,辛弃疾、陆游是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因此,他们的诗词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4.看显词

这里我借用了语言训诂学里的“显词”,它是相对“潜词”而言的,就是诗句中能够明显看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词。比如“愁”“怨”“喜”“恨”等,我们平时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圈画这些“显词”,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比如陆游的《书愤》,全诗紧扣一“愤”字,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再比如柳中庸的《征人怨》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戍,面对着荒凉的环境和单调的生活,心生怨苦之情。

5.看意象

中國古代诗歌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有不少意象已经固化为某种感情,为我们有所了解,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比如,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杨柳象征离情别恨;梧桐象征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黄叶易生悲秋之感或美人迟暮之叹。东风一般指春风,西风一般指秋风,朔风一般指寒冷的北风,等等。

6.看注解

有时在诗歌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内容。或者说,命题人提供的注解一定是有其命题意图的,我们不可忽略。比如有的诗歌注解交代作者家乡在某处,而现在寓居某处;有的诗歌交代作者正处于被贬途中;有的诗歌交代诗人多次科举未能成功,等等。

诗歌鉴赏是个传统题型,对于这样一个传统题目,我们教语文的,不能把它当成包袱,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甚至不能把它当成任务,以完成为目的。我们要把它当成阶梯,拾级而上,含英咀华;我们更要带着学生攀登诗歌的高峰,沿途采摘,游目骋怀,收获分数的同时收获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226576)

猜你喜欢

怀古友人诗词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致友人(组诗)
清晏园怀古
《戏答友人》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友人伤足有赠》
关注诗词
上都怀古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