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设置

2017-06-29杜奕奕

新课程·中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情境设置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杜奕奕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

摘 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新课程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过程和方法,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历史与社会的复习课也能引人入胜呢?结合教师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复习课;情境设置;历史与社会

基于历史与社会复习课的要求和特点,教师往往讲得多,学生动得少。一节复习课使得学生身心疲惫,教师苦不堪言。要改变这种现状,减轻课堂负担、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的学到主动的学,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复习课也需要情境的创设。

一、传统的复习课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复习课=教师满堂灌

在复习课堂中,由于时间紧、内容多,我们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自己代劳的现象时有发生。似乎我们讲过了学生就一定掌握了,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满堂灌无非是让老师得到了心理安慰“所有的内容我都复习了”。我曾听过一节《环境、资源、人口》复习课,教师从环境、资源、人口存在的现状、影响一直讲到解决的措施,可见内容之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出表格,让学生通过表格罗列出环境、资源、人口三个方面的现状、影响和解决的措施这一知识点。其次出示相关热点材料进行知识的一一拓展。这两个环节学生毫无反应,气氛沉闷。最后留给学生的是谈谈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低碳生活方式。学生终于在第三环节一展身手,挽救了一堂失败的复习课。最后的环节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课堂氛围焕然一新。从最后的反馈来看,最后环节所讲的知识学生掌握得最好。

误区二:复习课=旧知识的简单重复

复习课要求立足于课本,但高于课本。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加以概括性整理和深化,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获得系统性提高,也就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验和感悟升华情感。复习过程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综合运用,最后得到深化提高。要求学生将书本读得从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在上述《环境、资源、人口》复习课中的第一环节,通过表格对环境、资源、人口存在的现状、影响、措施的知识点罗列,这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是知识的简单重复,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显得疲惫。在反馈中发现,不少学生对第一环节所涉及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题目稍作变化就不会作答。

歌德不止一次地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一节复习课的开始,教师能通过巧妙的设计,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活动等各种与课堂教学目的相对应的情境,那么就无疑为一堂好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情境设置是新颖的、生动的、有趣的时候,那被调动的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以说,好的情境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创设情境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历史的时间性和学生生活的现代性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大胆借助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情境教学模式下,真正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只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二、复习课情境设置要吸引学生的目光,需要努力做到“三

个一”

1.注重一个前提:贴近社会,结合时政热点

历史与社会的中考,常会选择当下的时政热点考查学生的知识。例如,2016年复习《环境、资源、人口》时,创设情境“第21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布尔热召开”。情境一:中国有没有必要继续参加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引导出了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分人口调查组、资源调查组、环境调查组,阐述他们调查得出的现状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情境的创设,刺激学生自觉地翻书,根本不需要教师督促。情境二:国际气候大会“中国日”上,面对一些国家的质疑,如果“你是新闻发言人,将如何反驳国际上的质疑声”。突破了人口、资源、环境的解决措施。再拓展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落实了情感价值态度。学生抢着发言,侃侃而谈,有事例,有观点,这声音发自于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归功于我们教师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触动学生的心底最深处。

2.抓住一个关键:激发兴趣,产生思维共鸣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有着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的智力飞速发展,思维逐渐发育成熟并向成人靠拢,极富于想象力。他们能独立评价周围的事物,有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兴趣广泛,积极进取崇拜明星、英雄,希望能获得成功。因此,在复习“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时,通常的做法可以采取表格对比法完成复习内容。这种做法简单明了,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激励他們。同样用表格的形式,但不打出表格而换种方法——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皮尔他们3位中的其中一位,请你来演讲(提示:从为什么要革命、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又如何等角度)。”利用他们崇拜英雄的心理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通过“评选英雄”(其他的同学评价,他们演讲中的哪些内容最能打动你,你心中的英雄是哪位?)这个环节强化。为了能成为同学眼中的英雄,在课堂中学生超越了知识的范畴甚至在语言上也寻找突破。营造了学生喜爱、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复习课的质量。

3.把握一种方法:以图说史,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涉及很多的人物和重要事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根据要求,应着重说明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等。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图片,让学生说出每张图片背后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实际上复习了这些知识点。比起把“中国所遭受的屈辱和人民的抗争过程”僵硬地灌输给学生,用“以图说史”的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抽象的‘课,只有具体的‘课,针对特定对象的‘课,只有在特定的时间里,使特定的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在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学生为依据,理解和开发课程,选择和定位更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目标。

一切从学生出发,既要减轻复习课的负担,又要提高复习的质量。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兴趣盎然的环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中学历史与社会情景教学,要求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事件(现象)的存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主学习、探究,自我完成对历史知识、意义的构建。复习课也不例外,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复习课也能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聂幼犁.从《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看如何走进“世界文化遗产”[J].历史教学,2007(3S).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情境设置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巧设情境,构建高中语文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