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简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2017-06-29梁改玲张鲁雅
梁改玲 张鲁雅
【摘 要】 简便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因此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简算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提高简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提高;简算能力;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1
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在简便计算时,容易将方法混淆或错用,在具体进行计算时,由于个人的差异,会产生不同评价判断,不能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就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和计算能力的形成得到同步,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和应用意识呢?
一、激發学生运用简算的兴趣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数学具有独特的特征:“数字”与计算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数学能力的培养就需要着力于计算能力的提升,但是兴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使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避繁就简”,将运算定律灵活应用到平时的计算中,通过追问“有没有一种更为简便的算法呢?”,来达到对学生渗透简算意识的目的。
(1)培养“数感”
“数感”是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简算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感,使之对简算具有极高的敏感度,由此增强简算兴趣。可以要求学生熟记两个加法定律和三个乘法定律。
(2)先辨析,再动笔
培养简算兴趣,提高简算能力,就必须具有辨析思维,即要“三思而后行”。由于学生比较重视基本的运算定律的学习与运用,并据此而较为容易判断出如何运用简便运算,但有时遇到一些与运算定律不相符的计算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会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运算定律的定势影响,培养学生辨析思维。
二、重视口算训练,为简算打好基础
简便运算实际上是建立在口算的基础之上,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计算转换成简单的口算。因此,口算能力的好坏,是决定简便运算结果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的方法、定律、性质掌握得再好,到最后口算过不了关,计算的结果就不会正确,之前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那么哪些口算知识需要掌握呢?在小学阶段,一百以内的加、减口算是必须掌握,特别是二十以内的加、减口算,乘法口诀必须熟练掌握,能达到脱口而出,另外一些特殊的乘法算式也必须掌握,如25×4=100、25×8=200、125×8=1000等。另外我们在练口算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三、抓实定律性质,强化计算方法
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是对计算客观规律的概括,它反映了计算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一定的变化过程的必然性。对于简便运算的教学,理解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是学习简便运算的前提。许多简便运算都是合理地应用运算定律的结果。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运算定律,简便运算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因此,在每次简便运算前都有计划地安排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教学。
1、联系生活,促进运算定理的理解。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理的现实背景。如加法的运算定理,从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场景引出三例问题,乘法的运算定理则从同学们植树的问题情境中引出。这样学生可以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解决不同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出运算定理。同样在教学减法的性质时,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买东西入手,让学生从司空见惯的“分别付钱”和“合并付钱”两种方法中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2、勤归纳,促进运算定律的掌握。
(1)合。根据凑整的特点,把两个数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便于口算、心算。
(2)转。转化运算方法,化繁为简,促使心算。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变。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变型不变值。根据法则定义,改变运算符号和数据,促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一是抓逆运算,二是掌握特殊性质,加深对题目的深刻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巧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3、巧用“正误”对比教学,掌握简算的方法。
错误是一种正常的教学现象,也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而应切实重视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因为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能从正反两方面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活生生“错例”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交流,集思广义,形成正确与错误的鲜明对比。最后,通过讲评加以对比、辨析,加深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技能技巧。例如:
正确方法:错例:
88×125 88×125
=11×8×125 =(11×8)×125
=11×(8×125) =(11×125)×(8×125)
=11×1000 =1375×1000
=11000 =1375000
出现以上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各种运算定律掌握不牢,造成了混淆现象。在学习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每一种运算定律的特征;在运用定律时,强调要做到认真、仔细地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选择简算方法。对学生常犯的错误,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板书出这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错误,将这些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时,防止错误再次发生,从而提高简便计算的正确率。
四、养成良好的简便计算习惯,培养应用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让技能上升为意识,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简便意识的培养不仅是简便计算这一部分内容的任务,也不仅仅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所能解决得了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随时随地地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呢?”“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思路呢?”逐渐由教师的提示变为学生自发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在学习了连除的性质以后,在计算180÷36这样的题目时能马上想到180÷6÷6或180÷9÷4进行计算;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各种运算定律后,能在计算49×17、103×24这样的题目时,不再单纯的是用笔算来计算,而是能想到49×17=(50-1)×17=50×17-1×17,103×24=(100+3)×24=100×24+3×24,那么我们才可以认为学生已经把简便计算从一类数学解题知识技能上升为真正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
总之,学生简便能力的提升、简算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而应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如果我们能把简便运算提高到思想层面上来重视,运用已学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合理改变运算的数据及运算顺序,使得运算尽可能简便、快速、正确,那么我们的计算教学就不再为题目的显性要求所左右。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简算意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