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重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017-06-29范锦娇

南北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范锦娇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课堂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分析能力、综合思考以及辨证思维能力的舞台。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逻辑 勤学多练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44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极为有力的场地。如何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愈来愈受到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下面我结合教学体会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所要教授的内容相结合,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创设情景,为学生的想象提供根据;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引发思维,将学生的想法拓展开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现实生活所提供的素材和资源,善于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知识和思维的最近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得学生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去探讨和研究,从而主动的把知识熔入自己的思维进行提炼,激发思维潜能,有效地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意向品质逐步得到培养。

二、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所触到的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不存在任何矛盾的“客观真理”,那么学生在经历了教育过程后,也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结论,这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教师应先简单向学生介绍相关公式,其次通过例证,让学生经历公式及定理的推理过程,进而了解知识的形成,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

三、注重学生演绎推理的训练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综合法和分析法,加强学生的推理论证训练,通过几何教学把学生引入逻辑推理的王国。

教师应狠抓几何语言训练,要求学生理解和熟记几何常用语,如“线段AB”、“AB∥CD”、“直线AB⊥CD于O点”……逐字逐句的训练,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记忆,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规范几何语言的书写;要求学生由基本语句画出图形,把语句和图形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熟记语句,如“画直线AC”、作∠ABC的角平分线,延长线段AB到D使BD=AB等;引导学生将定义、定理等画出图形,把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与图形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也为文字证明打下基础。

通过直线、射线、线段、角几部分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弄清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图形直观能有根据地作出判断,如“对顶角是相等的角”、“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等等。例如讲直线这一概念时,问:你能画一条完整的直线吗?学生感到问题提的新鲜,谁不会画直线呢!有些莫名其妙,教师指出:一个人从出生记事之日起,一直到老为止也画不了一条完整的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正因为画不了一条完整的直线,才用画直线上的一段来表示直线,但决不止这么长!这样学生在开头对直线就建立了向两方无限延伸的印象。又如在学过“角的概念”后,可让学生回答:直线是平角吗?射线是周角吗?这能使掌握线与角、角与角的联系和区别的同时,熟悉推理谁论证的日常用语,逐步养成科学判断的习惯.

通过定义、定理、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几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证明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论证的能力。做法是:

1.引导学生正确地辨别条件和结论,分步写好证明过程,让学生的括号内注明每一步的理由,强调推理论证中的每一对“∵、∴”都言必有据,要学生背记一些证明的“范句”,熟悉一些“范例”,做到既掌握证明方法步骤和书写格式,也努力弄清证题的来龙去脉和编写意图。

2.让学生论证一些写好了已知、求证并附有图形的证明题,先是一两步推理,然后逐渐增加推理的步数,主要是模仿证明。

3.让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并自己画出图形来证明,每一步都得注明理由。

4.通过例题、练习向学生总结出推理的规律,简单概括为“从题设出发,根据已学过的定义、定理用分析的方法寻求推理的途径,用综合的方法写出证明过程。”

通过全等三角形以后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较复杂证明题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对题中的每个条件,包括求证的内容,要一个一个地思考,按照定义、公理或定理把已知条件一步步推理,得出新的条件,延伸出尽可能多的条件,避免忽视有些较难找的条件,同时不要忽视题中的隐含条件,比如图形中的“对顶角”、“三角形内角和”、“公共边”、“公共角”等。

四、勤学多练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

数学不比其他科目通过死记硬背即可掌握大部分知识。除了运用记忆掌握基本公式之外,还需要学生勤加练习,才能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基本练习,注重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练习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加强变式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意境中实现知识的具体化;重视习题与习题之间的比较,使学生明白其中差别;加强实践操作练习,促进学生“动作思维”;还要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使学生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结构,培養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性。例如,在解题过程中,注意让学生从简单类型出发,让学生逐步理解解题方法形成思维定势,待学生完全掌握这一道题以至这类题的解法后,再增加题的难度,这样经过反复训练、深化,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思维。又如在数学复习课中,教会学生善于归纳整理,使知识和思维体系化、系统化,注意教会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思维方向的训练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转变到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和勇于思考的习惯。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数学教学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教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发展,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