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对教师职业角色期待分析研究
2017-06-29蒋寒宇
蒋寒宇,邓 满,邓 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对教师职业角色期待分析研究
蒋寒宇,邓 满,邓 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文章在教育互联网背景下,根据高职大一、大二学生对教师角色期待的实证性调查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得出:大一、大二高职学生对教师职业角色期待已经从单一主导者向多元化角色转变;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期待也各有不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多元化角色和工作重心。
教育互联网;高职学生;教师;角色期待
0 引 言
教育互联网化是科技与教育的新融合,高职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教育基本要素在实际教学中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渗入到高职教学的各个环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实践,改变了传统师生的角色和关系,高职教师角色正在重新定位。互联网化背景下,学生是高职学习活动的中心和主体,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但学生的主体性又需要受教师的引导。近年来,重庆市内各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教师职业发展研究,对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研究在教学团队建设、职业动机、职业培训、绩效管理等方面都有涉及。但高职教师职业价值规律及职业发展路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调查了解高职学生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职业价值和角色期待,并对职业角色满意度评价,对分析教育互联网化下高职教师角色变化方面、职业价值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课题深入重庆高职院校展开了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对教师职业角色期待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近年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管理学院为适应教育互联网化变革,先后进行了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全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率先引入混合学习模式等教学变革尝试。本次调查研究以了解教育互联网化下高职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为目的,选取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大一年级学生167名、大二年级学生124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6名、女生175名。本调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方式,并采取了定性及定量两种方法进行分析。
本调查研究采用自制问卷以匿名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主要依据在教育互联网化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特征,总结了互联网化下教师角色研究结果,确定了10种教师角色,设计了10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针对一种互联网化下高职教师角色进行行为描述。问卷采用了Likert五分量表制,让学生在1~5分值中选择,1~5分值分别代表从 “不重要”到“非常重要”5个等级。分值越高,说明学生对该角色期望越高,反之对该角色期望越低。
本调查于2017年1月实施,要求学生20分钟内完成并回收问卷。发放问卷291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为98.29%。问卷回收后,课题组采用通过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每个选项求平均值,得出从高到低的顺序,然后用排序的结果进行验证。问卷调查完毕,本课题组随机在每一个班抽取3名学生,共计27名学生,其中大一年级15名、大二年级12名学生进行结果原因访谈。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教育互联网化下高职大一、大二学生对教师角色期待对比分析
表1 高职大一、大二学生对教师角色期待对比分析表
由表1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心理的支持者及学习的引导者期望较高。相对而言,学生对教师策略培训者、监督者、评价者这三项角色作用分值较低,显示出学生希望教师陪伴指导学习,又不希望被监督或者考试评价的矛盾心理。表1中同时也显示了在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对教师角色期待不同。大一年级学生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者和主持人、咨询者、动机激发者三项角色最为期待,希望教师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激发学习动机,课堂能有更多的互动活动。这表明大一年级学生受传统教育影响,虽然是对学习主体地位有清晰认知,但对教师依赖性较大。大二年级的高职学生经过一学年的互联网化背景下的学习,对传统意义的教师依赖性减弱,但对教师帮助其学习动力维持、学习的引导陪伴以及个性化的支持促进的作用期待加大。这一点揭示出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心理和情感支持非常重要。
2.2 结果原因访谈
2.2.1 提供咨询者、动力激发者和动力维持者分析
通过对高职学生的访谈,无论哪个年级学生均认为互联网科技已经正在改变我们的高职教育,学习应当是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大一年级的高职学生要求自己设立学习目标、计划不大适应,对学习能力缺乏信心。因此,期待教师成为学习咨询、求助的对象。教师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制订计划,不是取代学生的自我决策。两个年级学生对教师动机激发者角色期待都相对较高,大二年级的学生把学习动力维持的角色作用重要性甚至放在第一位,这很出乎课题组的意料。这说明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毅力的要求更大,教师情感支撑的重要性加强。
2.2.2 策略培训者、个性化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分析
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知识更新的速度、广度更快,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获取教学资源都更加便利,学习将是一个终身的活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大一年级学生反而比大二年级更坚定。两个年级的学生对教师个性化学习的支持作用都比较期待。对大一年级的高职学生来说,认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遇到的困难也不同,希望教师能针对性帮助。大二学生则认为:每个同学向往的职业岗位一样,希望教师能考虑每个人的差异,个别指导。
2.2.3 课程资源的设计者、课堂活动组织者和学习过程的陪伴者分析
大一年级的高职学生表示教师在教学中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的教学方式运用较少,甚至有些教师还是以讲授为主,尤其期待混合式教学方式。大二年级的高职学生表示教师设计和提供的教学资源还行,但不能表现个体学习差异性。有些教师只是提供了教学资源,但怎么利用、哪些是适合不同学生没有详细指导。访谈中,学生都认可教师利用各种互联网联络工具随时与学生交流,学习互动加强。交流互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感觉教师随时就在身边陪伴和引导学生学习,学习动力加强。
2.2.4 监督者与评价者分析
访谈中得知,学生认为教师的监督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学习效果检查。但希望教师采取更灵活的监督、评价方式,并且希望多采取职业技能训练评价,减少传统纸质考试。有些学生还希望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教学监督和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1]。我们应定期查看学生的作业、记录、日志、学习计划等,并发现问题提出指导。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教学评价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统一起来。
3 对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教师角色的建议
通过调查和访谈,在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都已经发生改变,教师不再是单一教学的主导者。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和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体不同,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完成[2]。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但地位并没降低。高职教师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教育互联网化赋予了高职教师更为多元化的角色。
首先,高职教师应主动适应互联网化变革,做新教育教学时代的探究者。从以往传统单向、课堂授课转变出来,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对学生的引导都转向海量的数据资源中,挖掘高职教育与个体相适应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实现自己职业个性化终身学习,也为帮助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做准备。
其次,高职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期待,使教学活动角色与学生期待一致。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教学不再是生硬的程序化模式。第一,改变自己教育决策者的思想,帮助学生设计和制订个性化学习目标和计划,指导学生高效查找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做学生心理和情感支持者,使学生自主构建个性化学习体系,树立终身学习信念。第二,以科学、创新的态度,积极投身于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方式探索,给高职学生构建一个动态发展且突破时空限制的学习环境。加强教学互动环节的设计,例如在课堂中利用模拟情景、团队协作、小组讨论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活动,锻炼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持人,给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分享交流、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三,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功能,一方面可以丰富高职教师职业个性化发展资源库,另一方面可以分析监督、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用数据分析加上高职教师情感分析,了解高职学生个性化差异,并实现“以人为本”且真实高效的过程性评价。
最后,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不同。高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及时调整自己多元化角色和工作重点。针对大一年级的高职学生,因为基础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差异性,教师更多地要提供咨询,激发其学习动机,设计更多的职业技能活动。此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高职教育、专业、行业发展,帮助他们设计个性化学习目标和计划。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让学生正确认识学情,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大二年级的高职学生更希望能从教师身上获得学习引导陪伴和解惑,以及学习动力支持的情况,教师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多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同时制订合理的评价机制。
4 结语
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使得高职教育面临巨大变革。高职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也从单一的主导传授者转变为多元化角色转变。高职教师应该正视教育互联网化的显示,并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研究和探析高职教育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状况。正如华南师范大学的胡小勇教授所说:老师永远不会“取代”,不会被Replace;但是,在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时刻“重置”自己的角色,调整定位[3],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1]纪燕,陈红.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调查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03-206.
[2]余莎莎.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角色期待[J].科教文汇,2016(23):94.
[3]冯智慧.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EB/OL].http://www.cww.net.cn/tech/html/2014/3/10/2014310 1127294557_2.htm,2017-01-10.
责任编辑李 燕
G451
A
1674-5787(2017)02-0005-04
10.13887/j.cnki.jccee.2017(2).2
2017-02-04
本文系2015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教师价值演变与职业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5SKG2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蒋寒宇(1985—),女,重庆市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经济管理教育;邓满(1979—),女,重庆市人,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高职教育;邓涛(1982—),女,江西赣州人,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经济管理教育。